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翔远;荆果;徐井芒;徐浩;王平;
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计算模型,运用ANSYS软件对该连续刚构桥模拟计算,研究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温度荷载、风荷载等作用下产生的竖向变形、横向变形以及纵向变形对无砟轨道的影响。
2011年08期 No.45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张永宾;朱尔玉;于大厂;
滦河特大桥为铁路桥,其基础承台尺寸为6.6 m×5.0 m,水深6 m,采用双壁钢围堰排水浇筑施工。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并了解钢围堰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情况,采用ANSYS软件对该围堰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围堰结构的设计符合强度要求,顶部未设横肋、竖肋的部分虽然受力较小但位移较大,应增加刚度,从而说明对于这类复杂工程,进行施工全过程三维有限元模拟与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此次模拟与分析也为相似情况提供一定依据。
2011年08期 No.45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 毛坤海;龚宏华;
在铁路既有线框架桥顶进施工中,当线间距较小时,D24 m施工便梁无法采用标准的组装方法进行线路加固。通过对D24 m施工便梁组装技术的改进,即采用D24 m施工便梁超低位组装,以满足铁路限界要求,确保了框架桥安全顶进到位。
2011年08期 No.450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 邱厚好;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对气候作用、化学侵蚀、物理作用或任何其他破坏过程的抵抗能力。本文结合位于浅海海域的迁(安)曹(妃甸)铁路曹妃甸特大桥的工程实例,从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结构施工,以及混凝土结构使用条件和防护措施等方面,介绍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经验。
2011年08期 No.450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马莉;王澜;高芒芒;熊建珍;宣言;方兴;
某客运专线高架车站采用建桥一体化结构形式,自下而上依次为出站层、站台层和候车厅,其中正线位于高架站台层。本文通过建立该车站站房主体结构模型,对其进行列车—无砟轨道—站房结构耦合振动分析,结合现场振动试验测试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正线无砟轨道结构提出了提高扣件弹性、轨道板下铺设橡胶弹性垫层以及使用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代替双块式无砟轨道三种减振优化方案,并对各种方案的减振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2011年08期 No.450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 李卓万;
钢板桩围堰施工一般在打设完成后必须先进行混凝土封底,然后进行支撑加固、抽水、堵漏等施工,最后形成施工作业面。本文以迁曹铁路曹妃甸特大桥纳潮河段部分桥梁承台钢板桩围堰施工为实例,探讨在浅海以粉砂、粉土为主要地质条件的钢板桩围堰施工时,加大钢板桩入土深度,不进行混凝土封底施工,直接加内支撑、抽水、堵漏、清泥至设计高程、浇注混凝土垫层而形成工作面的施工工艺。
2011年08期 No.450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李民;
随着旋挖钻机的应用范围增大,成孔过程中钻遇的地质状况更加复杂,高效成功施工钻孔灌注桩对钻具的选取要求也就更加严格。根据曲家屯特大桥所在区域冻土特性,结合摩擦桩施工量大,工期紧,环保和成本控制等要求,介绍钻具的选择和改进。
2011年08期 No.450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徐玥;孔庆祥;
本文详细介绍了空心高墩翻模施工的工艺流程,明确高墩翻模施工作业的工艺特点、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希望能对指导、规范高墩翻模施工有所借鉴。
2011年08期 No.45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李永乐;杨怿;陈杰;蔡剑涛;刘耀强;
针对门式双主梁提梁机,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了其在强风荷载作用下不同工作状态时的抗风稳定性能,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部分防风措施。通过本研究,明确了提梁机的抗风稳定性,为大风情况下的安全施工提供指导。
2011年08期 No.45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张雨露;冯涛;
黔桂铁路拉岜隧道,位于贵州高原向广西倾斜盆地过渡斜坡地带的岩溶集中发育区。施工中共揭示4处大型岩溶,各岩溶形态及发展阶段不同,充填物性质及岩溶水的影响也不一致。本文结合施工过程详细叙述各岩溶及岩溶水发育特征,分析了岩溶及岩溶水对施工及运营的危害性,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2011年08期 No.450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 陈琳;
介绍了位于高海拔地区的两河口隧道三个施工阶段的通风设计,以及高海拔地区隧道施工通风计算及通风机选型。同时,根据现场实践对漏风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减少漏风提出了建议。
2011年08期 No.450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李卫炎;
在归纳总结现今隧道工程中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主流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隧道建设过程中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具体实施原则与方案,以供现场技术人员参考。
2011年08期 No.450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程浩;周建春;
通过桃园二号隧道新奥法施工的现场监控量测,掌握围岩的动态变形特征与稳定性状况,对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和信息反馈,及时发现险情和采取相关处治工程措施,指导高效施工,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1年08期 No.450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 王宏祥;
在既有铁路隧道附近进行爆破作业,进行复线隧道或边坡开挖施工,对既有铁路的运营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爆破产生的振动效应是直接危害列车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因而,爆破振动效应对隧道的影响,需进行详细和全面的分析,以确保既有铁路运营的安全。本文结合某铁路隧道附近的山体开挖,分析了爆破振动效应对既有铁路隧道运营的影响,为既有线隧道附近爆破施工作业提供参考。
