- 乔朋;王宗义;赵丹晨;
为精确计算曲线波形钢腹板简支箱梁的竖向弯曲自振特性,考虑箱梁剪力滞和剪切变形双重效应,在假设箱梁翼板纵向位移函数的基础上,运用能量变分法和哈密顿原理推导了曲线波形钢腹板简支箱梁的弯曲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得到其竖向弯曲自振频率的解析解;建立有限元模型,将分析结果与推导的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加以对比,并分析了跨径比、宽跨比和高跨比对竖向弯曲基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竖向弯曲自振频率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差值在9%以内,且比初等梁理论计算精度高;剪力滞效应和剪切变形均削减了曲线波形钢腹板简支箱梁的刚度,使其竖向弯曲自振频率与初等梁理论的计算结果相比有所降低,同时考虑2种效应可能使竖向弯曲基频降低25%以上。剪力滞效应对竖向弯曲基频的影响随着跨径比和宽跨比的增大而增大,而高跨比变化时影响略有减小;剪切变形对竖向弯曲基频的影响随着宽跨比和高跨比的增大而增大,而跨径比变化时影响保持不变。对于不同参数取值的曲线波形钢腹板简支箱梁,竖向弯曲基频的剪切变形影响系数变化范围为5%~25%,而剪力滞效应的影响系数一般小于10%。在分析曲线波形钢腹板箱梁动力性能时应考虑剪切变形;当跨径比小于0.4,宽跨比小于0.1时,可忽略剪力滞效应的影响。
2020年08期 v.60;No.558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 张继权;季日臣;
以银吴(银川—吴忠)铁路银川南特大桥128 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背景,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恒载及恒载+最不利活载2种荷载工况下该桥的稳定安全系数及失稳模态。着重分析了拱肋横撑形式、矢跨比、吊杆非保向力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的失稳主要为拱肋面外失稳,满足稳定安全系数大于4~5的要求,且活载对全桥稳定性的影响远小于自重和二期恒载的影响。采用K形横撑时稳定安全系数相较于I形横撑提高了198%,对稳定性提高最为明显,采用米字形横撑稳定性最好,因此,在选择横撑形式时优先考虑米字形横撑和K形横撑。矢跨比从1/7增大至1/3时,稳定安全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1/5~1/4时达到峰值,1/4.5时最大;吊杆非保向力对拱桥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吊杆将拱肋与系梁连接成整体可以提高拱桥整体稳定性。
2020年08期 v.60;No.558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 陈佳;胡文军;
以一座500 m跨度的四线铁路桥梁为例,采用双单元法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对比了第一类稳定和第二类稳定的安全系数、失稳模态,探讨了初始缺陷、混凝土强度、拱肋截面含钢率等因素对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第二类稳定安全系数为2.15,与第一类稳定安全系数之比为1/5.8;第一、二类稳定安全系数的计算结果趋势相同,包含横向风的荷载组合比包含纵向风的荷载组合更为不利;混凝土强度和截面含钢率对结构稳定性能影响较大,初始缺陷则影响很小。
2020年08期 v.60;No.558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 朱占龙;王永东;
神朔线内桥梁均基于设计活载为原"中-活载"开行25 t轴重C80重载货车,车辆荷载密度超过了原"中-活载"标准中关于车辆均布荷载80 kN/m的规定,梁体安全储备相对降低,且检查发现部分摇轴钢支座纵向位移超限。通过分析现场试验结果,掌握梁体在静动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评估试验结构静动力学性能,并与铁运函〔2004〕120号《铁路桥梁检定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对比,为列车运营提供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线路运能增加之后,各项试验指标尚能满足规范要求,当前运营条件下结构处于良好状态。
2020年08期 v.60;No.558 20-2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 王金良;陈士通;陈树礼;冯志超;
为明确拖拉落梁施工时支点高差对钢桁梁杆件应力的影响,以一座多跨简支钢桁梁桥为工程背景,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空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两跨端部主桁出现支点高差引起的钢桁梁杆件应力呈线性变化;支点高差对钢桁梁端斜杆应力影响最为明显;通过调整钢桁梁首尾端支点高差的方法可实现临时连接水平杆件的零应力拆解;落梁作业时,不同步落梁产生的杆件应力大体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其中,对角不同步落梁对杆件应力影响最大。
2020年08期 v.60;No.558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 郑海忠;严武建;石玉成;卢育霞;王平;李福秀;
为了研究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季节性冻土区桥墩和周围不同场地的振动特性,选取哈大高速铁路沿线桥墩及周围场地进行现场振动测试,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法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滤波处理,并从时域和频域对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建立桥墩-桩基-周围场地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桥墩右侧堆积填土的弹性模量和几何参数变化对振动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荷载作用下桥墩与周围场地的振动特性明显不同,场地对振动有放大作用;桥墩和周围场地的振动频率集中在10~80 Hz,主频在35 Hz左右,这与列车轴重作用的频率一致;桥墩右侧堆积填土使其两侧的振动传播特性不同,堆积填土侧的振动加速度峰值大于未填土侧,堆积填土的弹性模量和几何参数变化使得地面不同位置的振动强度明显不同。
