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凯;李子春;
结合留芳沟桥加固实例,介绍了粘贴钢板法的设计及施工工艺。通过桥梁加固前后静载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梁体应变及挠度的变化,证明粘贴钢板加固方法是有效的。
2009年12期 No.43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赵健;赵国堂;
以京沪高速铁路韩庄运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对支架法现浇施工过程中支架和主梁的受力与变形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支架反力、主梁弯矩、应力及变形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方案可有效地指导主梁各阶段的施工,提出的施工过程受力分析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9年12期 No.430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王乐然;牛斌;肖祥淋;班新林;
弹性体桥梁伸缩缝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黏接性能,耐老化、耐高低温、耐化学腐蚀,并且施工便捷、养护维修方便、性价比较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对客运专线24 m3、2 m常用跨度简支梁伸缩缝弹性体材料的本构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选择三参数Rivlin模型作为其本构模型,并以此构建仿真模型,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2009年12期 No.430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赵香平;
结合污昔河特大桥连续梁悬灌施工实践,通过线形控制、应力控制、温度控制、截面控制、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预应力控制、稳定控制等几方面对桥梁进行实际内应力与变形控制,掌握施工过程的变化情况,发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及时纠正偏差,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桥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2009年12期 No.430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吴浪辉;马保松;杨永贵;
介绍了武汉白沙洲高架桥空心板梁和钢箱梁的静动载试验,结合有限元理论计算,对该高架桥结构的实测应力、挠度及振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高架桥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可靠,桥梁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20 km/h车速行进,跳车时梁体竖向振幅较大,应减少类似跳车形式的冲击。
2009年12期 No.430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赵业海;强俊涛;
在加固后对斜拉桥进行了静动载试验。试验主要内容有桥梁变位、主梁与主塔的应力状态、斜拉索索力、自振频率、冲击系数等静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桥加固后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本试验还为将来桥梁养护、维修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资料。
2009年12期 No.430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范英宏;潘智;刘建华;马华滨;侯世全;
以京沪高速铁路1标段的黏土泥浆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固液分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固液分离比较有效,从加药方式对比试验可知,采用直接固体加药从工程上考虑是可行的;而且经固液分离处理后上清液的COD和SS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要求。在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泥浆现场处理工艺流程,采用该工艺可以节约废弃泥浆处理费用。
2009年12期 No.430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刘鹏涛;
在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施工中,由于小半径曲线改造或线间距加宽经常会引起既有桥梁的改建和横移,为此提出了封锁点内整体横移施工技术,即利用千斤顶、滑道、滚轴和托盘在墩台顶面上组成滑移系统,在封锁点内分别对上下行梁体进行整体横移,对封锁点前和点内的每一施工步骤进行科学分析,从技术上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实例验证,该技术是可靠的,且具有简便、经济、快速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铁路既有桥梁的改建和横移。
2009年12期 No.43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施洲;蒲黔辉;勾红叶;
针对某50 m跨曲线钢箱梁与60 m跨斜跨钢箱拱组合桥进行空间受力分析,并进行成桥的静载与动载试验。采用ANSYS程序建立全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并配合自编程序分析组合结构在设计荷载下的受力特征及拱、梁承载状况。根据桥跨结构的受力特性,对钢箱梁和钢箱拱的最不利弯矩截面进行静载试验,测试梁与拱的应力及位移,并进行拉索索力测试。静载试验结果表明,桥跨结构实际受力状况与计算模式相符较好;静载下钢箱梁、拱的实测应力相对较低;静载下几何位移基本小于计算值,说明实际桥跨结构安全储备很大。同时采用脉动法进行自振特性测试,并进行行车、跳车激振试验,动力试验表明,桥跨结构动力特性良好。
2009年12期 No.430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卢忠;
结合甬台温铁路提篮式拱桥奉化江大桥桥主跨系梁的的施工实践,阐述系梁的施工方案,分析和总结系梁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2009年12期 No.430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彭琦;罗威;李亮;
地形偏压、地质偏压和施工偏压是造成隧道偏压的三种主要原因。在隧道结构地形偏压及地质偏压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通过施工来减小地形偏压及地质偏压在施工中以及施工结束后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具有相当的工程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某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差分软件,对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分析不同开挖顺序时的围岩位移、应力、地表位移以及塑性区的变化。各工法数值结果对比分析表明,从围岩塑性区、洞周位移、地表位移及围岩应力因素考虑,双侧壁导坑法更适于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施工。
