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成凤;白延芳;赵雷;
以有限元理论为基础,结合斜拉桥施工控制理论,运用软件Midas/Civil模拟分析斜拉桥施工过程,分别采用正装法和倒拆法计算分析马桑溪大桥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特点,重点探讨两种模拟方法对结构变形及内力的影响规律及原因。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体系转换,正装法模拟结果的高精度是保证结构施工安全和成桥状态达到设计要求的关键,而倒拆法与正装法结合使用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
2009年08期 No.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黄鹏;李自林;袁驾;葛志涛;
以寿阳淮河大桥施工控制为背景,采用桥梁专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对大桥悬臂施工过程各阶段进行全过程仿真分析。在仿真分析中,考虑了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钢筋的预应力损失、体系转换过程中边界条件变化等因素,计算了各施工阶段的应力和挠度值。将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仿真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同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2009年08期 No.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胡娟;
波纹钢腹板箱梁是一种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传统混凝土腹板箱梁相比,其抗弯性能的研究中腹板的刚度可以不计。在满足"平截面假定"和"变形协调条件"的基础上,用能量变分法对波纹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抗弯性能、波纹钢腹板的弯曲及轴向变形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讨论了在跨中截面单点对称荷载作用下,上、下混凝土翼缘板的纵向正应力分布规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能量变分法对波纹钢腹板组合箱梁进行理论分析是合理有效的。
2009年08期 No.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向敏;杨从娟;
介绍深水桥梁基础施工中,一种异型钢套箱的结构和各部分的组成,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不同工况进行静力、抗浮稳定性等方面的计算分析。旨在了解该类钢套箱的合理形式和受力特点。
2009年08期 No.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陈守辉;
针对武广客运专线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采用MIDAS/Civil结构分析软件,结合国内外几种规范中徐变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其在铺砟后1年内梁体的变形,并将其与现场实测的数据比较。通过现场实测变形与理论分析结果的对比得出,采用GL2000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为实际箱梁桥的收缩徐变计算提供参考。
2009年08期 No.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汤波;
介绍了长春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中,某高架桥的三跨连续钢—混凝土曲线结合梁桥方案的结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主梁的立面及断面设计、预应力体系、支座布置形式以及施工阶段等,计算分析表明结构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是安全的。
2009年08期 No.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田家琳;刘朝英;刘国海;
永江特大桥空心薄壁墩施工,采用高墩液压自升平台式翻模施工方法。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内实外美和高空作业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和降低了施工成本。对国内高桥墩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2009年08期 No.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孙兆强;
结合改建DK4+958.62跨京秦铁路特大桥4#~7#墩的(50+80+50)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施工实践,介绍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施工的基底处理、支架搭设、钢筋绑扎、预应力混凝土管道与排气孔的埋设、混凝土浇筑养护及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注浆等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实践证明,该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是成功的。
2009年08期 No.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杨顺民;
以新建铁路福厦线闽江特大桥主桥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施工为背景,介绍架设支架设计和施工中先采用原位现浇后起落架设方案,即在横梁上设底模支架平台,先原位现浇后通过起落系统架设槽形梁的循环施工方法,为其它小跨段混凝土梁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2009年08期 No.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谷拴成;王展生;
通过对加固后的桥梁进行验算以及采用桥梁结构专用分析软件QLJC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碳纤维加固对16 m跨径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承载能力的影响。结合黄陵—李章河麦洛安西大桥加固工程实例,介绍了碳纤维材料的特点,碳纤维加固桥梁结构的机理、加固方案的选取以及采用碳纤维布黏贴加固方法和施工工艺。通过对麦洛安西既有铁路桥梁采用碳纤维加固处理后的现场检测与理论计算的对比,证实碳纤维加固有效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满足了该桥现有使用功能的需要。
2009年08期 No.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黄远芳;
结合桥梁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裂缝的形式、发展趋势,分析了影响裂缝的发展因素,针对裂缝形成的原因,从材料选用、配合比控制、辅助温控措施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具体提出了综合控制裂缝的措施。
2009年08期 No.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刘鹏辉;杨宜谦;董振升;杨平;
通过对合宁铁路钢—混凝土连续结合梁动力性能试验,测试钢—混凝土连续结合梁的自振特性和CRH2动车组、120 km/h试验货车和160 km/h试验客车通过时的动力响应。试验结果表明,钢—混连续结合梁可以满足这3种列车通过时的安全性要求;梁体的竖向、横向自振频率、跨中挠跨比、梁端转角、挠度、应变动力系数、跨中横向振幅、墩顶横向振幅、竖向加速度、支座横向动位移均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2009年08期 No.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葛俊颖;王海良;解佳飞;
分析了某病害铰接空心板桥病害产生的原因,采用设置横向体外预应力、加厚桥面铺装厚度、增加桥面板与空心板连接钢筋、梁底粘贴碳纤维等方法对该桥进行了加固。加固前后动、静载试验表明,加固效果明显,为同类公路桥梁加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09年08期 No.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张冰;王铁生;马开锋;
