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兴;白玲;刘磊;
建立了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钢桁拱吊杆整体及两端连接节点局部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对H形和切角矩形两种截面吊杆在涡振作用下节点处构造细节的疲劳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截面形式吊杆两端节点的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钢拱桥吊杆涡振时,其两端连接节点极易出现疲劳损伤甚至破坏,且一旦发生涡振,切角矩形截面吊杆端节点比H形截面吊杆端节点更易出现疲劳破坏。
2011年03期 No.44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 赵华庆;史卫滨;
底板纵向裂缝是空心板梁的通病之一,本文从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对引起底板纵向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试验说明了底板纵向裂缝对梁体受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心板梁底板纵向裂缝的四种加固方案。
2011年03期 No.445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马耕;
分析了高墩曲线刚构桥墩在施工及运营状态下的稳定问题。对于施工阶段,基于偏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了曲线半径和墩高对悬臂阶段桥墩承载力的影响,并分析了施工阶段桥墩二类稳定问题(塑性稳定)的特点。对于成桥阶段,基于某实桥,利用空间有限元分析了运营阶段弹性稳定与曲线半径和墩高的关系。
2011年03期 No.44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杨宇;程爱君;
基础在投入使用后,设计时使用的规范难免会发生变更或调整。此时,若对既有桥梁基础进行验算,应怎样选用相关规范的规定值得探讨。本文结合新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的特点,就既有桥梁基础验算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2011年03期 No.445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张利;
结合上海至武威高速公路沙坡头黄河特大桥11号主墩水中承台施工实例,重点介绍低桩承台深水基础特大型单壁钢套箱围堰的构造、设计技术条件,以及钢套箱的下沉等技术。
2011年03期 No.44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 王国安;李德慧;张浩;
九江长江大桥的主桥采用了(180+216+180)m的刚性桁梁柔性拱结构,结构受力复杂。文中对该桥进行了危险性分析,并且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和动力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得到了桥梁的静力荷载下的危险点和动力荷载的监测重点,为九江大桥科学布置测点和安装健康监测系统提供了重要数据与参考。
2011年03期 No.445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 李光耀;
桩基工程常会遇到负摩阻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工程产生危害。本文结合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工程实例,对由地面大面积填筑填土产生的桩基负摩阻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填筑施工与桥梁施工的时间关系,划分为两种工况。分析表明,基础竣工前已完成的填土,所引起的地基土下沉在基础竣工前已经完成,可不考虑其对桩基的影响。基础竣工后再填筑的填土,对桩基会产生较大的负摩阻力,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011年03期 No.445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刘洋宇;李整;文雨松;
因为不需要测量流域面积、河道长度等外业资料,流量影响线法有可能被大量应用,影响其应用的首要因素是精度。本文实测了广东省内的八座桥梁,测量了每座桥梁2009年内两次洪水留下的两道水痕,并在气象网站上找到了相应的雨量。用第一次洪水水痕对应的雨量、流量来标定流量影响线;用第二次洪水水痕对应的雨量、流量来校核流量影响线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流量影响线法能够很好地预测洪峰流量和造峰时间,适用性强且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2011年03期 No.445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吴建奇;郑晓;张婷婷;
桥梁检测是保证桥梁安全运营的重要手段。在所有桥梁检测项目中,动载试验能够评定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和车辆动力荷载与桥梁结构的联合振动特性,其测试数据是判断桥梁结构运营状况和承载特性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西场沟桥梁检测的实际案例,着重分析动载试验的检测内容和安全鉴定,为以后桥梁检测中的动载试验提供一些参考。
2011年03期 No.445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蒋宗全;高金亮;唐继舜;陈双权;朱浩波;李廷钰;
新建铁路跨济兖公路特大桥,选用两跨96 m下承式四线钢箱系杆拱桥,采用支架原位拼装施工。为保证施工支架的稳定性并控制支架变形,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实时施工支架仿真分析。本文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模拟桥梁施工过程中支架的受力和变形状况,分析了各工况下支架的变形和稳定性。通过实际观测数据的比较分析,验证了施工支架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011年03期 No.445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 方伟太;
以城市轨道交通跨越宽阔城市道路的连续梁悬臂拼装施工为依托,介绍悬臂拼装预应力连续梁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给出了包括贝雷片主桁、起吊系统、锚固系统、纵横向调整系统、横联及支承系统、行走系统等组成的大跨度连续梁悬拼系统。实践表明,采用悬臂拼装预应力连续梁跨越宽阔城市道路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要求,减小了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干扰,缩短了工期,有较大的社会经济优势。
