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晓秋;
球型钢支座具有结构先进、性能稳定、易养护、少维修的特点。通过优化结构和科学选材,使球型钢支座可较好地适应现有铁路简支梁的安装接口、梁端转角以及线路坡度,并实现与既有线桥梁支座的互换。
2011年12期 No.45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刘阔誉;姚京川;
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模式识别能力,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神经网络输入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损伤识别的效果,利用结构振动模态分析理论,验证了结构损伤前后的模态柔度差和模态振型差均有对基准有限元建模误差不敏感的特性,建立了以上述两种指标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参数进行结构损伤程度识别的方法,从而避免因基准有限元模型误差对神经网络训练数据的影响,提高识别准确性。32 m简支箱梁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可以准确地识别出结构损伤程度,并且讨论了测量误差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2011年12期 No.454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 贾飞宇;
通过对某地方铁路特大桥6个桥墩的外观检查和裂缝宽度、深度的测定,以及纵横向频率的检测结果分析可知,所有裂缝均属于温度裂缝,对桥墩的纵横向刚度未产生较大的影响;从静力检算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桥墩现有裂缝的情况下,桥墩的受力满足中—活载的要求。
2011年12期 No.454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 曹文;王正仪;王兴猛;
以往采用转体施工的桥梁均为大型、特殊桥梁,其主体结构、转动体系等相对较复杂。如在横跨既有线人行天桥中采用转体工艺,桥梁轻型化后转铰结构简单,转动体系结构应力、应变较小,而转体安全系数要进一步提高,原有大型、特殊桥梁的测试手段不满足实际需要,转体控制技术还需作进一步研究。本文以轻型化桥梁平转法作为研究对象,提出转铰试验和转体试验两阶段的关键技术控制方案,验证转铰质量,确保转体安全;同时完善了轻型桥梁转体安全控制体系,提高了转体安全系数。
2011年12期 No.454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 郑永星;卢文良;贾桐;郑辉辉;
建立箱梁有限元模型,对梁体终张拉弹性上拱度进行了模拟计算。收集了3 306片客运专线32 m简支箱梁终张拉阶段上拱度实测值,对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频率直方图。根据直方图特点确定样本总体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拟合了相应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出实测上拱度的样本均值和方差。分析了典型梁场的实测上拱度统计特点。实测数据统计分析表明,箱梁的弹性上拱度均值与设计值基本相符,梁体上拱度总体控制良好。
2011年12期 No.454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 张丽华;贾金青;余芳;
基于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及其引起钢筋锈蚀的机理,提出了钢筋面积随时间变化的公式。根据锈蚀钢筋疲劳试验,提出了反映钢筋疲劳性能的疲劳强度时变模型。基于上述模型,运用线性累积损伤法则和蒙特卡罗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桥梁进行疲劳可靠性分析,计算其时变疲劳可靠度。结果表明:氯离子侵蚀作用下,钢筋有效截面减小和疲劳性能衰减显著降低桥梁结构的疲劳可靠指标。本文建立的计算模型能够为结构疲劳可靠性的鉴定以及结构构件的维修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2011年12期 No.45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宋国华;霍达;罗玲;王东炜;
为了研究曲率对弯箱梁桥的影响,以桥长和圆心角为参数,建立了36个二等跨连续弯箱梁桥模型,采用非线性函数拟合法进行数据处理,拟合出极限状态下的截面配筋内力、单位位移及支承反力与圆心角和桥长的显式函数关系,得到各种结构反应受圆心角及桥长影响的变化趋势及程度大小,对比表明拟合结果比较可靠。认为连续弯箱梁桥结构反应与桥长和圆心角间的显式函数关系式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用非线性函数法拟合,可以用其变量间的符号关系表达出结构反应受变量影响的增减性,并对工程设计提出建议和借鉴依据。
2011年12期 No.454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孙建平;季日臣;徐岳震;
以一大跨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工程实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对该桥建立了空间有限元模型,通过变化结构设计参数,对其进行结构稳定性分析。作为同类桥梁中跨径第一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该研究成果对该类桥梁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1年12期 No.454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李松;
客运专线预制箱梁终张拉弹性上拱度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监测参数,也是预拱度设置的依据。为考察终张拉弹性上拱度的实际情况,对5孔箱梁终张拉阶段进行全过程监测,采集每个张拉步骤的位移数据。同时,建立有限元模型,按张拉顺序对终张拉阶段进行模拟,给出了箱梁在不同的二期恒载下终张拉弹性上拱度有限元分析值,与监测数据比较吻合。
2011年12期 No.454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赵兴寨;张斌斌;刘蓓;