2009年12期 No.430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刘宝许;赵超志;高崇林;
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2号通风竖井工程风道系统一大跨变截面四联拱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差分(FLAC3D)对该四联拱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计算分析了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的二次应力场、变形场变化规律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得出了关键施工部位的位移和应力分布与大小,提出了四联拱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应力、位移变化规律及在施工中应重点关注的部位,以此作为确定岩体开挖、围岩加固支护方案和计算相应参数的依据,并对实际工程进行指导。
2009年12期 No.430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于廷新;佴磊;于炎鑫;
围岩分级是隧道稳定性评价的基础,采用两步分级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出发,综合多因素指标评判分级,为调整优化相应工程措施提供重要依据。通过现场监控量测,获得反映围岩和支护结构状态的数据,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围岩变形量和变形速率判据,对围岩稳定性进行评价,为确保靖宇隧道安全提供可靠依据,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
2009年12期 No.430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陈志;
通过包西铁路水平成层围岩隧道施工,分析隧道塌方原因和机理,找出塌方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2009年12期 No.430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段壮志;李贵男;
介绍林口山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在设计未知的前提下探测出溶洞并对其形状、大小进行确定和分析,同时提出了合理的溶洞处理措施,确保隧道在不良地质条件下能安全地施工。
2009年12期 No.430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王得林;严少发;
通过柳林隧道进口高压进洞施工的工程实例,重点说明了隧道高压进洞时变压器容量、高压电缆和低压电线的选择方法,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
2009年12期 No.430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谷拴成;刘皓东;
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地铁区间隧道初期支护体系常使用格栅拱架承担围岩荷载,然而这类钢拱架钢材用量大,制作工艺复杂。钢管混凝土拱架是一种承载力高、安装简易、经济性能良好的新型支护形式。用钢管混凝土拱架替代格栅拱架不仅可以降低工程成本还能加快施工速度。以荷载—结构模型分析计算钢管混凝土拱架,采用弹性中心法计算其截面内力。对钢管混凝土拱架的设计计算以大偏心受压为主,计算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拱架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工程实例中钢管混凝土拱架的支护成本仅为格栅拱架的61%。
2009年12期 No.430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上官子昌;李守巨;孙伟;栾茂田;刘博;
对盾构机施工现场采样得到的原状土样本,通过添加改性剂实验室重建了盾构机密封舱的改性渣土。根据实验室三轴压缩试验数据,确定了密封舱渣土的Duncan-Chang非线性本构模型参数。采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盾构机密封舱土压力分布。建立了盾构机密封舱隔板可观测土压力与掘进工作面土压力的映射关系,研究了土压平衡盾构机密封舱土压力优化设置问题。
2009年12期 No.43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李瑞显;
针对太坤山隧道超浅埋段断面大、断层多、地质情况复杂等施工技术难点,运用了地表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微震爆破等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富水地带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涌水现象,保证了隧道开挖的正常进行,保证了隧道开挖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成本,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2009年12期 No.430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赵斌;王开民;
翔安海底隧道为全国第一条海底通道,施工环境复杂,海底隧道建设的技术文档的管理尤为重要,介绍翔安海底隧道施工技术文档的管理,以及项目指挥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技术档案管理的范围和方法,提出保证技术档案真实、准确和完整的措施。
2009年12期 No.430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王浩;柳墩利;程建军;
爆破振动荷载与列车振动荷载均可对邻近工程岩体及结构产生动力影响,但两者的荷载类型以及诱发的激振反应有较大差异。对金丽温铁路某运营隧道在邻近场区的330国道K17滑坡治理石方爆破振动和列车振动响应的对比监测表明,两者荷载作用方式不同,爆破振动响应曲线为单点振源逐步衰减曲线,列车振动响应曲线为连续振源耦合衰减曲线;当爆破工作面距离运营铁路隧道50 m,爆破药量在30 kg时,实测隧道侧墙及导洞岩壁爆破振速总体控制在1 cm/s左右,与列车通过振动荷载基本相当,爆破振动频率略低于列车振动频率,均未发现结构共振现象,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9年12期 No.430 69-7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王勇;
贵州岩溶山区多采用人工挖孔桩和钻孔灌注桩的桩基础,因此成桩形式不如预制桩那样规则,加之受本地区岩溶发育、构造复杂,地下水位高等诸多影响,使得基桩检测时采集的波形图像较不规则,给基桩质量判别带来一定难度。通过分析和总结,系统地阐述了影响反射波法判定桩身完整性的多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及解决办法。