2020年08期 v.60;No.558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 李士中;
结合京杭大运河新开挖航道下穿高速铁路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模拟分析航道围护结构施工、航道开挖、航道结构浇筑、航道通航等各阶段对高速铁路桥墩安全的影响,得出10种施工工况对桥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围护桩施工导致桥墩沉降,承台顶土体开挖导致桥墩上浮,但均在容许范围内;基坑开挖对桥墩顺桥向位移影响大,应采取措施增大其顺桥向刚度;应减少河床铺砌混凝土用量,河道通航后应保持水位稳定。
2020年08期 v.60;No.55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 施洲;刘东东;纪锋;冯传宝;
面积庞大的沉井结构、复杂的地基土特性等因素导致大型桥梁沉井基础在施工过程中风险突出。依托五峰山长江特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开展施工风险评估研究:首先,基于工作与风险结构分解(Work Breakdown Structure-Risk Breakdown Structure,WBS-RBS)的方法对沉井基础施工全过程进行底层工序与风险源的二维分解,初步识别风险源,再引入专家调查意见对风险源增补调整;然后,基于专家调查法按类别完成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评估;最后评出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沉井基础施工过程风险影响因素较多,识别出的风险源共97项,包括沉井开裂、翻砂涌水等8项重大风险源;对风险源提出了针对性控制对策,为沉井基础施工提供有效的风险控制依据。
2020年08期 v.60;No.558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 刘吉元;杨全亮;
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已在公路、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考虑到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质量容易控制等特点,可将其引入到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应用中来。本文在梳理铁路桥梁预应力体系及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受力、构造和施工3个方面分析了在横向、竖向、纵向预应力中应用缓黏结预应力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可用来解决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竖向和横向预应力体系容易出现的预应力筋安装质量差、耐久性突出等问题,也可在梁体中用作纵向预应力以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
2020年08期 v.60;No.558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 卜永红;何闯;刘挺;
针对方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穿芯螺栓-加劲端板节点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易发生螺栓松动甚至断裂的问题,提出外端板加强式柱梁焊接节点。基于外端板加强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焊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运用ABAQUS对其抗震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进而对影响该类型节点受力性能的因素予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的节点破坏模式、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加劲肋对节点的破坏模式、承载力与变形能力影响较大;柱子轴压比与钢梁腹板厚度对节点的承载力与变形能力有一定影响;混凝土强度与外端板厚度对节点承载力与变形能力影响较小。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均表明,该类型节点承载力与变形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良好,可在地震设防区应用。
2020年08期 v.60;No.558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李星渔;柴文浩;杨雅勋;
针对铁路桥梁中预应力混凝土管道灌浆缺陷,在混凝土板布设预应力管道研究影响冲击回波法检测管道缺陷的因素,包括预应力钢筋位置、测试断面、缺陷程度、管道材质。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钢筋以及预应力钢筋所处位置对缺陷检测结果影响不大;波纹管的材质、测试断面、缺陷程度对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
2020年08期 v.60;No.558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 刘飞香;