2011年03期 No.445 3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何先龙;杨学山;李杰;
桥梁挠度测量是桥梁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性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利用QY-2型倾角仪,测量了焦柳铁路线上的融水大桥第三跨的静态挠度。测试结果表明,倾角仪测得的静态挠度值与水准仪所测得值相差较小,其挠度曲线也相似于有限元分析所得挠度曲线,可适用于大跨度铁路桥梁的静态挠度测试。
2011年03期 No.445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 谢达文;彭峰;单红雨;
齐岳山隧道穿越F11断层。此断层规模宏大,断层带导水,核心带岩体破碎,富含高压水,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岩溶富水、突水突泥,高压裂隙水等,施工难度极大。其中,进口处为反坡施工,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尤为突出。为确保顺利通过,采取隧道超前预支护综合措施,即通过实践更新注浆设计理念,确定了断层条件下的注浆设计及注浆参数,优化了超前大管棚的支护措施,辅以开挖过程中的超前支护,最终实现了隧道的贯通,形成了无工作间管棚快速施工技术以及玻璃纤维锚杆稳固掌子面技术等,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2011年03期 No.445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 白哲;吴顺川;张晓平;
基于光滑节理模型,用颗粒流程序对完整岩石和单节理岩体进行数值试验。光滑节理模型的选用避免了标准接触模型中节理面颗粒间的"颠簸"效应。数值模型中选取的细观参数与室内试验获得的岩样宏观参数一致。数值试验与室内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节理面的存在降低了岩石的抗压强度;岩体的抗压强度随着节理倾角的改变而改变,随着节理倾角的增大,岩体的强度先降低随后增大;当节理面与潜在破坏面的方向相近时,岩体受压破坏沿节理面发生,当节理面倾角θp=45°+φs/2时,岩体强度下降得最多。随着围压的增大,节理岩体的强度显著提高。数值试验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基于光滑节理模型的数值试验结果较为可靠,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于等效岩体分析。
2011年03期 No.44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 付迎春;
根据青岛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青岛端接线工程的工程概况,本文主要对云南路主线隧道过高层建筑段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根据主线隧道与既有建筑物的关系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综合比较给出了合理的施工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指导。
2011年03期 No.445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 曹小军;王萌;
采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可以准确预报隧道工作面前方100~200 m范围内的围岩变化情况,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本文把TSP系统在太中银铁路魏家楼隧道不良地质灾害探测中的结果同开挖结果进行比较,说明TSP超前地质预报准确,确保了隧道的施工安全。
2011年03期 No.445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 刘锦洲;林文卓;刘艳敏;
市政管网建设中管道经过岩溶等不良地质时为防止地下水发生渗漏污染,在满足施工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由于岩溶地区地质情况错综复杂,因此处治方法各异。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岩溶水、地表水等相关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
2011年03期 No.445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成词峰;陈建平;
结合武汉地铁2号线某区间隧道工程实际,采用经验法、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预测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结果表明,如不采取超前加固措施时,临近建筑物基础的局部倾斜和总沉降量可能超过规范和设计要求;而采取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台阶法开挖、强支护及左右洞开挖的协调等综合措施后,建筑基础和地表沉降均在规范和设计的允许值内。
2011年03期 No.445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 戴文革;
结合正在修建的太原至静游段向阳村浅埋偏压软岩隧道,对不同支挡方案进行隧道稳定性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支挡方案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特性、塑性区分布和支护结构力学响应,总结了偏压隧道和支护结构的力学响应、变形特性、破坏区分布特征以及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挡墙+管棚+灰土挤密桩支护方案可以有效改善偏压状态,支护结构满足规范安全度要求,有效控制挡墙基础沉降,而且使洞壁关键点变形减小且更加均匀,加强隧道左边水平约束,使得边坡整体安全度增大。因此,挡墙+管棚+灰土挤密桩为合理支护方案。
2011年03期 No.445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 许有俊;李文博;王枫;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西单车站上穿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分析了地铁上穿工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点,建立FLAC3D数值计算模型,对既有线的上浮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预测了既有线隧道结构的最大上浮变形值为2.9 mm。预测值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2.3 mm比较接近,且纵向变形曲线形态相似,均呈正态分布。