结合襄樊市内环线汉江五桥12#主墩承台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分层、分块式钢围堰的构造、加工及拼装,详细论述了双壁钢围堰的施工工艺,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照。
2011年12期 No.454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常汉明;
详细阐述铁路特大桥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有关支座安装、临时支墩安装和墩梁固结、梁段悬灌施工、预应力张拉及压浆、连续梁合龙及体系转换等施工工艺,对各施工流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作了归纳总结,对铁路客运专线大跨度连续梁的施工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2011年12期 No.454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陈伟庚;王石磊;
本文以新建广珠铁路西江特大桥主桥为依托,探讨了大跨度连续刚构柔性拱桥主梁施工监控的方法,结合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对结构线形、挂篮变形、截面应力进行监测,通过实测数据进行参数识别与误差分析,指导现场施工。实践表明,大桥主梁合龙后线形在设计运行误差范围内,结构受力正常,施工监控效果良好。
2011年12期 No.454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 苏伟清;
本文通过介绍新广州站站房鱼腹式三腹板槽型双线V形刚构组合连续箱梁原位现浇的施工工艺,简述了V形刚构组合连续箱梁现浇的施工质量控制关键要点,希望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和质量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2011年12期 No.454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 乔晋飞;
针对近年来国内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特别是大跨桥梁发生开裂及下挠的严重病害情况,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各种裂缝形成原因,着重从设计角度提出防止产生各种病害的技术措施。
2011年12期 No.454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熊建珍;高芒芒;
针对苏州北高架车站站内高速正线32 m双线简支箱梁,在正线梁体内安装多重调频质量阻尼器(MTMD)的设计方案,通过建立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模型,进行动力仿真分析,通过对比加装MTMD前后列车、桥梁的振动响应,评价该设计方案对桥梁及车辆的减振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加装MTMD后,桥梁自振频率均有所降低,并以一阶垂向频率相对最为明显;加装MTMD对车辆响应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加装MTMD后桥梁的垂向、横向振动均有所减小,对桥梁起到了一定的减振作用。
2011年12期 No.454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 张勇;侯广伟;庄军生;
本文选取了三条既有线上铁路桥梁使用的平板支座、弧形支座、摇轴支座和铰轴支座进行了病害调查。结果表明,上述四种类型支座既存在外部荷载(地震、列车)作用引起的病害,同时也存在维修养护不及时引起的病害,且后者占大多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病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供维修养护参考。
2011年12期 No.454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 谢欣;
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灵芝—洪浪站区间暗挖地铁隧道工程的复杂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通过对大量地层变形实测数据的分析,深入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地层沉降变形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增大支护刚度并及时封闭成环,可以有效控制地层变形,满足了施工允许的沉降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关的技术参考资料。
2011年12期 No.45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戴文;高波;赵文成;
利用三维、可压缩、非定常的N—S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通过有限体积法进行区域离散,对高速列车通过无横通道隧道和设置有横通道的双洞单线隧道时所引起的气动效应进行模拟。研究表明:横通道能有效减缓高速列车进入隧道时引起的气动效应;横通道的横截面积、长度以及个数等参数对其减缓气动效应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横通道个数的增加,最后一个横通道附近测点的压力梯度峰值随横通道个数的增加逐渐减小,洞外微压波压力值亦随之逐渐削减。
2011年12期 No.454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 高云昊;杜修力;张雪峰;张新东;
依托监测数据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风险分析是确保施工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长春轻轨三期伪皇宫地下车站为例,根据监测数据对车站施工过程进行了风险分析并及时预警,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为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
2011年12期 No.454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王月梅;吴延平;王军;
