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秀勇;李春雨;金海江;
对某无横撑钢管混凝土拱桥实施静力荷载试验和动力荷载试验,测试并分析静载工况下的拱肋和系梁挠度、吊杆拉力、拱肋与系梁的截面应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桥受力合理,具有良好的刚度与强度。在动载试验中,测试其自振特性,进行了跳车试验,并分析了在行车下的冲击作用。
2009年05期 No.42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李宏江;李万恒;张劲泉;王江;王荣石;
当PC斜拉桥运营一段时间后,主梁线形常常发生改变,此时通过索力调整来改善主梁线形是有效的技术途径之一。以国内某PC斜拉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PC斜拉桥主梁线形调整的基本方法。对比分析当前结构状态与原桥竣工线形、索力等的差异基础上,确立了主梁线形调整的目标和索力调索幅度,利用平面杆系有限元计算分析拟定了调索方案,并提出了主梁线形调整的施工控制原则。监测结果表明,通过索力调整来改善主梁线形达到了预期目标,主梁线形调整兼顾了索力、主梁混凝土应力以及塔位的变化,保证了结构的安全。
2009年05期 No.423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王鹏辉;齐永顺;杨玉红;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黏浆性,依靠自重充填密实。通过自密实混凝土在钢管拱桥中的应用,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性能、浇筑及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2009年05期 No.423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齐红军;
满堂支架是连续箱梁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支撑体系。结合康桥路跨运河大桥西段工程中的引桥现浇梁施工,介绍装卸方便、安全、稳定的门式支架设计及受力分析,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9年05期 No.423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楼建东;马盛元;
轻量土作为一种新型填土材料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FLAC3D软件对桥台背后填筑不同工程性质轻量土产生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为轻量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2009年05期 No.423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许川江;
利用电子传感器作为测量工具,利用最小二乘法作为计算手段,通过细致合理的操作方法并结合宜万铁路火光村大桥的实例,说明了悬臂法施工连续梁管道摩阻的测试方法,并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2009年05期 No.423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李春廷;
海中钻孔桩施工平台的设计应考虑海洋环境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以确保平台的稳定与安全。平台施工采用了GPS定位,振动锤下沉钢管桩,贝雷梁支承平台,并加强了连接系的设置。采取有效措施使钢管桩均匀受力、减缓海水的侵蚀。这都为青岛海湾大桥下部结构顺利施工创造了条件。
2009年05期 No.423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赵峰;张国学;
从美国混凝土协会ACI 408.3—01、ACI 408R—03和Zuo J.等建议的考虑钢筋相对肋面积的设计锚固搭接长度计算公式,推导出相应的钢筋应力计算值并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ACI408R—03推荐公式得出的钢筋应力计算值与试验值较为接近,同时建议对于普通钢筋取(cω+Ktr′)/db≤4.0,对于高强钢筋取(cω+Ktr′)/db≤5.0。
2009年05期 No.423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梁志广;袁磊;
首先对国内外桥梁拓宽拼接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通过两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采用翼板刚性连接的拼接方式拓宽前后的受力性能对比,分析了影响箱梁桥拼接的控制因素,并对在当前技术条件下采用此种拼接方式可能应用的跨度进行了讨论,最后对箱梁桥的拓宽拼接给出了相应的工作建议。
2009年05期 No.423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尤丁剑;
达成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流江河大桥深水桩施工为本管段内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在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各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先加工双层薄壁钢围堰,然后在内外壁间充填C20混凝土以提高围堰整体承载能力,取得良好效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9年05期 No.423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杨峰;
针对城际铁路双箱单室箱梁施工的特殊性,研究了该种梁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设备选型,解决了该梁型施工生产过程模板拼装、抽拔成孔、混凝土浇筑、小孔道穿束、移梁方式等问题,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9年05期 No.423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胡东波;
铁路的大面积提速导致部分铁路桥梁振幅超限,分析桥梁振幅超限产生的原因,说明横向振幅超限桥梁应采取加固措施,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加固效果,建议减少轻型墩的使用,施工时,直接采用预应力结构将两片梁横向联结,并尽量不使用普通横隔板。
2009年05期 No.423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郭凡;杨永清;贾舒阳;
结合某立交桥匝道钢—混凝土组合曲线箱梁的静载试验实例,分析在自重及汽车荷载作用下曲线梁的内力及变形特点,通过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的对比,探讨城市立交桥匝道曲线箱梁的仿真模型分析与荷载试验方法,并依据试验结果对该桥当前结构性能作出了评价,为此类桥型的设计和试验提供借鉴。
