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翔远;徐井芒;陈嵘;
为了研究静风荷载对高墩大跨桥梁纵横向位移的影响,为高墩大跨桥梁上铺设无缝线路、无砟轨道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桥梁—墩台—基础相互作用一体化模型,分析了静风荷载对桥梁纵向位移、横向位移的影响以及不同桥型对静风荷载抵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静风荷载作用下,高墩大跨桥梁会产生较大的纵横向位移;在最大风荷载作用下,横向位移产生的轨向不平顺值未超过高速铁路轨向不平顺管理值,且不会影响无缝线路的稳定性;静风荷载下引起梁体和墩台纵向位移会影响梁轨相互作用;采用刚构桥较连续梁桥有利于控制风荷载对桥梁变形的影响。
2011年09期 No.45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 刘锡斌;
本文结合湘桂铁路湘江1号特大桥的施工,重点介绍了2#、4#及5#水中基础采用的圆形钢筋混凝土沉井围堰施工技术,在不受航道通航、泄洪和水深等条件影响下,钢筋混凝土沉井围堰是较好的选择。
2011年09期 No.451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 贾润中;
针对跨双幅高速公路大跨钢管拱施工技术与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跨双幅大跨钢管拱的施工方法—先梁后拱满堂支架门洞法,提出该桥的施工支架与门洞横梁的设计方法,并对其变形与应力进行了分析与验算。结果表明:此法不影响交通,适合于跨越障碍、车流量大的梁拱施工。具有费用低、拼装方便、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等特点。
2011年09期 No.451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张小东;
衡茶吉铁路新衡阳上行疏解线特大桥第27跨48 m箱梁,上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方案为在40 m高的桥墩上搭设临时栈桥预制箱梁,然后将箱梁顶推跨越武广客运专线就位。本文择要介绍了顶推施工总体方案,导梁等辅助设施,以及主要施工技术参数。
2011年09期 No.451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 王海良;常春伟;杨新磊;董鹏;任权昌;
玄武岩纤维复合增强材料(BF)是一种新型纤维复合材料,和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其它复合材料比较,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成本低廉等优势。本文介绍了玄武岩纤维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及应解决的问题。
2011年09期 No.451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李鹏;
根据205国道新沂改线段下穿立交桥在基坑开挖和顶进施工过程中采用的爆破施工情况,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爆破施工在临近既有线和既有线下顶进施工的实际应用情况,强调了安全管理在爆破施工中对保证既有线安全的重要性。
2011年09期 No.451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王贵春;章长玖;陈淮;
应用d‘Alembert原理和有限元法分别建立了5个自由度的重载车辆和桥梁结构的振动微分方程。以路面随机不平顺为激振源,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及增编的命令流,进行了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计算,分析了路面和车辆等有关参数对桥梁冲击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揭示了简支梁桥冲击系数随各种因素变化的一些规律:随着车速的增加,桥梁冲击系数增大,路面等级越差,增加的幅度越大;随着车重的增加,桥梁冲击系数减小;内力冲击系数比位移冲击系数小,在桥梁设计中采用位移冲击系数进行计算。
2011年09期 No.451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 赵龙江;王海彦;曹书生;
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跨度组合为(90+160+90)m,原计划采用常规的悬臂浇筑方式施工。受工期的制约,首先采用加大节段长度的办法以减少悬臂施工节段数目,后又采用悬臂施工结合支架浇筑的施工方式,以满足工期的要求,这些措施都加大了施工监控的难度。本文对该桥的监控工作进行了简介,希望为同类工程所借鉴。
2011年09期 No.451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 谢海清;李亚东;
介绍了某主跨为(108+384+168)m的公铁两用钢桁架拱桥的总体方案设计。同时对该桥型结构的静力、自振特性及静力稳定性等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并与相同跨度的铁路钢桁架拱桥方案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2011年09期 No.451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 陈建峰;余浪;杨国静;
大跨度钢桁梁预拱度设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选择桂平郁江钢桁斜拉桥为工程实例,提出了下承式钢桁梁预拱度设置的几何法、温度法和混合法,该方法对今后下承式钢桁梁预拱度的设置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1年09期 No.451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司秀勇;王高续;施洲;
研究了国内外混凝土桥梁检测评估方法与相关标准。以钢筋混凝土拱桥为例,详细介绍桥梁检测试验、加固和加固后试验的全过程,在进行桥面板、拱上连续梁及拱肋的加固后,再进行静动载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桥刚度与强度有显著改善,行车冲击作用降低。
2011年09期 No.451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刘兴文;刘帮新;