管片拼装机作为盾构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工作效率对盾构隧道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鉴于管片拼装机操作人员依靠肉眼识别和主观判断进行作业,造成管片抓取效率低、拼装质量难以保证,本文提出一种仿形法管片拼装机智能化抓取及拼装算法。通过测量系统检测相关参数,推导出拼装机运动状态公式及相应微调系统油缸行程公式,进而实现管片拼装机抓取和拼装姿态调整自动化、精准化。通过MATLAB软件对该算法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其准确性。
2020年08期 v.60;No.558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 梁孝;漆泰岳;陈鹏涛;晋智毅;钱王苹;
盾构隧道下穿河流的风险控制是地铁工程建设的重难点,而风险评价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以杭州地铁5号线盾构施工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为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样本。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和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计算,确定风险指标变形值与风险因素的对应关系,进行风险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原有施工参数有引发沉降超标及渗漏水的风险。通过调整开挖间隔、浆液注浆压力等技术参数,有效控制了沉降变形且掘进中管片未出现渗漏水情况,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可靠性。
2020年08期 v.60;No.558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 许越;
针对广州地铁11号线穿越既有桥梁桩基础工程,提出对临近隧道边墙的桥梁基桩进行加固处理的技术方案。参考相关隧道穿越工程设计经验和规范,提出采用围岩位移和基桩位移双指标来控制隧道施工对既有桩基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差分数值分析软件MIDAS/GTS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对侵入隧道边墙的基桩进行托换处理,对距离隧道边墙1.5倍桩径范围的基桩进行加固处理,可将穿越施工时基桩沉降控制在5 mm以内,拱顶沉降控制在50 mm以内。该方案实施后,实际监测值与数值模拟计算值接近,托换基桩的最大竖向位移始终在控制值以内。
2020年08期 v.60;No.558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 曹伟;
以呼和浩特地铁穿越的典型砂卵石地层为例,选取6个地层物理力学参数作为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分析各因素对管片内力的影响,并通过敏感性系数判断管片内力对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管片内力随重度增大而增大;黏聚力、垂直基床系数对管片内力影响不显著;轴力随内摩擦角增大而减小,弯矩随之增大而增大;轴力随静止侧压力系数、水平基床系数增大而增大,弯矩随之增大而减小;偏心距随重度、静止侧压力系数、水平基床系数增大而减小,随黏聚力、内摩擦角增大而增大,但受垂直基床系数影响不大;管片内力对各因素的敏感程度排序为水平基床系数>静止侧压力系数>内摩擦角>重度>黏聚力>垂直基床系数。
2020年08期 v.60;No.558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 赵洪洲;张明俭;
在高渗透性富水饱和粉细砂地层中进行泥水平衡盾构施工时,确定合理的泥浆参数是保障盾构前方泥膜质量的关键。本文以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钠及纯碱为试验材料,采用交叉设计方法制备了30个试样,通过室内泥浆配比试验,得到了不同配比下泥浆试样的相对密度、黏度及失水量,分析了不同材料配比对泥浆参数的影响,并结合现场盾构隧道试验段出渣量确定了最佳泥浆配比。
2020年08期 v.60;No.558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 王鹏;高春雷;徐济松;张世红;何国华;
根据高速铁路隧道检测车状态和运行速度的不同,设计收车高速运行、拱顶检测、拱腰和边墙检测3种工况。通过建立检测车侧翻计算模型,计算得到车辆在3种工况下的侧翻稳定角和上下坡倾覆临界角。经实车侧翻试验验证,收车位在侧翻角28°时车体仍然安全稳定。提出侧向加速度侧翻安全阈值的概念,可作为检测车运行稳定性的评判依据,经现场测试3种工况侧向加速度均在检测车侧翻安全阈值以内。
2020年08期 v.60;No.558 82-8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 李家龙;罗骋华;周文皎;
香丽(香格里拉—丽江)高速公路沿线存在较多穿越滑坡体的隧道,其中比较常见的是隧道平行穿越滑坡体。本文以香丽高速公路一隧道为背景,对平行穿越的隧道-滑坡问题的变形特征和受力机制开展研究,并讨论其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平行穿越滑坡体时,隧道拱部比底部所受应力更大,隧道拱部位置受拉,底部位置受压,在隧道受拉与受压的过渡位置有拉压中性区分布;隧道主要的变形位置位于滑带附近,且隧道拱部首先出现剪切裂缝,之后向左右墙延伸扩展,最后裂缝发展并贯通到隧道底部,引起路基出现错台沉降,从而导致隧道发生剪切破坏;提出的钢花管多次分段控制注浆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施工安全性低,施工周期长的问题,达到了治理滑坡体病害和提高隧道稳定性的双重作用。
2020年08期 v.60;No.558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 郭治岳;陈行;林国进;郑建国;陈文宇;晏启祥;