2011年03期 No.445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 杨茜;金秀梅;
针对客运专线预制梁场的软弱地基,采用钻孔灌注桩复合基础进行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本文对制梁台座的加固设计作了说明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观测与分析,预制梁场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效果表明,钻孔灌注桩复合基础在类似工程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2011年03期 No.445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金发良;
通霍铁路是蒙东地区一条重要的煤炭运输通道,线路沿松辽平原和大兴安岭南支余脉山前平原等地带通过,由于特殊的水文和地貌、地质条件,沿线水害多发。本文对既有线历年水害段落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既有线水害的发生规律,对水害原因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地区降水特征、地形及地质条件、工程条件等因素提出了既有线水害整治的原则和措施。
2011年03期 No.445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乔连军;
本文对京哈线250 km/h提速区段冻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冻害是由于路基土体含水量较大、涵洞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根据冻害形成的特点,对涵上路基冻高超过8 mm的涵洞采取路基平孔排水方法整治,冻高小于8 mm的冻害利用垫板和调高扣件进行日常维修,实践表明整治效果明显。
2011年03期 No.445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 张先军;李新乐;
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由于哈大客专地处严寒地区,为保证进入冬季之前刚灌注的CFG桩成桩质量,采取冬季施工措施,使CFG桩及桩间土顺利过冬期,本文对覆盖土法、覆盖保温材料法进行了对比,推荐使用覆盖玉米杆保温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
2011年03期 No.445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薛茹;李广慧;
采用FLAC3D软件对动力排水固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路基时土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做了分析,以探求孔隙水压力的长消规律,为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机理及施工方法提供理论根据。
2011年03期 No.445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宋修广;王红红;张宏博;苗海涛;刘相宜;
结合具体工程,提出真空降水—低能强夯联合加固技术。为评价其应用效果,埋设相关仪器对孔隙水压力、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真空降水降低了浅层土含水量,明显加快了施工速度,处理效果良好。
2011年03期 No.445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 徐浩;王平;
桥上无缝道岔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以单组18#单开道岔铺设在简支梁桥上为例,建立道岔—桥梁—墩台一体化空间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单元法,考虑固定支座在左侧和右侧两种工况,分析了简支梁桥支座位置对无缝道岔受力和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固定支座在右侧时,基本轨的伸缩位移远大于固定支座在左侧的情况,故应尽量避免将固定支座设置在右侧。
2011年03期 No.445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 徐井芒;陈嵘;
根据桥上无缝道岔纵向相互作用特点,建立岔—(板)—桥—墩一体化分析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对车站咽喉区道岔群、八字渡线桥上无缝道岔两种形式道岔进行计算,并与德国桥上无缝道岔计算理论对比验证。验证结论为:在两种形式道岔布置情况下,岔桥系统纵向相互计算模型与德国桥上无缝道岔计算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
2011年03期 No.445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 耿文忠;
沈西工业走廊铁路是铁道部和辽宁省共同投资建设的铁路,一期工程自沈阳枢纽沈山线三台站至沈阳西部工业走廊火石岗站,主要满足沈阳西部工业区对铁路的运输需求。本文根据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发展规划,结合沈西工业走廊铁路一期工程,深入研究沈西工业走廊铁路二期工程的线路走向方案,使沈西工业走廊铁路成为走廊的龙头和出海口,打通联结沈阳老工业基地与港口的运输通道。
2011年03期 No.445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 魏亚辉;徐鹤寿;牛斌;
以室内模型试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梁端转角、错台等变形对梁端扣件、轨道板稳定性的影响,寻求变形量值与扣件附加力幅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规律。同时,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模型试验有限元模型,以实测扣件刚度曲线作为扣件弹簧单元输入参数,计算室内模型试验各种试验工况。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与室内试验实测结果基本吻合,有限元仿真计算可推广应用至实际应用中;梁端转角、错台变形引起的扣件附加力分布在梁缝两侧4个扣件内;梁端变形幅值和梁端伸出长度是影响梁端轨道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