根据滩头地段桥梁工程的地质和水文条件,采用满堂脚手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方案。文章介绍了满堂脚手架支架结构,基础地基处理方法,地基承载力的检测方法和支架的拼装方法与要求,提出了支架预压的方法,为滩头地段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积累了施工经验,可供同类桥梁工程施工时参考。
2011年09期 No.451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 董新平;
本文针对内昆线曾家坪大跨隧道在导洞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内壁变形严重现象,对其产生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左右导洞的两侧支护位移是非对称的,位于下台阶位置处的内壁出现了局部大变形。导致内壁产生局部大变形的因素包括导洞形状及围岩初始应力场、左右导洞施工的相互影响、支护的非均衡设计、偏压问题等。导洞结构形状及初始应力场分布是本工程中内壁破坏严重这一显著特点的内在形成原因,而其它三个因素使该特点进一步放大,其中,非均衡设计因素的影响尤其显著。
2011年09期 No.451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 包世波;张志宇;高超;
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片选型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成型隧道外观质量和防水效果的好坏;而盾构姿态决定了成型隧道的走向,继而决定管片型式的选择;选择拼装的管片又反作用于推进油缸,进而影响盾构机姿态的控制。本文根据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11标高增站—新机场南站盾构区间的线路设计参数、盾构机参数和管片参数,总结出在该特定参数下管片选型的方法和盾构姿态的措施。
2011年09期 No.451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程新军;
文章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盾构隧道由黄河北岸竖井始发,穿越黄河3 480 m,至南岸竖井接收过程中的换刀风险控制方法,确保了穿黄盾构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2011年09期 No.451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 赵景彭;
以山西大梁山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节理倾角隧道围岩稳定性以及锚杆力学响应,阐明其不同于传统松散介质理论的层状岩质隧道失稳模式。主要得出如下结论:①节理面是隧道失稳破坏关键所在;②倾角较小时,拱顶容易发生弯折破坏;③锚杆串连数层层状岩体,增大层间摩阻力,增强节理剪切刚度;④宜将锚杆与节理面呈大角度打设,以便发挥"销钉"和"组合梁"效果。
2011年09期 No.451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 苏会锋;刘维宁;彭智勇;
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北京地铁6号线朝阳门站导洞暗挖施工的群洞效应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拟定的施工方案,从地表竖向变形、管线竖向变形、地层沉降竖向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先施工上导洞方案与先施工下导洞方案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施工上导洞方案更为合理,并根据研究结果对采用先施工上导洞方案时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2011年09期 No.451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 李海;
结合苏州地铁1号线下穿新区实验中学食堂施工,总结苏州粉砂和粉质黏土地层中盾构机下穿独立基础建筑物关键技术,系统提出地下掘进参数控制、跟踪注浆以及地面加固保护的方法,对苏州地层地铁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1年09期 No.45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 杨再道;孙宁;
地下结构的净空尺寸应满足地铁建筑限界、其他使用条件及施工工艺等要求,并考虑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和位移的影响,但是目前对影响净空余量的各种因素难以分项确定。本文结合沈阳地铁的工程实例,通过对影响隧道净空主要因素的分析,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2011年09期 No.451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 汪洋;方勇;何川;葛蔚敏;
以城市地铁工程土压平衡式盾构为对象,建立了盾构—地层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盾构机与地层的接触关系、盾构机刀盘开口率的影响,实现了盾构机后方推力与掘削面土舱压力的分开加载。基于该数值模型研究了土压平衡式盾构机面板和盾壳上的接触压力分布特征,获得了不同顶进力作用下地表及地中的沉降及纵向移动分布特征。
2011年09期 No.451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 蔡龙成;李建高;
天津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工程地铁Z1线,采用地连墙作围护结构,最大墙深67 m。在开挖过程中需穿越最大厚度达18 m粉砂层和两层承压水,选择合适的成槽设备直接关系到地连墙施工的成败。通过选取15幅试验槽段施工,根据成槽速度、成槽质量、设备故障率、设备耗油率等多因素,对三种不同型号的成槽设备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进行方案比选。根据试验结果对成槽工艺进行了调整,确定了成槽设备配置方案,并提出了成槽设备冬季保养措施。
2011年09期 No.451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秦明强;朱瑶宏;李进辉;占文;屠柳青;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人工混合砂、天然砂对轨道交通工程C35 P10防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合适比例人工混合砂配制出的混凝土工作性能、早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碳化性能均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和干缩性能稍逊于天然中砂混凝土。人工混合砂可替代天然砂用于配制轨道交通工程C35 P10防水混凝土。