2009年05期 No.42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董振升;杨宜谦;刘鹏辉;周佳;
下承式钢桁结合梁刚度大,可采用有砟桥面,行车噪声小,乘客舒适度高。通过测试64 m下承式钢桁结合梁的自振特性和动力响应测试,分析在动载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判断列车通过时桥梁的安全性。
2009年05期 No.423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翟旭东;彭立敏;吴祖标;吴涛;
运用FLAC-3D程序,对浏阳河隧道下穿牛角冲互通立交桥时桥梁基础沉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预测,同时结合现场测量方法,对工程进行监测控制和安全性分析。分析表明隧道开挖引起的桥梁基础最大沉降量较小,桥梁桩基础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桥墩与隧道中线的距离,三台阶施工方法能够满足桥基础变形的需要。
2009年05期 No.423 41-4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鲍永亮;郑七振;唐建忠;傅金奎;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2标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在盾构推进过程中对地表变形、地下管线沉降、建筑物沉降等方面进行了施工全过程跟踪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判断施工进展情况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施工工艺和修改施工参数。研究成果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2009年05期 No.423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吴健强;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老街—大剧院区间东段结构为单洞双层隧道结构,施工方法采用上下四台阶法开挖以及二衬紧跟,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9年05期 No.423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王选祥;
基于Maag球面扩散公式,通过引入等效孔隙率替代土体本身的孔隙率,对盾构隧道壁后注浆的渗透范围及对管片造成的上浮力进行了理论推导,并从注浆方法、浆液选择、注浆参数控制、管片上覆土及盾构姿态等多方面提出了控制隧道管片上浮的针对性措施。
2009年05期 No.423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董新平;关风良;
就探地雷达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适用性、检测项目确定、测线布设、参数设置、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并以实际工程案例说明探地雷达可随时对衬砌进行准确、非破坏性的检查,宜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手段。
2009年05期 No.423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盛莉;
齐岳山隧道为宜万铁路在建的重点控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针对岩溶发育特征,施工中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采用了帷幕注浆、大管棚、泄水排放等方法,成功地规避了施工病害,为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2009年05期 No.423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孙胜臣;
以北京地铁国贸站为依托,将光纤光栅传感器等新技术应用到地铁车站结构的健康监测中,为地铁车站结构的安全施工和可靠运营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2009年05期 No.423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张成刚;
介绍了在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D&B2标段6#支洞施工段钻爆法施工中通风防尘的设计和施工。其主要内容包括隧洞施工中通风防尘的标准,通风设备的选择,通风系统的布置,辅助通风措施,综合防尘措施以及提高通风效率的措施等。
2009年05期 No.423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朱宏锐;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施工实际情况为背景,对岩爆灾害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隧洞开挖过程中发生的岩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岩爆类型主要有剥落型和爆裂型两种,并具有声响、爆落体和爆裂面等不同特征。总结出钻孔时拱顶出现岩爆几率大、支护后岩爆几率稍小,强烈岩爆多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后方10~30 m范围内的岩爆发生规律。提出了岩爆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质条件、地应力、隧洞断面形状及几何尺寸等内部因素和施工方法、开挖顺序与强度及动力干扰等外部因素。
2009年05期 No.423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陈铁骑;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工程建设为背景,对高地应力下大断面隧洞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隧洞的围岩地质、断面形状及几何尺寸、施工等条件进行分析,结合隧道工程理论及混凝土施工方法,提出了高地应力下特大断面隧洞底拱和顶拱的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施工步骤和施工方法,给出了不良地段、集渣坑及富水地段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方法。实践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满足锦屏二级水电站建设要求,能够保证围岩稳定和工程结构安全。
2009年05期 No.423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邢富强;李安洪;庞应刚;吴丽君;
