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慧乐;郭薇薇;夏禾;
对一种由三角形桁架和混凝土槽形板组成的新型铁路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桥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分别采用空间梁单元、空间板单元及三维实体单元对混凝土槽形板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桥梁的自振特性和移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采用三种不同单元模拟槽形板得到的结构主要振型及相应自振频率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梁单元模型可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计算工作量;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竖向挠度和加速度响应较小,满足我国干线铁路行车要求。
2011年10期 No.45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 佘良勇;王海良;
以长春长北立交(55+80+86+92+55)m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平面曲率半径对主梁竖(横)向预拱度的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式、摩阻系数对竖向预拱度的影响及0号块处受力情况,可为以后类似桥梁的施工控制提供参考。
2011年10期 No.45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郑明坊;苗连军;张月辉;
天津市永定新河特大桥主桥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跨跨度160 m。上部结构施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和支架现浇相结合的工艺,施工控制难度较大。本文对施工监控工作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通过挂篮、支架预压试验预测梁体预抛值。
2011年10期 No.452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陈杰;
南疆铁路吐库二线2101T型防风梁的架设在全国属于首次。针对2101T型防风梁和普通2101T型梁在构造尺寸及重量等方面的差异,介绍在刮风条件下,采用JQ165型架桥机架梁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2011年10期 No.452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司秀勇;施洲;
详细介绍混凝土桥梁结构开裂理论、裂缝种类及其具体成因,研究混凝土桥梁裂缝损伤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元刚度退降模拟结构裂缝,以简支梁、连续梁和拱分别模拟单一单元不同位置、不同程度损伤及不同结构长度损伤的情况,系统分析裂缝损伤对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位置处损伤对频率摄动的关系曲线与对应振型相似,但在固端约束及支承处的损伤对频率影响显著。损伤引起的频率摄动量的变化率随损伤程度的增大而缓慢增大。频率摄动量随损伤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损伤长度增加的部分处于对应振型的峰值附近时,则频率摄动量的增大速率相对较大,反之则较小。单一单元损伤引起的振型变化很小,各类损伤前后的MAC值均在0.90以上。
2011年10期 No.452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粟学平;马亚飞;
结合珠江特大桥22#及23#墩所处的环境条件,对钢筋混凝土围堰和钢围堰的施工方案进行了工期、施工安全和经济上的比较。结果表明,钢围堰比钢筋混凝土围堰工期短、费用低,经计算验证满足要求,且实际工程中应用效果较好,为类似施工方案的比选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011年10期 No.452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 李俊松;仇文革;
铁路隧道工程岩溶风险影响因素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通过对已有成果的调研和已发生岩溶突水突泥事故的统计分析,结合实际工程建立了铁路隧道岩溶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NP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风险进行了评价,并针对宜万铁路榔坪2号隧道岩溶段制定了降低风险的应对措施,使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1年10期 No.452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郝文洲;
采用数值分析手段,针对偏压状态下小净距隧道的不同施工工序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采用"先外后里"较之"先里后外"的施工工序,围岩—初衬的受力分布更加均匀、合理,施工中可以利用施工偏压来抵消地形偏压的影响。
2011年10期 No.452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 杨铭;
首先根据穗莞深城际铁路相关技术条件对地下区间各类限界进行计算,然后将车辆形式改变为CRH2型动车组,通过分析与计算,提出已开工地段的建筑限界解决方案。
2011年10期 No.452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王宏礼;孙建岐;
铁路特长隧道施工是控制整个线路施工工期的关键,而提高隧道工程建设速度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和各施工工序所用机具之间的配套。由于既要受隧道所在位置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制约,又要受施工工艺与施工机械水平以及施工组织与技术水平的影响,因此,铁路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是一个历来受到重视而又难以解决好的问题。本文以采用钻爆法施工的岩溶隧道,即石林特长隧道工程为例,详细论述特长隧道机械选型和配套技术,为铁路特长隧道施工机械选型配套提供借鉴。
2011年10期 No.45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齐梦学;
以往TBM掘进施工过程中不论采用有轨运输方式出渣还是连续皮带机出渣,都是TBM掘进完成后施作二次模筑衬砌,工期较长,并且与新奥法施工原理不相符,不利于施工安全,不满足施工周期不断缩短的要求。为此,结合西秦岭隧道施工实践,研究了连续皮带机出渣工况下,开敞式TBM掘进与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同步施工技术,并得以成功应用。