2011年09期 No.45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 乔明灿;乐金朝;牛向飞;
我国既有公路隧道,在复杂地质条件等作用下,部分出现开裂、渗水等现象,影响交通安全,地表注浆是对此类病害隧道进行加固、防渗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以某隧道地表注浆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探地雷达检测隧道围岩密实情况,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地表注浆前后隧道二次衬砌的应力应变特性。结果表明:先对不密实、脱空严重区域注浆,可以有效提高加固效果和避免隧道偏压受力;采用合理的注浆压力可以提高注浆填充效果,保证隧道结构安全;同时对比隧道变形预测值和实际监测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方法模拟地表注浆加固既有隧道过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分析注浆加固既有隧道的主要影响因素上,提供了一些规律性认识,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指导。
2011年09期 No.451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 谭万忠;
本文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区间隧道穿越建(构)筑物的工程实际,对区间隧道穿越各类建(构)筑物的管理措施和标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这些措施在建设管理和施工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保证了施工安全。
2011年09期 No.451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孙树珩;
以位于大森数控公司的滑坡为例,在详细勘察基础上,查明了滑坡体的失稳是上覆第四纪碎石土层沿其与下伏基岩接触面的滑动破坏,并对其成灾原因和启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属于水压力驱动型滑坡,在降雨作用下会失稳破坏。通过对滑坡体主控结构面与裂缝空间关系进行分析,经过计算得出,其安全系数为0.615,必须进行工程处理。
2011年09期 No.451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 蓝文兵;
采用MIDA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考虑水位变化的锚索桩板墙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直观地反应出水位变化对锚索桩板墙锚索、桩身受力的影响。
2011年09期 No.451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王勃;李宏波;田帅;
宁夏处于季节性冻土区,路用粉砂土填料的耐久性直接关系到路基的稳定性。以宁夏银川市某道路路基填筑的粉砂土为试验对象,分别对粉砂土、纤维粉砂土进行了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的三轴试验研究,分析了纤维对粉砂土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加聚丙烯纤维可以改善粉砂土的水稳性和抗冻性,为解决季冻区粉砂土路基路面开裂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
2011年09期 No.451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何金阳;
郑州市中牟县建设大道延长段工程在K534+106处下穿陇海铁路,该处土层主要为无黏性的粉土、粉砂土,为防止框构桥顶进过程中路基塌方以及顶进到位后产生轨道空吊,采用旋喷桩解决顶进桥涵中路基预处理加固,说明了旋喷桩侧面防护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参数和施工注意事项,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2011年09期 No.451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谢庆波;郑涛;
采用路基整治车进行施工能快捷地完成线路基床病害整治。本文介绍了路基整治车的组成、施工作业准备、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实践证明,采用机械化施工模式,提高了线路基床病害的施工效率和质量,有效保证了施工及运输安全。
2011年09期 No.451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荆果;王平;
为了研究转辙器部分轮载过渡段尖轨承载断面设计对高速列车过岔时安全性与平稳性的影响,采用动力学参数设计法和列车道岔系统动力学评估法,通过建立轮轨系统空间耦合振动仿真计算模型,主要对尖轨开始承载断面位置、降低值、完全承载断面位置三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低开始承载断面降低值,前移尖轨开始承载断面、完全承载断面位置,有利于提高列车过岔稳定性;从提高行车舒适性角度考虑,将转辙器部分轮载过渡段设置为在直尖轨顶宽15 mm处降低3 mm,在顶宽40 mm处完全承载是比较合理的方案。
2011年09期 No.451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 代丰;刘亚航;徐金辉;杨荣山;
以减振型板式轨道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减振型板式轨道的三维实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对不同结构尺寸以及不同扣件刚度与支承间距条件下的轨道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模态振型。计算结果表明,轨道板结构尺寸对系统的固有频率影响较大,为分析板式轨道结构的振动性能和系统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1年09期 No.451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 罗振寰;黄自华;许双喜;曹彦海;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聚氨酯材料在轨道交通、铁道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简述了不同类型聚氨酯材料在铁道建筑方面的应用,并介绍了组成原材料、使用方法及开发前景。
