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建筑

访问量:578395

桥梁

  • 甬江斜拉桥索塔空间应力有限元分析

    王存国;徐宙元;

    宁波甬江斜拉桥是双塔四索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斜拉桥,由于两索塔相接在一起,两幅桥的受力呈现出耦合状态;且索塔塔顶部位通过混凝土板将两塔柱连接在一起,构成单箱三室的结构,该区域受环向预应力和斜拉索共同作用,受力状态异常复杂。有必要对索塔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分析结果为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009年11期 No.42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多跨连续无风撑斜靠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性能

    邓俊旗;王海良;李自林;

    针对该桥不设风撑的特点,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其空间计算模型,研究该桥的动力特性,并用时程分析法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得出无风撑拱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特点,以及斜靠式拱管刚度变化对该桥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

    2009年11期 No.429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混凝土斜塔斜拉桥的结构设计与施工特点

    江德增;王荣辉;马牛静;

    正在修建的中山市板芙镇板芙二桥,是一座主跨102 m的混凝土有背索斜塔斜拉桥,这种新型桥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论述塔梁截面的选取、塔柱结构的形式、结构平衡与主塔倾角的关系之后,进一步分析结构的受力特点以及主边跨的施工工艺。分析表明:通过边跨填重可平衡主跨自重,且可以使结构受力最优状态与结构材料总支出最经济效果同时达到;边跨与主跨分别采用满堂支架与悬臂浇筑施工方案,这不仅使得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受力合理而且也加快了施工进度。

    2009年11期 No.429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独塔混凝土斜拉桥施工阶段温度效应仿真分析

    武芳文;赵雷;

    斜拉桥为高次超静定结构,在施工阶段,温度变化对斜拉桥的主梁位移和索力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温度效应原理,以泸州泰安长江公路大桥(独塔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析整体升降温、索塔梁温差、主梁温度梯度及索塔温度梯度对结构位移和内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温差对主梁线形、内力及索力影响较小,但温度梯度对主梁线形的影响显著,而且引起索塔两侧主梁位移的不均匀变化。这对同类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中掌握温度效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9年11期 No.429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宁波特大桥主跨连续梁0~#块施工技术

    卢忠;

    甬台温铁路宁波特大桥主跨采用(48+80+48)m连续梁。在0#块的施工过程中,选择临时支座固结法进行墩梁固结,即通过墩身预埋安装临时托梁措施作业平台进行现浇。分析和总结连续梁0#块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2009年11期 No.429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京沪线(下行)滁河特大桥加固及效果测试分析

    陈银柱;

    对加固后的京沪下行线滁河特大桥进行振动测试,包括梁体及墩顶横向最大振幅,加固前后墩顶与承台顶实测横向振幅对比,梁端与相应墩顶横向振幅对比,以及桥墩的自振特性。各项数值测试结果均符合《铁路桥梁检定规范》的要求。

    2009年11期 No.429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营业线电化区段中型桥移梁施工方案的优选

    包楚雄;孙键;

    在营业线电化区段进行桥梁移梁施工涉及范围广,施工难度高,对列车正常运输干扰大,对施工方案的要求较高。通过对京广线淤泥河桥移梁工程施工方案的优选,较好地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对既有线移梁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09年11期 No.429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跨既有电气化铁路人行天桥现浇梁支承体系设计

    苏红岭;

    介绍了跨越既有电气化铁路天桥现浇梁支承体设计,其中包括满堂支架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的计算,支承桁架截面内力计算,截面和跨中挠度验算,以及钢管架支承墩的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的计算。

    2009年11期 No.429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隧道及地下工程

  • 滑坡地段小净距并行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王羽;肖盛燮;杨转运;

    灾变链式理论表明,隧道变形病害与所在斜坡出现滑坡现象密切相关,并且严重危及行车安全。以石狮小净距并行隧道为例,介绍滑坡地段小净距并行隧道的超前支护、洞身开挖、中间岩柱加固、监控量测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

    2009年11期 No.429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以色列卡迈尔隧道凝灰岩段设计施工技术

    怀平生;