2011年03期 No.445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 周毅;何燕平;杨荣山;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框架板在温度梯度作用下的翘曲应力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砂浆弹性模量的变化对框架板温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荷载作用下,框架板式轨道框架角点处和凸台边缘处将产生局部翘曲应力的集中,最大的翘曲应力产生在轨道板角点处,并产生最大的翘曲位移;随着CA砂浆弹模的增加,轨道板应力集中区域的最大翘曲应力逐渐减小,轨道板角点翘曲位移也逐渐减小。
2011年03期 No.445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 兰晓峰;张建民;
大准铁路是单线半自动闭塞线路,随着运量逐年大幅度增加,钢轨伤损也日渐严重,本文分析了钢轨折断的主要原因和特点,提出了加强钢轨巡检力度,及时将伤损钢轨更换下线,推广使用钢轨折断报警装置等措施。
2011年03期 No.445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李敏霞;许宏伟;焦永刚;
本文对新建高速铁路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蒸养中的养护制度、测点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养护期间的温度场进行了监测。根据各测点温度曲线变化规律,分析了养护时间与生产不匹配问题,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011年03期 No.445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 孙晓丽;蒋红斐;石星;
在研究铁路既有线曲线整正优化设计时,提出运用遗传算法,把既有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作为变量形成初始方案群,建立适应度函数,在进行一系列遗传计算之后,在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解。结果表明,优化效果明显。
2011年03期 No.445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刘良子;
铁路既有线钢轨磨耗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如在适当的时候对磨耗钢轨调边使用,可以消除不安全因素,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本文对钢轨调边使用的类型和条件进行了说明,同时对钢轨调边施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
2011年03期 No.445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赵年全;黄直久;
无砟轨道构件预制要求必须保证混凝土在带模养护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早期强度,选用粉煤灰、矿粉双掺和早强高效减水剂,优化板式无砟轨道钢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现了每天一个循环的生产目标,并且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11年03期 No.445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 程连飞;
分析了各类大型养路机械捣固车捣固装置提升油缸(以下简称捣固提升油缸)常见故障形式,并从设计和使用两方面进行故障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如果对提升油缸结构进行优化,能从根本上解决捣固装置提升油缸的常见故障。
2011年03期 No.445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 王家明;
详细阐述大型养路机械YZ-1(G/GT)型制动机的技术原理,比较现有缓解工况方案性能的差异,指出其中不足之处,提出了适合大型养路机械YZ-1(G/GT)型制动机在辅机位时易于缓解的实施方案。
2011年03期 No.445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 李书明;谢永江;郑新国;刘竞;
以2~56 d的收缩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水胶比(W/B)、沥青与胶材之比(A/B)和单方无机胶材用量对CRTSⅡ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硬化体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TSⅡ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硬化体的收缩率随着W/B及单方无机胶材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A/B的增加而减小;为控制CRTSⅡ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硬化体收缩率,W/B不宜超过0.51,A/B不宜低于0.29,无机胶凝材料用量不宜超过540 kg/m3。
2011年03期 No.445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 张继承;林振宇;
在参考常用的方形钢管混凝土柱核心混凝土本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等效约束效应系数ξDB来考虑异形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建立了适用于L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核心混凝土本构关系,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模对L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时的荷载—变形全过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荷载—变形全过程中钢管和混凝土所承担的荷载及其相互作用力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长宽比和宽厚比等因素对作用力的影响。
2011年03期 No.445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 于建兵;贾勇;朱旦育;
以安徽省一煤矿主井为例,主井原打算每年提升煤为300万t,现为了增加年提升量,年提升量改为350万t。对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井架的主腿1、主腿2、牛腿1、牛腿2等的主要构件在新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应力情况,可以看出工况4情况下结构应力增加最大,并对在工况4情况下的地基进行验算。最后经过验算,井架结构基本可以满足改造后的提升要求。通过对该井架的分析可以给以后相类似井架的分析提供参考。
2011年03期 No.445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