2011年09期 No.451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 石伟栋;
通过对国外原装轨检车专用线光源结构的分析,借鉴国内半导体激光器光束准直技术资料,兼顾设计的简便性与实用效果,在光路上采用组合透镜法进行光束准直,通过软件模拟最终达到设计最优化,在电路上对线光源进行温度控制,最终达到国外原装光源的各项指标,实现了轨检车专用线光源的国产化改造。
2011年09期 No.451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 张进永;高亮;
对于曲线半径为400 m以下无缝线路作业问题未见过相关的作业指导文件,文章结合既有线养修实践,分析了小半径无缝线路的一些特点,并对小半径无缝线路涉及到的作业轨温条件、钢轨磨耗、防胀防断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2011年09期 No.451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贺志荣;贾德华;杨格;
通过对石武高速铁路客运专线CRTSⅡ型轨道板裂缝进行系统地分类,就各类裂缝的形成原因和机理进行详细地分析,针对不同的裂缝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了轨道板的质量。
2011年09期 No.451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 熊文辉;
本文对D08-32C型捣固车液压系统在环境温度过高,且捣固作业一段时间后液压油温过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通过现场作业证明该方案可行有效。
2011年09期 No.451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李化建;赵国堂;谢永江;谭盐宾;
以火力电厂大量堆存的粗颗粒粉煤灰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灰渣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基础上,选择电通量、氯离子扩散系数和抗硫酸盐干湿循环次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灰渣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表明,56 d灰渣混凝土的电通量<1 000 C,氯离子扩散系数<5×10-12 m2/s,抗硫酸盐干湿循环次数大于KS150,因此灰渣混凝土可以用于氯盐侵蚀环境和盐类结晶破坏环境下铁路混凝土工程中。
2011年09期 No.451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李潘武;边真;高向东;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水泥用量大、水化热高,混凝土在浇筑后产生很大的膨胀和收缩。在收缩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出现开裂。为了减少拉应力,在混凝土的底部增加弹性约束,以有效地控制拉伸应变。同时,由于弹性约束限制了混凝土的膨胀,使混凝土的压应变减少。当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时,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使混凝土的拉应变减少。本文根据弹性约束理论及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放"模型试验研究结果,提出在大体积混凝土中进行弹簧约束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方法。
2011年09期 No.451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邓跞;施洲;勾红叶;
针对高速铁路声屏障的高速列车脉动风荷载问题,介绍既有研究资料,并进行高速列车以350km/h,380 km/h的速度通行声屏障区域的CFD计算分析。结果表明,350 km/h速度下最大风压力为1 474 Pa,380 km/h速度下最大风压力为1 707 Pa。声屏障底部承受的风荷载最大,并沿高度向上先缓慢减小至声屏障一半高度后较快减小。沿纵向,声屏障的脉动风压在列车入口处最小,沿着列车前进方向50 m处迅速增大,后稍减小并在100~400 m处保持平稳。
2011年09期 No.451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 赵阳阳;郭薇薇;高芒芒;
建立了新南京南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站房结构的自振特性,并对列车通过正线桥时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站房结构的自振多为局部振动,只有少数的整体振型,整体振动主要是顶层屋盖、候车层楼板和乘轨层在水平方向的振动;对于列车单线通过正线桥时引起的候车层的响应,线路和车速都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列车通过正线桥时引起的候车层最大竖向加速度没有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不会引起候车层旅客的不舒适感,说明南京南站具有较好的动力性能。
2011年09期 No.451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 蒋千璐;
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的HSE管理就是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工程所在范围的环境保护,还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品牌形象,对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有着直接的影响。将京沪高铁三标段在HSE管理实践与国际铁路项目HSE管理进行了对比,希望为提升铁路工程项目的HSE管理水平提供经验借鉴。
2011年09期 No.451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