依托太原地铁2号线西涧河站与尖草坪立交桥共建工程,将模拟的列车振动荷载施加在地铁铁轨上,同时对地铁列车施加速度场,提取地铁车站与临近立交桥不同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及位移值进行振动响应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地铁车站各断面上同一部位测点的振动响应变化规律相似,即地铁列车通过该测点时,其振动响应最剧烈;地铁列车通过监测断面时,该断面上地铁车站与立交桥的振动响应最明显;同一监测断面地铁车站有车行驶层梁、柱和底板的振动响应均大于无车行驶层,无车行驶层和有车行驶层底板的振动响应均最明显;同一监测断面立交桥承台顶的振动响应大于桥墩顶。
2020年08期 v.60;No.558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 李世龙;
以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为实例,设计了湿陷性黄土路基渗流的模型试验,并借助现场浸水试验及MIDAS GTS/NX有限元软件研究湿陷性黄土路基渗流对路基结构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竖直、水平渗流方式下,水头高度、干密度对渗流速率影响比较显著;当入渗距离相同时,入渗时间与干密度成正相关;当干密度相同时,入渗同样的距离水头高度与入渗时间成负相关;水流先沿着竖向渗流较快,达到一定深度后逐渐向四周延伸;挤密系数越小渗流的距离越远,对挤密区的影响越大。
2020年08期 v.60;No.558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 章敏;
结构性粉质黏土具有水敏感性,天然状态强度较高,浸水后土体软化明显,易发生湿陷。实际工程中结构性粉质黏土常被视为普通粉质黏土,没有针对性处理措施。本文针对京沈高速铁路阜新站的结构性粉质黏土的工程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建设期应对饱和度小于60%且孔隙比大于0.6的粉土、黏性土增加湿陷性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地基处理。针对运营高速铁路特点,提出可达到秒级响应的信息化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并在京沈高速铁路成功应用。
2020年08期 v.60;No.558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 孔宪斌;
为确定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开展了砂岩、砂岩夹泥岩、泥岩、页岩在天然状态及饱和状态下的原位抗剪试验。根据试验设计参数对全线顺层路基边坡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各岩层原位直剪试验的剪切应力和剪切位移的关系曲线具有明显的峰值强度,并出现较稳定的残余强度;结构面强度与试样、颗粒大小、岩质胶结程度、密实程度等因素有关,且在饱和状态下抗剪强度参数较天然状态下低。经设计优化后,节省了建设成本。
2020年08期 v.60;No.558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 王栋;
针对岩土参数数据有限导致边坡可靠度分析结果不准确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利用自助抽样法量化小样本数据导致的参数估计不确定性,并结合蒙特卡洛方法量化岩土参数小样本数据下边坡可靠度评估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岩土参数试验数据大于等于5个时,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020年08期 v.60;No.558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 张煜;杨飞;尤明熙;李国龙;龙亦语;
基于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和车载式线路检查仪(晃车仪)数据,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轨道几何特征与水平、垂直晃车相关性,并结合车辆动态响应利用迭代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算法建立轨道不平顺状态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一客运专线实测轨道几何数据和晃车仪数据进行数据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识别超出现有幅值评判标准对车辆运行有显著影响的轨道病害区段,有益于完善轨道几何不平顺评价体系及工务设备养护维修。
2020年08期 v.60;No.558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 王启好;蔡小培;郄录朝;徐旸;王红;
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仿真方法,提出一种考虑行车荷载的聚氨酯固化道床仿真分析方法。以碎石道床作为对比,分析聚氨酯固化道床的应力特征及传递特性,并研究聚氨酯固化厚度对道床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固化道床的应力和路基顶部应力均小于碎石道床,其道砟颗粒能够更好地协同作用,道床应力分布更均匀,道床内应力及传递到路基的力更小;相比碎石道床,聚氨酯固化道床厚度设计值可调节范围更大,可减小至25 cm。
2020年08期 v.60;No.558 115-11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 张锐;
针对道岔区等轨道结构形式较复杂地段无法进行聚氨酯固化道床浇注等问题,专门设计了一种施工设备。该设备主要由浇注系统和走行系统组成。浇注系统的2个可移动浇注枪头可同时工作,适应道岔区复杂的浇注环境,并且解决了浇注时因聚氨酯材料发生反应而产生的膨胀力不对称问题。自带动力的走行系统中配备了能够实时监测压力的道床保压装置,对浇注施工中的道床施加向下压力,控制轨道变形量。轴箱外置于轮对两端,车架与轴箱采用弹性悬挂方式连接,保证整车在小半径曲线段和道岔区的通过能力。与现有设备相比,道岔区聚氨酯浇注设备具有操作方便、小型化、高效率、自走行、自带保压等功能,提高了浇注效率,保障了施工质量。
2020年08期 v.60;No.558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 王琰;