以温州市大南门与附二医人行过街通道工程为例,研究在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土体应力卸载状况下的变形特性,得出不同应力路径下土体应力和孔压发展规律及其模量的变化。作归一化处理后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对本地工程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2011年12期 No.454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 刘忻梅;姜峰;许有俊;李文博;王枫;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西单车站上穿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建立FLAC3D数值计算模型,将现场远程监控量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既有线隧道结构周围土体加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加固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既有线的上浮变形。采用CRD法施工的新建隧道,离既有线较远的小导洞,对既有线的上浮变形影响较小,反之,对既有线的上浮变形影响较大。中层导洞和下层导洞是引起既有线上浮的主要施工步序,在进行这几个导洞开挖之前进行地层的预加固,以控制既有线的上浮量。
2011年12期 No.454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 邵明敏;王忠伟;付景宇;
通过对渝利铁路火风山隧道水平岩层稳定性分析,探究了水平岩层对隧道开挖和支护的影响,提出了水平岩层隧道施工中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以新奥法原理为基础,对施工工艺、工序进行优化,确保了隧道施工稳步有序。
2011年12期 No.454 69-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 张海彬;
根据千丘榜隧道实际施工中围岩的力学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不同加载方式,不同应力场,对软弱围岩在隧道施工中隧道围岩位移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在开挖后,整个围岩的初始应力被破坏,围岩的竖向位移及仰拱底围岩竖向位移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减小而增大,拱腰处围岩水平位移则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减小而减小。
2011年12期 No.454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 萧健澄;
通过对狮子洋盾构隧道采用不同雷达及频率天线的探测试验效果进行比较,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了最优检测方法,并验证了壁后注浆采用探地雷达无损检测的可行性,为隧道全线贯通后全面开展检测提供了经验。
2011年12期 No.454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 陈志强;岳华;
本文从甘泉黄土隧道突水涌泥处理的过程入手,介绍了黄土隧道突水涌泥的处理工艺,包括原因分析、处理方案及处理后的开挖、支护、二次衬砌施工以及施工中的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并对黄土和软弱围岩隧道的突水涌泥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
2011年12期 No.454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 张国文;李雪春;党佳;裴顶峰;贺春江;
总结了铁路隧道橡胶止水带的应用现状、对比分析了铁路供货技术条件与相应国家标准的差别,指出铁路橡胶止水带的质量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并且在生产质量的控制中严格执行抽检制度,已有厂家进行3CRCC认证。
2011年12期 No.454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 李宝平;何晖;王睿;
介绍了茶镇公路隧道左线施工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的判别依据和施工管理标准,并对初期支护各监测断面的围岩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指导施工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011年12期 No.454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郭小雄;刘艳青;马伟斌;
为解决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问题,在正洞开挖前先开挖超前导洞,通过超前导洞的位移释放部分初始应力,从而减少正洞扩挖后的支护变形和降低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本文引入释放率概念,通过对超前导洞的不同尺寸、位置等条件下围岩变形预释放规律的数值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具有较好释放效果的合理参数组合。
2011年12期 No.454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 王峰;肖俊恒;方杭玮;许绍辉;赵汝康;李子睿;
沪杭客运专线铺设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配套采用WJ-8C型扣件系统,在轨道精调施工中发现扣件螺旋道钉在受到意外锤击作用的非正常工作状态下,发生松转或退出现象。针对此问题,现场进行了调研和试验,提出将6 mm厚的平垫圈换为4 mm厚的平垫图,解决了螺旋道钉承受意外锤击作用出现松退问题。
2011年12期 No.454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 夏博光;王卫东;王登阳;