2011年08期 No.450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 习小华;谷拴成;
在湖底隧道施工中会遇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问题,若混凝土温差较大,将导致裂缝的发生,影响结构的安全。通过对某湖底隧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化热温度变化情况进行的观测,得出混凝土在水化热阶段的温度变化规律,为混凝土温度变形裂缝控制和施工组织提供了依据。
2011年08期 No.450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袁艳平;何青青;曹晓玲;雷波;冯炼;
铁路隧道作为铁路交通线路的重要工程结构物,建设投资巨大,具有重大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对铁路隧道热湿环境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热湿环境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以及隧道施工期和运营期热湿环境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对下一步铁路隧道热湿环境研究给出了建议。
2011年08期 No.450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董昌周;曲晨;杨建辉;
运用相似理论分析模型材料的选择原则,设计了能进行围岩压力、位移、衬砌变位及竖向加压测试的平面应变模型试验装置。通过1∶20比例尺寸的模型试验对地形偏压作用下连拱隧道衬砌受力和拱顶沉降的分析,表明在不同荷载下左右洞室衬砌都受压力,随着隧道上覆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左洞最大轴力值分布于仰拱和边墙的结合部位,右洞最大轴力值分布于靠近中墙的左拱腰;试验过程中,左右洞室有被压扁的趋势,连拱隧道整体向浅埋侧移位,浅埋侧和深埋侧围岩出现被动压力和主动压力作用。
2011年08期 No.450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 祝和意;马晓华;
冻结法作为一种地基加固措施,已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城市地下工程建设。本文结合苏州地铁盾构进出洞施工,介绍了水平冻结法施工技术要点、施工方法、施工流程、盾构进出洞主要技术措施、融沉注浆及处理方法等,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2011年08期 No.450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章新华;
深圳市地铁3号线翠竹站—田贝站区间既穿越大量的建筑、软岩,又穿越大量硬岩,地质条件相当复杂。本工程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对盾构过硬岩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对以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1年08期 No.450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郭学达;于清杨;孙晶;
喷锚支护结构在深基坑边坡临时性支护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是对于喷锚支护边坡位移计算目前还缺乏公认的合适方法。结合具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喷锚支护边坡位移并与基坑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定量分析了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水平位移与沉降。
2011年08期 No.450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 牛海鹏;谭志祥;邓喀中;侯永会;
在对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特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详述了客运专线路基沉降测量的布点及监测方法,编制了三点法沉降评估的通用程序,并通过对实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了路基沉降的一些动态规律,为今后客运专线的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提供可靠的资料。
2011年08期 No.450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 刘庆元;
本文针对自锁型预应力锚索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从理论上阐述了该结构的设计方法以及现场实施方法,并结合自锁荷载和注浆体轴向应力的长期监测结果,对自锁荷载和注浆体轴向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总结,对于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该新型结构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011年08期 No.450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闫顺;
软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选用半盖挖法,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作为围护结构,既满足了路面道路宽度行车的要求,又能满足地铁施工的需要,并通过实际工程监测,说明设计构件均能满足工程需要,为地铁工程中的半盖挖设计提供参考。
2011年08期 No.450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尤庆忠;张远荣;
针对高速铁路行车可能引起跨区高速公路路基振动液化的问题,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空间振动分析模型,采用计算机模拟分析方法分析,得出了结论性意见,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2011年08期 No.450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孟美丽;高海彬;
结合某公铁立交工程的封闭式路堑U形槽结构的特点和地质、水文条件,探讨了基于弹性地基梁的底板支反力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封闭式路堑U形槽结构边墙和底板的受力特点,研究了其内力分布规律和配筋计算,为该结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2011年08期 No.450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赵磊;梁庆国;张延杰;尹亚雄;
研究了兰渝铁路清水隧道穿越的千枚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击实特性、击实试样的耐崩解性。指出该种千枚岩应属于泥质变质岩类,击实后的试样具有较好的级配,但颗粒明显变细;虽然击实样的膨胀性较弱,但耐崩解性差,崩解速度较快。综合判断该种千枚岩弃渣不宜直接作为铁路路基填料。