为满足无砟轨道板温度高速动态测量系统测温标定的需求,研制了便携式无砟轨道板测温靶标,用于模拟轨道板温度辐射特性。介绍了无砟轨道板测温靶标的本体、加热制冷及温度控制模块、防结霜模块的研制方案,设计了无砟轨道板测温靶标的测试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无砟轨道板测温靶标可实现-40~60℃温度控制,误差小于0.5℃,温度稳定性好,可用于无砟轨道板温度高速动态测量系统的测温标定。
2020年08期 v.60;No.558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 李闯;张银花;田常海;王宗新;石彤;刘丰收;
对多条典型高速铁路钢轨服役状态进行调研,分析多发性病害产生原因及其整治对策,总结钢轨养护维修现状与经验。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的服役状态良好,钢轨主要伤损形式为焊接接头伤损及钢轨擦伤;焊接接头伤损多与现场焊接质量有关;高速铁路钢轨的擦伤多为工程车造成的;各铁路局均能按规定完成钢轨探伤、外观及表面伤损检查工作,钢轨维护满足运营需要。建议高速铁路小半径曲线区段采用在线热处理钢轨,根据线路实际情况选择钢种;加强现场钢轨焊接质量监管,防止工程车对钢轨造成擦伤;按通过总质量和使用状态制定钢轨打磨周期,定期进行钢轨廓形的检测。
2020年08期 v.60;No.558 126-12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 温静;于浩;陈嵘;
建立车辆-轨道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结合Kalker三维非赫兹弹性体滚动接触理论及其数值程序CONTACT,分析轮轨间摩擦因数对地铁小半径曲线轮轨接触应力及轮轨滚动接触伤损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通过圆曲线段时不同摩擦因数下整个接触斑均为滑动区;摩擦因数改变对轮轨接触斑内正应力影响很小,但对切向力和Mises应力影响显著;随着摩擦因数增大,纵向及横向蠕滑力显著增加,磨耗指数及表面疲劳指数明显增大。可通过定期对钢轨打磨并对车轮进行镟修,有效降低轮轨接触应力,以减缓轮轨磨耗和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发生。
2020年08期 v.60;No.558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 马舜;李小珍;张弘;肖林;
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使用托架结构搭载轨道交通为研究背景,基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对轻轨列车走行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轻轨列车以不同负载状态和车速运行时,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均较小,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均为优;车辆负载状态对桥梁及车体的振动响应有较大影响;车辆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倾覆系数、车体振动加速度、舒适性指标均随车辆负载减小而增大,轻轨列车的安全性主要由空载状态控制。
2020年08期 v.60;No.558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8K] - 吴韶亮;张琪;刘子科;贾恒琼;魏曌;
干粉料与乳胶质量比固定的情况下,外加不同用量的拌和水制成封锚砂浆,并对其可施工性能、力学性能、表观密度、吸水率、收缩率、抗渗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拌和用水量的增加使封锚砂浆可施工时间延长,但硬化后砂浆表观密度减小,吸水率变大,过量的拌和水使封锚效果变差;拌和水用量的增加使封锚砂浆收缩率增大,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变差,导致封锚砂浆的耐久性能逐渐降低。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拌和水用量,确保封锚砂浆的性能和施工效果。
2020年08期 v.60;No.558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 张婧颖;刘心成;王域辰;
针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和管理不规范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流程和技术指标,建立起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明确了质量控制要点。对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全过程中原材料及拌和物质量控制、模板安装等环节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措施。分析了自密实混凝土内部质量无损检测方法,建议采用超声反射法。
2020年08期 v.60;No.558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 胡永占;
山区不稳定斜坡广泛分布、长大区域断裂构造复杂、岩溶分布范围广且发育强烈,是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秦岭山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灾害,控制着线路方案的具体走向。本文通过分析沿线主要工程地质灾害(不稳定斜坡、长大区域断裂、岩溶),研究复杂地质环境下秦岭山区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提出了空间地质综合选线对策:对山区不稳定斜坡广泛分布、长大区域断裂构造复杂以及岩溶分布范围广、发育强烈等段落线路应绕避;难以绕避时应调整线路平面位置、纵向坡度采取简易的工程方式,选择最有利的地形位置通过;同时宜以大角度通过构造带,尽量抬高标高,从岩溶区的垂直径流带通过。
2020年08期 v.60;No.558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