地基沉降的计算值与实际沉降往往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对深厚非饱和土地基的沉降理论计算还不完善,因而对其进行现场试验研究就显得越发重要。通过对路基填筑过程中和放置期的地基沉降进行实时监测,获得地基的荷载—沉降—时间关系及分层沉降,掌握此类地基土的变形过程和趋势,预估工后沉降量,为今后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为非饱和土沉降理论计算提供试验依据。
2009年05期 No.423 77-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庞小朝;刘国楠;陈湘生;
针对中心岛法开挖基坑问题,基于平面滑裂面假定,得到了墙前预留土体被动土压力的解析解,利用此解可以得出挡土墙和预留土体保持稳定的土压力判据。作为该方法的特例,位于直立挡土墙后无限黏性土坡的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被确定。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比表明,当土与挡墙背的摩擦角及土体内摩擦角较小时,计算误差小于10%,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2009年05期 No.423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梁明学;甄敏;
讨论了预应力锚索地梁的受力状态及阶段划分,对地梁张拉阶段和工作阶段进行了受力分析,并以绵(阳)广(元)高速公路一7根锚索,索单根锚固力300 kN的实例进行计算说明。
2009年05期 No.423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于进学;
针对新建客运专线和既有铁路并行地段黄土质地基沉降不均造成的路基、涵洞裂缝病害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整治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9年05期 No.423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王向峰;曹新文;程燕;
通过在武广客运专线武汉工程试验段一典型路涵过渡段内进行大型振动压路机现场碾压试验,测定不同碾压工况下涵洞侧壁动应力大小。由此得出振动压路机在过渡段作业时对涵洞作用的动应力大小,过渡段作业时的安全距离及碾压该种填料时的有效碾压深度。提出了适应350 km/h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过渡段的最佳碾压方案。
2009年05期 No.423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夏英志;张会远;
对路基拓宽工程的常见病害及其成因机理,提出了变形协调与控制的处治技术思想,并依据路基拓宽不协调变形的不同组成部分,明确了相应的变形控制途径。并对新老路基结合面处治、拓宽路基填料及压实度控制、路基加筋及路基路面综合处治等技术的处治机理、效果和设计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
2009年05期 No.423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李国强;
通过逆筑法和传统方法的比较,分析逆筑法的工艺原理,介绍逆筑法的施工程序和施工要点。通过深基坑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逆筑法的支护方案、施工效果和经济技术效益,对同类工程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并且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2009年05期 No.423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吴丽君;蒋关鲁;李安洪;庞应刚;
饱和度的高低是影响非饱和土固结变形特性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饱和度的原状粉质黏土进行固结试验,得到粉质黏土的应力—应变及变形—时间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应力、应变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对非饱和原状粉质黏土和浸水饱和后粉质黏土的固结压缩特性进行研究。
2009年05期 No.423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丰成林;
RCPMIS的全称是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工程质量管理子系统是其核心功能模块之一。通过先进的信息化工程管理手段在合宁铁路建设中的实施,说明该系统在及时有效地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组织管理、材料设备检验、质量验收管理、质量检查管理以及质量信誉评价中的作用,对运用该系统实现合宁铁路建设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进行了思考。
2009年05期 No.423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扈恩增;
通过试验研究了由路面废弃水泥混凝土加工成的再生粗集料的物理特性(级配、吸水率、表观密度)和强度特性(强度指标、硬度指标及坚固性指标等),其性能满足路用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年05期 No.423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于奎峰;韩玉海;姜福香;赵铁军;
双掺粉煤灰和磨细矿粉可以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能,对比研究了不同粉煤灰与磨细矿粉掺量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及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和矿粉总掺量的增大,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降低,抗碳化能力下降,但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的能力差异不大;总掺量相同时,矿粉相对于粉煤灰的掺量越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抵抗氯离子的能力越强,但对碳化的影响规律不显著,粉煤灰与矿粉双掺混凝土存在一个最佳掺量。
2009年05期 No.423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刘昭清;夏炜洋;
针对工程中应用的现浇空心楼板常用单向布管造成截面两向刚度明显差异的问题,提出对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的空心管按双向板剪力传递方向和范围布置的方法。试验和计算分析均表明,按照双向布管方法设计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具有良好的受剪性能,可沿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相应公式进行受剪计算。
2009年05期 No.423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