针对现有检测列车定位信息采用GPS存在精度不高和定位盲区的问题,提出了应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实现检测列车定位的设计方案。采用RFID技术辅助检测列车的定位,通过将铁路沿线的里程信息与电子标签的标签号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的数据库,实现检测列车的里程定位。通过对实际系统的低速和高速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为检测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精确定位提供一个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2011年12期 No.454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 李子睿;许绍辉;赵汝康;方杭玮;肖俊恒;
研究温度和加载频率对弹性垫层刚度影响的规律,需要对弹性垫层在不同温度和频率下做相应的室内试验。为尽量降低除温度和加载频率外其他因素对垫层刚度的影响,对其他主要影响因素逐一进行了试验分析,提出了降低这些因素影响的相应措施,为正式试验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2011年12期 No.454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田德柱;冯毅杰;
为检测重载铁路轮轨垂向力和轮轨横向力,对轮轨力测试及传输系统进行研究,并在大秦重载铁路进行了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重载铁路轮轨力测试及传输系统的构建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2011年12期 No.454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 暴学志;柴雪松;李家林;潘振;司道林;杨亮;
加载机构作为移动式线路动态加载试验车(以下简称加载车)的核心部分,由反力架、移动加载架、测力轮对、定点加载架、夹持装置等组成,是加载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参考仿真计算的结果,结合机械设计、液压控制等原理,对加载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最终提出了加载机构的详细设计方案,保证了加载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2011年12期 No.454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 郭俊清;孙闯;
文章在论述松江河至长白铁路修建必要性后,结合本区域内各规划铁路,根据流向和所处地域提出本铁路在既有浑白铁路上的两个接轨站方案,对线路走向进行了详细的方案研究,经技术经济比较,推荐松江河接轨采用远离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南部跨十五道沟方案。
2011年12期 No.454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 李力;胡玉堂;李金华;
钢轨铝热焊接头的断裂常常是因为铸造缺陷引发脆性断裂,断口一般具有高温断裂的特性或低温脆断特性。本文对两起具有韧性断裂特点的冷裂断口进行了分析,认为冷却过程受到外来拉应力是造成韧性断裂的主要原因。
2011年12期 No.454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 徐静;洪锦祥;刘加平;万赟;朱晓斌;王文峰;
研究了水对Ⅱ型CA砂浆常温和高温拌合性能的影响,并结合透射电镜TEM分析了水质影响CA砂浆流动性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水中高价阳离子含量越高,不论常温还是高温CA砂浆的流动性都越差,且损失越快。由机理分析得知,由于水中的高价阳离子与阴离子乳化沥青颗粒周围的负离子发生反应,降低了乳化沥青的稳定性,加速其破乳。
2011年12期 No.454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 陈亮;
无砟轨道内部钢筋网与钢轨电流之间的互感作用,改变了轨道电路一次参数,影响了谐振式轨道电路传输性能,使得轨道电路的实际使用长度明显缩短。研究表明,通过对轨道板钢筋骨架进行绝缘化处理,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作钢筋骨架,以及横向绝缘方式,可以改善谐振式轨道电路在无砟轨道结构条件下的传输特性。
2011年12期 No.454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安妮;赵宇;石文广;孙红月;朱汉华;
针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壁后注浆问题,比较单液浆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优缺点,得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更适合于城市地铁施工的盾构壁后注浆,因此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相关特性研究试验,得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凝胶时间、一轴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规律。将其应用于某实际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为相关的盾构注浆施工提供借鉴。
2011年12期 No.454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 段彬;张明;齐淑芹;
消泡剂和引气剂对混凝土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中复配消泡剂和引气剂,探讨了两者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消泡剂用量的增大,混凝土含气量和减水率减小,存在坍落度经时损失小的消泡剂的最佳用量范围;引气剂用量越大,混凝土含气量和减水率越大,当其用量在一定范围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小;混凝土的强度变化主要受加入消泡剂和引气剂后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