    凝灰岩隧道施工在国内外相对较少,设计理念及施工方法的差异却很大。以德国WBI公司设计的以色列卡迈尔公路隧道为例,从凝灰岩的特性、隧道设计理念、支护参数设计、施工步骤、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欧洲凝灰岩段隧道的设计施工技术,融入国内隧道施工经验优化设计方案,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类似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9年11期 No.429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 深埋隧洞岩爆规律及其对策探讨

    刘光福;蒋思新;汪波;曹大明;

    对深埋隧洞岩爆特征、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针对岩爆问题及防治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在以后的类似施工中借鉴。

    2009年11期 No.429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激发极化法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罗玉虎;

    激发极化法是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电法物探手段,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领域应用较少。以德国GD公司最新开发的激发极化法测试系统Beam在某隧道中的应用为例,介绍用该方法进行掌子面前方超前地质预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并结合实际开挖情况,与地质雷达和TSP的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评价了Beam法的适用性,并对今后的工程应用提出了建议。

    2009年11期 No.42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钱仓山隧道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姚永勤;

    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小间距平行、交叉时,必须考虑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结合南山下引水隧洞下穿温福客运专线钱仓山隧道工程,说明采用免仪器高与棱镜高的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进行地表沉降监测的方法,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09年11期 No.429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内尾隧道施工中的溶洞处理技术

    杨秀清;柳墩利;

    以黔桂铁路改造工程内尾隧道的溶洞处理方案为例,介绍了单线铁路隧道在溶洞处理过程中的相关施工技术,如封堵回填、喷锚、洞穴回填、增加护拱,护墙等。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借鉴。

    2009年11期 No.429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温福高速铁路鼓山隧道群分叉隧道施工技术

    王海彦;赵东田;孟文林;

    根据温福高速铁路鼓山隧道群分叉隧道的特点,就隧道燕尾段超小净距钻爆开挖、施工通风、隧道反坡排水施工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为同类隧道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2009年11期 No.429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鹰鹞山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闫志刚;

    长大隧道为尽快贯通,设计时一般设置斜井和竖井,以增加作业面形成长隧短打。结合工程实际,介绍斜井进正洞挑顶时的施工原则、过渡段的施工及正洞上台阶施工等技术。

    2009年11期 No.429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中天山隧道敞开式TBM施工技术

    李艳明;

    长大隧道采用TBM(tunnel boring machine)掘进施工是未来长大隧道施工的首选方案。实现TBM掘进与衬砌同步施工能有效利用时间、缩短工期。针对中天山隧道特点,提出中天山隧道敞开式TBM施工关键技术,为未来TBM在长大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2009年11期 No.429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路基与地基基础

  • 路堤下桩承式水平加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

    程爱君;方杭玮;杨宇;

    桩承式水平加筋复合地基是"水平向增强体+竖直向增强体"的联合复合地基。计算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方法与刚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不同。路提由填土等散体材料组成,路堤下复合地基桩与桩间土之间的沉陷不一致,导致填土内部出现相对垂直位移,应力状态发生变化。由于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发生变化及水平向增强体的提拉作用,可将大部分路堤荷载转移到桩体上,从而减小桩间土上部的压力,并使得路堤顶面的差异沉降减小。通过分析桩承式水平加筋复合地基及其上部填土的变形特点,推导出求解加筋垫层上、下方桩顶土压力、桩间土压力及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2009年11期 No.429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深基坑逆作开挖时地下连续墙侧向变形分析

    张建新;张阳;张淑朝;任杰东;

    以天津某深基坑逆作法开挖工程为实例,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不同开挖阶段地下连续墙侧向位移有限元计算,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变形时程分析,讨论了地下连续墙嵌入深度对墙体位移最大值的影响。所得结论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9年11期 No.429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京沪高速铁路废弃泥浆化学脱稳与分离处理的试验研究

    范英宏;洪蔚;侯世全;

    对采用化学脱稳与固液分离方法处理京沪高速铁路施工中膨润土泥浆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膨润土泥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脱稳与固液分离效果最好,其它试验絮凝剂无效。不同条件下固液分离脱水率的试验结果表明,pH值在5.5~6.5范围内固液分离效果最好,且离心机离心转速为3000 r/min、离心时间为15 min比较适宜。

    2009年11期 No.429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不同植被类型根系固土效应的试验研究

    王华;赵志明;何刘;