2011年10期 No.452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 谢新民;邵青;
渝怀铁路在既有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明洞。为了解决当既有接触网支柱拆除之后,新的接触网支架还未就位这期间接触悬挂无处固定的难题,确定利用无缝钢管拼装了一种"拱门"形支架,实现了接触悬挂的移位,保障了明洞建造期间电力机车的正常取流,达到了运营与施工两兼顾目的。该创新性的过渡技术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使用。
2011年10期 No.452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黄庆文;柳超;成广;
兰渝铁路仓园隧道下穿泥石流沟松散堆积物地层,隧道在进入泥石流冲沟浅埋段后,出现掌子面多处渗水,围岩沉降最大达到1 389 mm,给施工人员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现场分析以及根据洞内施工情况分析,确定了对泥石流冲沟沟心段采取地表帷幕注浆、隧道掌子面注浆以及对仰拱基底加固的措施。通过后期施工验证其加固效果明显,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2011年10期 No.452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 陈敬军;王海祥;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国—双区间"盾构隧道受近接上穿地下过街通道施工影响的工程问题,针对盾构隧道周围地层的二重管无收缩WSS工法注浆加固措施,对整个动态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预测了地下通道的开挖卸荷引起下卧盾构隧道的变形情况,并评估了盾构隧道的安全性。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对近接盾构隧道周围地层采用WSS工法注浆加固能够有效地减小开挖卸荷引起的既有盾构隧道隆起变形和收敛变形,增大变形曲率半径,从而减小盾构管片的纵、横向的附加应力,对近接施工中的既有结构起到了保护作用。
2011年10期 No.452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 辛彬;苏志满;徐林荣;
针对卓福隧道泥石流的成灾特点,提出了隧道泥石流的减灾对策,即加强隧道洞口坡面泥石流危险源的识别,以及隧道遭遇泥石流灾害的工程易损性评价分析,积极采取隧道洞口斜坡的坡面排水措施及必要的灾前防御工程措施。
2011年10期 No.452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王忠伟;李杰;
渝利铁路火风山浅埋隧道采用爆破施工。通过利用爆破振动监测及声波检测技术,结合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了毫秒导爆管雷管爆破对地表及基桩底部的振动和围岩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子雷管后距离掌子面20 m的最大爆破振动速度降为2 cm/s以下,地表振动速度为0.3~0.5 cm/s;爆破开挖对拱顶的内部围岩损伤范围未达到拱顶以上4 m,符合设计要求。提出的测试方法和检测项目科学可靠,可为隧道施工确定爆破方法和爆破参数提供科学依据。
2011年10期 No.452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周列茅;
通过对不同风化层覆盖条件下不同形式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探明在地震作用下不同风化程度的边坡位移、应力分布特征较之均质岩体出现明显不同。位移及应力云图不再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应力分布出现相互叠交现象,随着风化程度的逐渐减弱,各风化层面上的剪应力及主应力量值逐渐增大。相对于单面坡而言,孤立边坡的位移、应力量值明显增大,处于更为不利的状态。
2011年10期 No.452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 王喜华;
在参考国内外岩质路堑边坡绿色防护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渝怀(重庆至湖南怀化)铁路鱼嘴车站和江北车站的岩质路堑边坡的绿色防护工程,对有无根系岩质路堑边坡表层土体的抗剪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此研究为评价绿色防护对岩质路堑边坡表层土体的加固效果及岩质路堑边坡绿色护坡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和理论依据。
2011年10期 No.452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杜文忠;
通过对某西部干旱地区新建铁路路基填筑施工含水率控制的试验分析,探讨了含水率对路基压实质量的影响。分析表明:对于粗粒土,填料含水率的控制完全取决于填料中细颗粒含量的多少,当填料中细粒含量低于10%时,填料含水率对压实效果影响一般。西部干旱地区施工时,建议将填料含水率控制在低于最优含水率3%~5%时压实。
2011年10期 No.452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石刚强;王珣;
路基变形控制是严寒地区客运专线的难点,消除冻胀危害是路基设计、施工重点考虑的问题,填料是影响路基冻胀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对典型A、B组填料冻胀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填料冻胀性与含水率、细粒掺量、掺配土质、水分变化、干密度之间的关系,对路基填料选择和现场施工提出了建议。
2011年10期 No.452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胡荣华;龙祁;陈敏华;余海忠;
依托深圳市机场码头区海堤工程,对海堤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稳定性计算主要包括土体参数的正确选取(主要考虑海堤内侧淤泥强度增长的因素)、计算软件的选取以及计算分析等几个方面,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海堤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措施,对类似海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1年10期 No.452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 曾润忠;张元才;
深基坑支护是土建施工关键技术之一,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采用多种支护方式联合支护基坑,能经济、有效地保证基坑安全施工。本文结合实际工程的开挖,介绍了二种支护形式:一种采用灌注桩加深层搅拌加锚杆;另一种以水泥土搅拌桩加超前支护的钢管幕的联合支护方式。分析了基坑的变形与支护的关系,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11年10期 No.452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何向玲;吴东云;周嘉宾;