2011年08期 No.450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 张小兵;王桢;程晓伟;
为了揭示沉降观测在建筑物纠倾过程中能够提供的变形信息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建筑物纠倾工程中沉降观测的布置方法、观测周期、观测时间以及观测数据的解读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沉降观测结果来指导建筑物纠倾———调整纠倾措施和纠倾方向、控制回倾速率等,可以有效保证建筑物回倾过程的"平缓、安全、线性",直至达到纠倾目标。
2011年08期 No.450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 许名标;彭德红;
爆破振动对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极其复杂。通过对部分监测数据进行归类统计,找出了该边坡爆破峰值振速出现的区段、爆破振动主频的特点及沿高程的放大规律。从控制能量源、优化爆破参数、优化爆破网路、避免积累损伤效应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减振降振的技术措施。研究表明,准确把握爆破振动峰值时刻、放大规律和主频特点,探索爆破振动沿边坡的传播衰减规律以及边坡开挖的减振降振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2011年08期 No.450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钟亮根;
文章以合福客运专线DK493+012~DK493+038.27段岩溶路基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压力注浆技术对该段路基进行加固处理,结果表明:注浆后岩体节理裂隙中充填有水泥结膜,溶洞处可见水泥结块;单位岩体长度吸水量明显下降;频散曲线不离散,进入基岩后介质速度快速提高,未发现低速度异常,注浆加固处理效果明显。
2011年08期 No.450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 刘淑茹;张惠;
本文以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为平台,模拟了某地下停车场基坑垂直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状态,采用现代岩体力学模型把喷锚支护与土体视为一体进行研究,加载弹簧单元模拟锚杆受力,反应谱分析法模拟地震波,得出结论是,最大变形处是坡顶,最大第一主应力处是坡底。原则上任何情况下的土质深基坑边坡都可以用此法求出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状态。
2011年08期 No.450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 吴泽军;耿大新;方焘;
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在不同变截面位置处桩的工作机理。根据水平荷载—位移曲线、桩身入土深度—拉压应变、水平荷载—拉压应变、水平荷载—桩顶转角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性能,并进一步分析了变截面不同位置变化对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截面桩为弹性桩,桩身截面位置的合理布设对于桩体材料节省和抵抗水平位移具有关键的影响,合理布设变截面位置对于工程具有实际意义。
2011年08期 No.450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邱金帅;蔡小培;安彦坤;
车辆的蛇形运动致使车轮轮缘与钢轨内侧面相接触,产生较大的横向力,引起轨距的动态扩大。扣件是阻止钢轨相对轨道纵横向移动的联结零件,扣件间距是影响轨距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车辆—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列车运行产生的动力响应,分析了扣件间距对轨距扩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扣件间距的增大,动态轨距会不断扩大。
2011年08期 No.450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邓建辉;陈朝阳;邓勇;刘丰收;
LM型货车车轮分别与我国60 kg/m钢轨和美国136RE牌号钢轨匹配条件下,60 kg/m钢轨1∶40轨底坡时,轮轨接触斑面积比1∶20轨底坡的面积小;美国136RE牌号钢轨在1∶40轨底坡条件下的轮轨接触斑面积与60 kg/m钢轨在1∶20轨底坡时接触斑面积相当。铺轨试验结果表明,60 kg/m钢轨在1∶20轨底坡时,接触疲劳伤损明显比1∶40轨底坡轻;SS钢轨在同样的1∶40轨底坡条件下其伤损明显比U75V钢轨轻,实际使用寿命明显延长。
2011年08期 No.450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邹锦华;王荣辉;魏德敏;
通过车辆—轨道系统1∶20缩尺模型振动试验,对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制了1∶20二系悬挂的缩尺铁道车辆和轨道系统模型;在对车辆和轨道系统模型进行参数测试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车辆模型的运行试验,了解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缩尺模型与实际尺寸的车辆—轨道结构系统之间在动力学性能方面存在一些差距,但可以对系统作定性的和一定的定量研究。为我国进一步开展轮轨系统的缩尺动力模型试验提供参考。
2011年08期 No.450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 林全荣;
本文介绍了武广客运专线岔区长枕埋入式道岔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重点对无砟道岔的铺设、组装、精调、混凝土浇筑、焊接等现场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高速铁路道岔施工提供参考。
2011年08期 No.450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郑健;刘成龙;杨雪峰;李书亮;
本文首先介绍了轨道基准网(GRN)之高程网测量的方法及其德国的平差计算方法,然后介绍了基于间接平差的GRN之高程网平差计算的新方法。通过分析两种不同平差计算方法的计算流程与结果差异,证明本文提出的采用间接平差法进行GRN高程网平差计算的结果,与德国方法平差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因此本文提出的新方法是正确、可行的。由于新方法平差计算过程严谨,而且还可探测粗差和进行精度评定,因此我国高速铁路GRN之高程网的平差计算,应该推广使用本文介绍的新方法。
2011年08期 No.450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 何宏斌;
为了控制在列车冲击下无缝线路曲线位置的频繁改变,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强行固定曲线位置的地锚桩法。经过在新乡工务段辖区线路的现场试验和实际应用后发现,在开始使用的3年—5年内,地锚桩对固定曲线位置效果良好,但之后曲线方向错乱的问题依然存在。文章通过对现场资料调查分析后,发现曲线方向的变化是由于钢轨在使用后被车轮碾压展长,其展长长度累计到曲线中的结果,并给出了地锚桩法使用的极限条件和方法。该研究成果对现场曲线养护维修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011年08期 No.450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 底国民;李宏波;李亮;张富强;