    不同的植被类型根系对提高边坡表层抗剪强度的大小是不同的。基于边坡客土层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在天然含水量条件下,植被类型对边坡客土层土体的抗剪强度的提高作用,探讨了土体的含根量变化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在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含水量与抗剪强度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总结并解释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边坡植被防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9年11期 No.429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兰新线嘉疏段湿地粉喷桩地基处理

    赵彦旭;吕擎峰;

    兰新线嘉疏段(K841+689~K846+050)提速改造穿越疏勒河流域湿地,地层物理力学性质表明工点为典型的沼泽地基。采用粉喷桩复合地基即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又不会改变地下水的水力条件,对湿地地质环境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湿地的生态保护。介绍了湿地粉体喷射深层搅拌法地基加固的设计、施工、工程检测及加固效果。

    2009年11期 No.429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线路及其养护维修

  • 客运专线道岔动态轨距优化的仿真分析

    王立君;孙加林;

    介绍了德国BWG公司基于动态轨距优化方案设计的KGO道岔,针对客运专线18号动态轨距优化转辙器道岔建立了车辆/道岔动力学仿真模型,对车辆以250 km/h速度直逆向和80 km/h速度侧逆向通过时的舒适性、安全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各项动力响应完全满足车辆舒适性、安全性通过要求。另外,对传统18号道岔和18号动态轨距优化道岔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比较,发现在道岔转辙器部分设置轨距加宽可以提高运行舒适度,以及减少车轮/尖轨的磨耗,但会降低侧向过岔时的运行舒适性。

    2009年11期 No.429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地锚设置对12号无缝道岔横向变形的影响

    闫子权;谷爱军;

    针对12号无缝道岔中地锚设置的相关问题,运用有限元方法分别从地锚设置的必要性及位置和数量等方面对无缝道岔的横向变形做了具体计算,分析了地锚设置的必要性及其施加在不同位置时对无缝道岔横向变形的影响,提出了地锚设置合理位置的建议。

    2009年11期 No.429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轨道检查车“T值”在线路维修工作中的应用

    张文毅;

    简要介绍了轨检车TQI指数,以及铁道部运输局《既有线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标准及管理暂行办法》引入的"T值"概念。结合工务实际重点说明轨检车"T值"在工务线路维修工作中的应用,并根据目前铁路线路动态监测中出现的问题,对如何管理好、利用好T值及其他检测数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009年11期 No.429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路基上无砟轨道基床反力系数取值的探讨

    李春霞;殷明旻;车晓娟;

    在使用温克勒地基模型对土质路基无砟轨道进行内力分析与结构设计时,基床反力系数K是最为重要的参数,其取值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基床反力系数K的数值不仅与土体性质有关,而且与加载速度、荷载面积大小、荷载形状及沉降量大小等因素有关。在介绍土质路基无砟轨道基床反力系数特点与取值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板式轨道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不同K值对轨道结构内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无砟轨道基础板内力随基床反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尤其是当K<100 MPa/m时变化剧烈,若K取值偏大,则可能造成无砟轨道基础板配筋率不足等问题,因此对无砟轨道结构进行数值分析时应慎重、准确地选取K值。

    2009年11期 No.429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铁路既有线曲线整正方法的探讨

    张伟;

    目前铁路曲线常用的整正方法主要有绳正法(正矢法)、偏角法、坐标法。结合现场的施工经验对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及使用情况进行了讨论,指出各方法适合的作业范围,供工务维修参考。

    2009年11期 No.429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P95大修列车更换大瑶山隧道宽枕板施工技术

    邱仕辉;刘克明;

    京广线大瑶山隧道为国内有名的长大隧道。详细地阐述了在地质复杂、交通不便、作业人员难以组织到位和隧道内作业空间狭小、照明条件差、作业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介绍应用P95大修列车更换宽枕板施工概况、施工组织、安全保证措施及施工中遇到制约进度的关键问题与处理办法,对利用大型养路机械在隧道内组织换枕施工进行了探索与总结。

    2009年11期 No.429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轨道质量指数(TQI)在线路天窗维修中的应用

    王俊文;