2011年12期 No.454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谭万忠;马凡祥;赖步一;娄永录;周石喜;黄建辉;
在深圳地铁5号线BT工程中,BT项目发起人创新性地引入监理管理单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监理管理单位的引入和定位、职责划分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这种监理管理模式,进行了实施效果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对轨道交通BT工程监理管理工作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2011年12期 No.454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张耀华;
工程建设项目进度关系到建设周期和投资效率,也关系到承包商的经营成本,同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也有牵制。因此,探索有效的进度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加强安全质量管理,还能创造经济效益。加权打分法是将影响工程进度诸多因素的控制效果和程度逐项打分,加权汇总形成单一的评价值,再将这一评价值与进度款支付挂钩的进度控制方法。
2011年12期 No.454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陈小燕;刘小文;
采用三维模型,对夏日全天温度变化下路面结构层温度场分布及不同降温速率下沥青路面温度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表以下0.4 m深度内(即沥青混凝土面层)温度场受到外界温度影响大,其下各结构层温度场变化不明显;对同一结构层,特别是面层,地表温度降幅越大,路面层顶底面的温度变化以及路面层产生的温度应力也越大;初始温度越高,各结构层温度也越高,但各结构层温度差与初始温度关系不明显。
2011年12期 No.454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黄义勇;
带肋方钢管混凝土是指在方形钢管中设置纵向加劲肋后再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与无肋方钢管混凝土构件相比,由于加劲肋阻碍了管壁局部屈曲的产生,其承载力和延性都有所提高。在前期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对带肋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纯弯、偏压构件的承载力进行了参数分析,计算过程中考虑了焊接残余应力和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提出了轴压、纯弯、偏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对于轴压构件,考虑了较大宽厚比使构件承载力降低,及加劲肋使构件承载力提高。对于纯弯构件,考虑了加劲肋对承载力的贡献。对于偏压构件,修正了长细比对承载力的影响。所有的计算公式与无肋方钢管混凝土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相衔接。最后,将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符合良好,这些公式可为有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2011年12期 No.454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正>9月30日,随着枣庄市市中区西沙河大庙中桥最后一片T梁平稳就位,由中国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的枣临铁路市中区段架梁工作圆满完成,标志着连接枣临铁路既有线与新建线的"咽喉"已打通,
2011年12期 No.454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正>10月12日,精伊霍铁路阿恰尔4号、库鲁也克、色勒克特3号等三座隧道电加热设备完成最后的接火及调试,标志着隧道排水整治工作顺利结束,随后并交与乌铁局奎屯工务段管理使用。
2011年12期 No.454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正>1.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1)来稿要主题突出,概念清楚,用词确切,论证充分,数据真实准确,语言通顺简练;一般在1万字以内。(2)文稿格式依次为: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及所在省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中国图书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摘要及关键词,论文内容,参考文献。其中,中英文摘要入选各类数据库,与读者单独见面,应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简述研
2011年12期 No.454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正>2011年11月6日,随着最后一片T梁架设安装到位,中铁五局二公司承赤项目部承建的木匠沟大桥T梁架设顺利完成。木匠沟大桥为双线四车道整体式高速公路桥梁,起讫里程为K53+876.5-K54+363.5,中心里程为K54+
2011年12期 No.454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正>经过郑州中原铁道工程公司及参与施工单位的200多名职工历时160 min的奋战,太焦线东田良车站改造信号机、插铺道岔施工任务顺利完成。
2011年12期 No.454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本刊编辑部;
<正>参考文献来源分类:期刊文章—[J],普通图书、专著—[M],论文集、会议录—[C],学位论文—[D],规范、标准—[S],报告—[R],未说明文献类型或资料类—[Z]。
2011年12期 No.454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正>~~
2011年12期 No.454 147-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