以宁夏大武口地区拟路用煤矸石为试验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筛分试验分析,并分别对原始筛分后的细料、掺25%粗粒料、掺50%粗粒料和掺75%粗粒料进行了击实试验和三轴试验,系统分析了煤矸石抗剪强度参数、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随粗粒料含量变化规律,为路用煤矸石填筑提供借鉴。
2011年08期 No.450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朱晓斌;洪锦祥;丁邵文;
为保持板式无砟轨道关键弹性垫层CA(cement asphalt)砂浆的后期体积稳定性,研究了乳化沥青、水泥及水灰比对CA砂浆干燥收缩的影响规律以及CA砂浆体积稳定性的补偿技术。结果表明,提高乳化沥青用量或降低水泥用量有利于降低CA砂浆的干燥收缩,水灰比对CA砂浆的干燥收缩影响不明显。氧化钙类膨胀剂和钙矾石类膨胀剂能有效减少CA砂浆干燥收缩,且前者减缩效果优于后者。PP纤维对改善CA砂浆的干燥收缩效果不明显。
2011年08期 No.450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杨杉;籍凤秋;
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纳米CaCO3对钢纤维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和SEM微观手段对其改善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纳米碳酸钙可以改善钢纤维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各个龄期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在掺有1.5%体积掺量的螺旋状的钢纤维混凝土中,纳米碳酸钙的最佳掺量为水泥质量的2%。
2011年08期 No.450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 王潇洲;
本文以某大厦筏基整体浇筑温控施工为例,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方案阶段应做的温度控制和温度应力试算分析工作。应用关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理论,对大体积混凝土筏基进行了温控指标的测算和温度应力计算,为筏基的顺利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的混凝土表面贮水蓄热保温养护措施,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筏基施工质量的关键。
2011年08期 No.450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白禹;金英玉;张敏;王四江;
本文对6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的抗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轴压比、碳纤维布粘贴层数、配箍率及加载顺序等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的破坏机理和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短柱具有很好的延性,能有效地提高柱的承载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使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得到改善。
2011年08期 No.450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姜锐;
大型铁路站房候车室楼盖结构跨度大,刚度小,下部轨道层列车通过所产生的振动和旅客活动给人带来不适感。本文从人群活动和列车通过两个方面,分别说明了楼盖振动舒适度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舒适度的相关标准,提出铁路客站大跨度楼盖舒适度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2011年08期 No.450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杨振江;
张弦梁作为一种混合结构形式在铁路站台雨棚工程结构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由于张弦梁钢管桁架有着其结构的特殊性,需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本文以天津站雨棚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为例,介绍了多跨连续张弦梁钢管桁架结构施工技术。
2011年08期 No.450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正>2011年4月28日,张家口至集宁铁路开通仪式在集宁南站隆重举行。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张家口至集宁铁路为内蒙古大草原至京津冀地区再添一个新的铁路
2011年08期 No.450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正>2011年6月1日10时48分,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合(肥)蚌(埠)铁路客运专线站前二标段项目部铺架分部员工伍咏蓝驾驶着WZ500-TY型无砟轨道长钢轨铺设机组牵引机,在水家湖站2道铺下第一对500m
2011年08期 No.450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正>日前随着管内京沪线6000t重载列车试验成功,历时近1个月的上海铁路局管内主要干线重载列车试验任务圆满完成。为论证6轴9600kWHXD2B型大功率电力机车的适应性,提高干线运输效率和质量,铁道部自4月中旬起在全路主要干线进行系统牵引试验,上海局管内
2011年08期 No.450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正>2011年6月29日上午,青藏铁路公司与青海省在西宁西站举行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电气化开通典礼。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骆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文虎等领导出席仪式并致辞。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条海拔超过3000m的西宁至格尔木电气化铁路开
2011年08期 No.450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正>2011年5月30日,经过10h连续奋战,由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三公司承建的哈齐线龙凤站信号工程顺利开通。哈齐线龙凤站位于大庆站之南,原为大庆石油车站,车站北边是油罐车辆编组场,南边是龙凤客运站,又有多条石油专线汇入编组场,每天都有数万吨成品油运出,行车、调车作业十分繁忙。龙凤站共有86组
2011年08期 No.450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