悬高点的高程测量是铁路桥梁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工作。简要介绍了悬高点高程测量的原理、方法,推导了双测站法测量的计算公式,并对悬高点高程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桥梁悬高点高程测量时的最佳角度。
2009年08期 No.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李登科;杨斌;何文社;
通过分析宝兰二线曲儿岔中桥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结构开裂病害原因,提出了整治方案,介绍了施工方法、工艺要求和主要材料,对整治效果进行了评估。
2009年08期 No.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毕强;吴金刚;马杰;
依据深圳市丹平快速路猫公坝隧道近距离上穿布吉供水隧道和东部引水隧道,三条隧道叠置的工程设计实例,运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进行三维模型数值分析,研究了新建隧道施工时,既有隧道的变形及内力变化规律;提出了使既有隧道安全性得到保证的数量化指标;论述了猫公坝隧道修建过程中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和工程安全性。本文将数值分析结果与工程实例相结合,提出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爆破施工;如必须采用爆破施工,应严格控制既有隧道处的振动速度,采用分段微差爆破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破振动对既有隧道的影响。阐述了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之间中隔岩体的加固措施;拟定出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的监控量测方案并提出了既有隧道安全一旦受到影响时的补救措施。
2009年08期 No.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李海清;田志宇;张鸿;田尚志;
采用有限元三维数值分析方法作为研究手段,模拟斜井洞口段施工,分析斜井开挖对岩石受力状态的影响,以及结构本身的受力状况,提出了支护体系的优化设计方案,为特长公路隧道斜井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
2009年08期 No.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 王雪琴;张春钢;
大断面隧道已成为高速铁路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哈大客运专线笔架山隧道CRD法施工,对大断面隧道优化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说明施工注意事项及超前地质预报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09年08期 No.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李育枢;李天斌;王栋;徐华;
以国道318线黄草坪2#隧道进洞口段为原型开展大型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方案设计。首先对模型箱体设计以及模拟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制作方法进行分析和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既有研究成果和精简原则,对量测仪器进行了合理布置,最后介绍模型的浇筑过程和地震输入及加载制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试验方案设计是合理的。
2009年08期 No.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王文达;王旭生;于清;
归纳了地下工程中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常用形式,并对每种节点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以方便工程应用中进行合理选择。结合某交通枢纽轨道换乘中心采用的典型钢管混凝土柱—RC梁单梁及双梁节点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单梁及双梁节点在单调荷载及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讨论了不同构造对其承载力、共同工作性能、破坏模式的影响,并对地下工程中该类节点设计提供了相关建议。
2009年08期 No.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李科;周松;孙连元;黄醒春;
利用静力三轴试验系统(GDS)对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终凝强度及其σ-ε特性进行了三轴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水泥参数、不同水玻璃参数及不同水玻璃配比情况下,双液浆试件峰值强度、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和弹性模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水泥强度和水玻璃模数的增加,峰值强度增大;当水泥强度较高时,随水玻璃配比的增大,峰值强度增大,而当水泥强度较低时,水玻璃配比存在一个"最佳值",在最佳值可获得最大峰值强度;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最优配方。
2009年08期 No.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鲍永亮;郑七振;唐建忠;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六号线浦电路车站3号出入口及地下通道工程矩形顶管推进施工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针对洞口加固、顶管轨迹控制、地面沉降预防、出洞防磕头、浅覆土防上浮等施工技术措施,可为类似软土地层顶管法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2009年08期 No.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蔡德钩;程爱君;叶阳升;宣言;
在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时,振动击实试验与锤击试验存在一定区别。通过ABAQUS软件建立振动击实试验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土体的竖向动应力和单位体积应变能作为对象,分析了不同的上层土体模量、激增频率、激振力和静压力等参数条件下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竖向动应力沿深度变化较小,上层土体应变能随模量增大而减小,应变能随激增频率先增大后减小,激增频率为30~50 Hz时应变能较大,随激振力和静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激振力超过30 kN、静压力超过150 kPa后应变能增长较为缓慢。这为深入掌握振动击实粗粒土的工作机理提供了参考。
2009年08期 No.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隋洪瑞;
以天津滨海软土地质条件下道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石灰土碾压、铺筑病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病害形成的原因以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所采用的相应防治方法。
2009年08期 No.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李娅;赵文;
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指标宜采用动态变形模量,而利用室内三轴试验方法获取Ed不适合铁路快速施工检测的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填料进行室内动态模量Evd与动三轴Ed试验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细粒土和粗粒土的动态变形模量Evd与动三轴Ed之间存在很好相关性,用Evd代替Ed测试细粒土和粗粒土路基压实质量是可行的。