2009年12期 No.430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董承全;张佰战;胡在良;王军东;
通过现场对低应变反射波法和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对比分析,得出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桩直径小于2.0 m的中型和小型桩,桩长一般不宜大于40 m;桩径大于等于2.0 m的桩,或桩长大于40 m的长大桩,应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为安全起见,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联合检测,做到优势互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009年12期 No.430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卜争军;韩建刚;任建星;
本工程因地下水位高,位于地表及地表以上,以及场区地貌单元为滨海相海陆交互沉积部位,在使用CFG桩处理地基之前,需降低地下水位,再使用强夯密实方法。经过联合处理,达到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以及减小地基沉降量的目的。
2009年12期 No.430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唐锦阳;
湘桂铁路南环线K773+090~K773+520段地表为紫红色黏土,路堑边坡防护采用喷植普通草籽,但成活率极低。在病害整治中采用了植种香根草防护系统对其进行防护,效果较好。重点介绍了香根草防护机理、优点及施工技术,并针对该段施工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2009年12期 No.430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鲁博;霍少磊;葛云峰;
自平衡法是一种新型的桩承载力测试方法,是一种可直接测得桩端阻力与桩侧摩阻力的静荷载试验新方法。文章介绍了该法的测试原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叙述了利用此法分析桩身轴力和各土层桩侧摩阻力的荷载传递过程。目前经过国内外大量的工程应用,实践证明了这种方法是一种构思独特、装置相对简单因而有巨大推广价值的试桩法,可以用于大直径、大吨位桩基静载试验。
2009年12期 No.430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付文斌;陈泰霖;王安明;康文献;张先哲;
从压力分散型锚索的结构特点和受力机理入手,通过对锚索进行循环加、卸载试验,观察锚索荷载与位移之间的变化关系,根据荷载—位移数据曲线分析锚索在不同荷载级别条件下的受力和位移特性,从而检验锚索的设计荷载是否满足锚固边坡的需要,试验成果为压力分散型锚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2009年12期 No.430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李增华;
结合兰新铁路兰武二线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实践,对振冲碎石桩技术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机理和振冲碎石桩技术加固设计、施工方法、工艺、检测等方面进行阐述,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2009年12期 No.430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郭俊;刘启跃;王文健;
高速铁路钢轨轨头非对称打磨有效地减缓了钢轨疲劳斜裂纹的形成与发展。利用三维弹性体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及数值程序CONTACT分析了钢轨轨头非对称打磨对轮轨接触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打磨后轮轨磨耗数有所增加,有利于预防钢轨疲劳裂纹的形成。
2009年12期 No.430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万赟;洪锦祥;王文峰;徐静;
针对CA砂浆含气量大的特点,通过引入消泡剂和引气剂控制CA砂浆含气量的方法,进行了CRTSⅠ型CA砂浆抗冻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掺消泡剂和引气剂,可以明显提高CA砂浆的抗冻性。
2009年12期 No.430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曹洋;王平;陈小平;
以秦沈客运专线60 kg/m 18号道岔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整车模型及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整体模型,利用基于有限单元法的道岔动力学仿真软件,计算分析了车辆作用下道岔不平顺状态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道岔受多种不平顺状态的综合影响,且对轮轨动力响应的影响效果较单项不平顺更大。所以在大号码道岔的设计与使用中,应优化牵引点的布置位置,尽可能消除不足位移,保证尖轨及心轨的良好密贴;严格限制尖轨及心轨与滑床台间的离缝,且不得连续出现。
2009年12期 No.430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闫晓春;张金月;晋杰;
通过对和谐型大轴重(25 t)机车运行试验段轨道静态尺寸检查结果和环行试验线动态轨检报告的分析,指出大轴重机车对环行试验线轨道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轨道静态几何尺寸无突变,轨检二级超限情况正常。
2009年12期 No.430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方健康;
通过对大型养路机械总体设计过程的分析研究,从重要组成部件技术内容分析入手,围绕大型养路机械总体设计原则逐一提出了总体设计的工作流程。其中对整机布置及主要尺寸参数等部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项目管理方法,对大型养路机械总体设计的过程进行了研究,以期达到提升大型养路机械总体设计能力的目的。
2009年12期 No.430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孔雪平;
介绍了QS-650型全断面道砟清筛机120 km/h提速动力转向架技术改造,在设计过程中对提速动力转向架的零部件强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对配装提速动力转向架的QS-650型清筛机进行了线路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该转向架具有较好的运用可靠性和整车动力学性能。
2009年12期 No.430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吕关仁;黄翠;亓良树;
为解决混凝土轨枕螺旋道钉硫磺锚固对环境的污染,研制了DB型螺旋道钉锚固剂。该锚固剂由无机和有机材料混合而成,具有无污染、抗拔强度高、流动性好、绝缘性能优越、耐腐蚀、不锈蚀道钉、耐久性好、施工工艺简单等特点,经现场试铺,效果良好。
2009年12期 No.430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