    运用轨道质量指数(TQI)技术方法指导铁路线路的"天窗修",实践表明(TQI)法能提高铁路线路"天窗修"的效率和质量。阐述了轨道指数(TQI)的概念、应用现状,以及今后发展预期,为制订工务维修计划提供借鉴。

    2009年11期 No.429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双线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彭彦彬;金秀梅;吕玉梅;

    无砟轨道施工对轨枕及道床的位置尺寸和混凝土质量要求很高。通过对温福铁路八仙仑隧道和甬台温铁路太坤山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其中,CPⅢ控制网与控制基标测量、轨排位置的精确调整是确保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的关键。

    2009年11期 No.429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大秦重载铁路集中修进度图编制的探讨

    郭林泉;

    大秦线集中修进度计划的编制对于集中修施工中的各项施工配合具有重要意义。在说明集中修施工进度表示方法后,利用大秦重载铁路进度图的绘制实例,详细介绍了进度示意图的绘制步骤,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9年11期 No.429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踏面制动单元在大型养路机械上的应用

    杜军;

    介绍单元制动器JDYZ-5系列的主要特点、基本作用原理、技术参数、主要结构,以及在大型养路机械YHG-922移动式焊轨车和RM80高速清筛机上的安装调试与试验使用情况。调试结果表明,踏面制动单元的运用总体效果良好,弹簧停车制动器安全可靠。

    2009年11期 No.429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大站段体制下工务机械设备管理浅谈

    李天佑;

    铁路局直管段后,贵阳工务段管理线路长度由原来的100 km营运里程扩大到现在的800 km,维修作业主要采用机械化作业的新模式。在设备管理过程中,采用重视新设备应用、逐步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发挥车间的作用以及建立设备台账管理数据库等措施,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节约了维修成本。

    2009年11期 No.429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高速铁路声屏障动力特性研究

    邓跞;施洲;刘兆丰;

    以高速铁路声屏障为研究对象,介绍作用于声屏障的高速列车脉动风荷载的特性。分别建立单块混凝土声屏障及金属立柱声屏障的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建立用于时程响应分析的20 m长板壳有限元模型。实体、板壳声屏障模型的自振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基频结果相符较好,基频均在9.0 Hz以上,远离高速列车的2.0~4.0 Hz的脉动频率。两者模型差异导致2阶以上的自振频率存在一定差异。高3.05 m整体式混凝土声屏障的列车脉动风荷载的时程响应分析表明,声屏障的侧向最大位移与最大应力均较小。除透明板振动稍大外,结构动力性能良好,无共振现象。

    2009年11期 No.429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其它

  • 弹性材料改性高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

    莫晓东;张文杰;刘锋;郭永昌;

    高强混凝土由于其高工作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建筑中,但高脆性限制其进一步发展;掺入适量的聚丙烯纤维、钢纤维或者混杂纤维可明显改善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在高强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橡胶粉,可改善混凝土的脆性,提高延性。通过将一定量的橡胶粉、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掺入高强混凝土中,研究各种混凝土的破坏形式,以及轴心抗压强度的变化,探讨三种弹性材料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009年11期 No.429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宽比限值的研究

    许开成;张安哥;陈梦成;

    通过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及经济合理性分析,找出了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宽比限值的建议取值,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2009年11期 No.429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钢管约束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的研究

    李新生;王刚;

    传统钢管混凝土是将混凝土直接灌入钢管,然后全截面承压,使得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力状态;但这种结构形式及加载方式就决定其并没有最大发挥钢管的高抗拉性能及混凝土的高抗压特性。对此,笔者提出一种钢管约束混凝土受力体系,理论分析证明该体系较传统构件有着更大的承载力。

    2009年11期 No.429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对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梁截面改进的探索

    郭发忠;

    针对现有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力学性能及材料利用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组合梁形式。在新型组合梁中,采用钢管混凝土代替传统组合梁的混凝土板,将混凝土从单向受压状态转变为三向受压状态。基于平截面假设,从理论上研究了新型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

    2009年11期 No.429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资讯

  • 资讯

    <正>东方雨虹扛起防水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大旗2009年10月14日,东方雨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屋面和建筑防水技术展览会举办期间,联合多家权威机构在北京举办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并成功发布中国建筑防水行业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东方雨虹1998—2008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009年11期 No.429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