2009年08期 No.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刘育田;刘俊新;
降雨是边坡浅层破坏主要因素。在模拟降雨入渗对边坡的稳定性时,通常没有考虑入渗—产流和流体—固体的耦合过程,只是通过施加流量边界或零水头边界,求得暂态孔隙水压力的分布,采用非饱和土极限平衡理论计算边坡稳定性。实际上,降雨入渗过程是地表径流—地下渗流和流体—固体的固结过程。建立了在降雨情况下地表径流—地下渗流和非饱和土渗透固结方程,通过数值模拟对边坡在降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算例论证了在降雨情况下路堤边坡破坏情况。
2009年08期 No.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刘胜群;陈春雷;海均;
结合桂柳高速公路滑坡治理工程,分析了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滑坡的主要成因,叙述了滑坡治理的过程与方法,并通过现场监测对滑坡的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2009年08期 No.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陈伟;
介绍自嵌式加筋景观挡土结构的组成、性能、失稳形成和设计要点。自嵌式加筋景观挡土结构是一项新技术,由于具有结构安全、施工简便、经济性好、美观等优点必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年08期 No.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程长明;
人工挖孔桩和高压旋喷桩是各具特点的基础施工方法,各有施工针对性和适用性。当高层建筑工程基础施工遇到复杂工程地质,如岩溶地质、地下水丰富状况,单一桩基形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通过将人工挖孔桩和高压旋喷桩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成功完成了复杂工程地质下的基础工程施工。
2009年08期 No.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赵国芳;严战友;卜建清;
通过用PLAXIS软件对砂性土路基的二维数值分析,指出以砂性土作为路基填料时,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可以提前采用PLAXIS软件对路基进行模拟,找出砂性土路基修筑过程中应力—应变变化范围,以便安全指导砂性土路基的施工。
2009年08期 No.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石坚;李昭鹏;赵宝;
路邦EN-1土体固化剂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它通过对土体中的成分与分解—化合—重新结晶的化学反应使土体强度增加,达到改善工程性质的目的。通过对三种配比加入EN-1土体固化剂的土体进行击实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EN-1土体固化剂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掺入EN-1土体固化剂后,土体的密度明显增大,强度显著提高,改善了道路基层土的工程特性,为土体固化剂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09年08期 No.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白东辉;
朔黄铁路K249+500~K251+500段双侧路堤边坡雨后溜坍,采用带截水槽的拱型浆砌片石骨架护坡进行整治,介绍护坡施工中主骨架和拱型骨架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9年08期 No.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孙立;
介绍减振板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组成和计算参数,建立了梁体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列车荷载作用下减振板式无砟轨道的受力,考虑轨道板受温度梯度荷载、桥梁挠曲变形,在制造、运输和施工时对减振轨道板的受力影响,对轨道板在这些因素下的受力进行了分析,为结构设计提供计算依据。
2009年08期 No.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汪忠;赵志文;
通让线K78~K84是受水害侵袭地段,既有桥涵泄洪能力不足,在增建二线设计时,通过分析水害成因,进行新增二线线位设计方案选择,并结合地方水利规划设计,采用了综合的水害治理方案,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9年08期 No.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唐可;焦苍;
高速铁路的联调联试需要铁路局、客专公司和各参建单位共同协作进行,在1个月之内完成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工作。主要就合武铁路湖北段联调联试及检测试验组织经验进行探讨,供新建客运专线联调联试参考。
2009年08期 No.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曾勇;王海彦;肖杰灵;
结合温福铁路某隧道内轨道施工实例,重点介绍了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组成、组合式轨道排架法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为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2009年08期 No.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郑新国;刘竞;翁智财;曾志;王月华;
介绍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配制技术,提出了配制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原材料和原材料的相容性要求,以及配合比设计的一般步骤及基本原则,说明影响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性能的各项因素,所配制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我国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垫层的施工要求。
2009年08期 No.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朱芳草;孙宏;李志刚;
轨道质量指数是目前我国铁路应用的一种主要的均值评价方法,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轨道不平顺的质量状态。用大机维修期内观测到的轨道质量指数TQI值构造灰色预测模型,研究数据潜在规律,对TQI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预测某一时刻的TQI值,从而获得轨道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各级工务管理部门对轨道不平顺状态进行宏观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将其用于指导编制维修计划和指导养护维修作业,使维修计划安排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投资效益高、线路质量状态均衡。
2009年08期 No.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董相中;晋杰;闫晓春;
为进行广深线准高速试验,环行铁道试验线大环和内环线连接和交叉处增设了连接装置,解决了多年来靠拨道、改道、捣固实现线路转换的方式和试验提速问题。但是受当时技术水平和条件的限制,既有连接装置存在许多问题,必须予以改进,使线路更加安全,试验数据更加可靠。
2009年08期 No.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刘树旺;
介绍了综合施工天窗技术原理与方法,阐述了综合施工天窗在重载铁路上的组织模式,说明综合施工天窗技术的施工流程,总结了该技术的效益和特点,指出该技术的应用缓解了运输与施工的矛盾,探索出了运输、施工和安全多赢的新思路,提升了重载线路维修的管理水平。
2009年08期 No.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