以某交通枢纽基坑工程为例,基于数值模拟计算,进行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不同位置处、不同方向上的水平变形分析。得到结论是,逆作法施工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较小;水平位移最大值发生于围护墙体的中部,一般位于基坑开挖面以上0.2~0.3倍的基坑深度处;地连墙水平变形的空间效应明显。
2011年10期 No.452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丁雷;江永建;陈多才;张先宇;
通过对广州5个地区20个工点的软土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广州软土的力学特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州软土具有四高三低的特点。软基处理中需注意其结构性、沉降大和蠕变性强所带来的危害。孔隙比、压缩系数、变形模量以及压缩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大,进行工程计算时应根据指标的变化情况,将场地分块细化,分别取值计算,以提高计算精度。建立了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经验确定方程。该成果可为该区软土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互估算做参考,也可为相关规范的修订提供依据。
2011年10期 No.452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张玥;
在双交点曲线常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非对称基本型曲线的计算方法应用于双交点曲线计算中,介绍了严格切基线条件下确定双交点曲线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应用Excel软件给出了计算示例,计算精度满足要求,可用于线路的平面设计。
2011年10期 No.452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 井国庆;高亮;曾树谷;
对中国和欧洲高速铁路道砟材质和道床断面尺寸,以及飞砟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比较结果表明,部分标准内容略有差异,对于中欧不同的道砟试样采样和测试方法,需要进一步通过试验研究进行分析,对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设计提出建议。
2011年10期 No.452 84-8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程跃胜;
结合成渝铁路客运专线CYSG-4标段施工实践,主要介绍客运专线首级施工控制网CPⅠ,CPⅡ平面复测技术和方法,并对其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平差分析处理,确保平面复测精度及工程质量,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1年10期 No.452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姜鹏;王俊杰;郭利康;刘学毅;
成灌铁路曾在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CA砂浆层下设置了弹性减振垫。为评价减振垫的应用效果,分别在铺设和未铺设减振垫地段选取试验段做对比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减振垫以下的结构减振效果明显。
2011年10期 No.452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 徐金辉;王平;
运用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线—桥—墩"纵向相互作用一体化模型。以某一大跨度双线中承式拱桥为例,运用简化算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桥上无缝线路进行计算分析。分析表明:拱肋的日温差对钢轨伸缩附加力影响很小,对拱肋自身的受力影响很大,应考虑拱肋日温差的取值;钢轨挠曲附加力远小于钢轨伸缩附加力,挠曲附加力在钢轨强度检算中不起控制作用,但在拱肋设计检算中可能起控制作用;制动力使得拱肋承受拉力,对拱肋受力不利,检算时应当考虑制动工况。
2011年10期 No.452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刘丹;李培刚;赵坪锐;
为了探讨无砟轨道结构整体失稳的可能性,结合已有无缝线路稳定性的研究成果和稳定性理论,分析说明相关参数的取值原则,利用结构屈曲分析理论,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建立各种无砟轨道横向、垂向屈曲的简化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砟道床的整体性强,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线路整体失稳的问题,但当温度力过大或扣件工作状态不良时,轨条在有初始弯曲等缺陷的区段可能会出现臌曲变形。由于受到无砟道床和扣件阻力增大的制约,这种臌曲不会发展到轨条失稳,而始终处于胀轨状态,形成钢轨碎弯。
2011年10期 No.452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邵丕彦;李海燕;
日本和德国均采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作为板式无砟轨道的垫层材料,由于各自的设计理念和轨道结构不同,两种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也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从原材料、配方组成、性能特点、施工工艺和维修技术等方面,对两种砂浆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议我国高速铁路应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板式无砟轨道垫层砂浆技术体系。
2011年10期 No.452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杨斌;钱小益;史青翠;
为了解决兰新线大温差等恶劣条件对轨道结构受力的影响,为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温度荷载作用下的轨道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温度梯度、结构整体升降温对道床板以及凸台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影响较大的地区,道床板结构单元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内部应力,保证结构的受力合理;单元式道床板与支承层之间直接铺设土工布时,在温度梯度作用下道床板下部受拉易超限,翘曲不易控制;合理设置的凸台结构可以有效地限制单元式道床板结构的纵横向位移,并能够适应其受力变形特性。
2011年10期 No.452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吴绍利;王鑫;吴智强;毛昆朋;陆方斌;
针对无砟轨道预埋套管损坏的维修问题,提出了水钻锚固工艺,并结合乙烯基树脂TG材料及实地快速维修实例,浅谈了一些无砟轨道预埋套管维修工艺。
2011年10期 No.452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 代永波;
为研究高速铁路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伸缩附加作用,建立了线—板—桥—墩一体化非线性有限元空间力学模型,以某多跨连续梁桥为基本工点,计算了桥梁和轨道伸缩附加受力和变形规律,并分析了纵连底座板与桥梁间滑动层摩擦系数,以及底座板刚度折减变化对连续梁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受力和变形的影响。
2011年10期 No.452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 姚大刚;
针对雷达2000、CRTSⅠ、CRTSⅡ、CRTSⅢ高速铁路施工方法所使用的各种无砟轨道板不同精调器(爪),详细介绍并对比了各种精调器(爪)的技术参数,精调器(爪)的应用和注意事项。从施工应用角度为施工单位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1年10期 No.452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 李旭伟;秦菊;李甫永;谭佳丰;陈天柱;
以车辆运行品质轨边动态监测系统(TPDS)检测砝码车的检测数据为依据,对TPDS称重检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并以此对TPDS的检修及标定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
2011年10期 No.452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韩宇;
针对铁路建设过程中施工分散作业与集中管理的特点,本文应用GIS技术建立以施工平面地图为基础的信息导航平台,提出了基于Web的施工进度形象的VML建模方法,为铁路建设过程中的综合信息的录入、查询与形象展示构建了可视化平台。该系统在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表明,系统能实现对质量、安全、成本和工期的有效控制。
2011年10期 No.452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 张存亮;弓锐;张存明;
研究在相同水灰比条件下,采用不同品种、不同形状的纤维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一定的钢纤维,提高了混凝土力学性能,但力学性能随钢纤维形状的不同而异,随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加入不同品种的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性能随纤维体积掺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最后又增加的规律;选用钢纤维及聚丙烯进行混合形成复合纤维,得到在钢—聚丙烯复合条件下的最优体积率为1%,在最优体积率下复合纤维混凝土性能随聚丙烯的相对掺量增大而提高。
2011年10期 No.452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 于建兵;于广云;王永锐;杨洋;周长艮;
以山西某矿区典型输电铁塔为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动态地表变形(主要为竖向位移)对输电铁塔结构附加内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在三种工况下节点位移主要发生在X与Z方向上,Y方向的位移变化不大,输电塔在支座发生竖向位移时,底部节点X方向与Z方向的位移值远小于顶部节点的位移值;横担杆上各节点的竖向位移基本相等,横担杆的轴力受输电塔竖向位移影响不大。
2011年10期 No.452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 温文富;曹丽文;唐文颖;王勇;
试验研究了钙质膨润土基浆的流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膨润土加量越大,基浆的密度越大,基浆的漏斗黏度和六速旋转黏度计的读数随之增大;当基浆中膨润土含量一定时,动切力和塑性黏度是常量,均不会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但当膨润土的含量增加时,基浆的塑性黏度和动切力均随之变大;表观黏度不仅与膨润土的加量有关,还与剪切速率有关,表现为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
2011年10期 No.452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正>日前,随着900 t架桥机将箱梁安放在桥墩上,中国中铁五局集团六公司顺利完成了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LXS-12标段第415孔箱梁架设任务,架梁任务完成过半;同时制梁已完成483孔,向预制500孔箱梁发起冲刺。
2011年10期 No.452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正>该集团公司和电务公司联合开发的"城际客运专线电力、电气化施工与检测关键技术研究"是国内首次利用CPⅢ点坐标测量方法实现高速铁路接触网在轨道工程未完工条件下的精确安装一次到位技术。该课题研发的恒张力放线及接触网导线位置
2011年10期 No.452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正>中国中铁二局集团二公司攻克了杭州地铁火车东站站深基坑施工难题,截至8月18日,他们完成产值4亿元,顺利实现了主体结构封顶。据了解,杭州地铁火车东站站所在位置地下水丰富、水位
2011年10期 No.452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本刊编辑部;
<正>1)来稿要主题突出,概念清楚,用词确切,论证充分,数据真实准确,语言通顺简练,一般以8 000字为宜。请注意处理好政治、机密、著作权等问题。2)文稿格式依次为: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论
2011年10期 No.452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正>取消空调,增加进、排风口,利用自然通风,结合除湿通风满足夏季高架候车厅内的舒适性……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为春城量身打造的"昆明铁路南站建筑节能设计"近日完成研究,标志着该院在独立开展大型建筑综合节能技术研究中取得了突破。
2011年10期 No.452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正>三一重工86 m世界最长臂架泵车成功下线2011年9月19日,中国湖南三一工业城。在刚刚落成的全球最大工程机械总装厂房,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86 m泵车成功下线,再次刷新了其在2009年创造的72 m世界最长臂
2011年10期 No.452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