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建筑

访问量:578395

桥梁

  • 基于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斜拉索损伤识别

    梁柱;李娜;郑春;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重要受力构件。斜拉索的锈蚀、断丝等损伤必然导致索力、主梁线形及结构内力状态的改变,威胁结构的安全。在介绍目前国内外先进的索力及挠度监测方法之后,以一座独塔斜拉桥为例,采用拉索损伤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基于主梁挠度及索力监测的斜拉索损伤识别方法的具体应用及其适用性。

    2008年12期 No.41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桥墩温差荷载对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的影响

    张迅;斯朗拥宗;李小珍;

    基于桥上无缝线路线—桥—墩—基础一体化计算模型,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利用APDL语言编制了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程序ALFCWR,研究了桥墩温差荷载引起的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008年12期 No.418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祁家黄河大桥拱座节点局部应力分析

    杨志雄;武维宏;舒春生;

    祁家黄河大桥为主跨180 m的钢管混凝土拱桥。该桥采用重力式拱座,单个拱座体积达547 m3,受力复杂。采用空间计算软件,按实体单元对拱座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应力分布规律,为设计提供了依据。

    2008年12期 No.41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型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弯矩—曲率关系的研究

    王尧燕;周宏文;

    根据材料(混凝土和钢材)的本构关系,对型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弯矩—曲率性能进行了分析,包括初始弯矩M1、型钢截面高度ha和原钢筋混凝土梁配筋率sρ等,继而对型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M-φ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工程应用提供便利。

    2008年12期 No.418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双层塔架缆索吊机设计研究

    雷乐敏;

    吉安白鹭大桥主桥为钢管拱,采用缆索吊机吊装拱圈钢构件。缆索吊机主跨464.8 m,塔高118m,最大起吊质量2×33 t。缆索吊机塔架与钢管拱扣索塔架为一体,按双层布置,中间设铰,结构形式新颖,受力合理。

    2008年12期 No.41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等强镦粗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在高墩施工中的应用

    叶章旺;童建军;

    某特大桥在近百米的高墩施工中,钢筋连接首次采用等强镦粗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介绍在高墩施工中采用等强镦粗直螺纹钢筋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措施,供类似工程施工借鉴和应用。

    2008年12期 No.418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高赞大桥静动载试验研究

    胡强;刘建磊;袁磊;

    结合佛山市顺德区高赞大桥静动载试验,介绍了该桥的静动载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对该桥实际承载能力和结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桥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优良,桥梁的工作状态和各项力学性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008年12期 No.418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尖扎黄河大桥的施工

    梁杰;

    介绍了尖扎黄河大桥(位于青海省尖扎县)的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方案和施工控制措施、质量保证措施,较详细地阐述了0、1号块及跨中合龙段的施工工艺。

    2008年12期 No.418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客运专线铁路制梁与架梁进度指标分析

    倪平;杨明华;

    通过分析京津城际铁路建设中制梁与架梁的进度指标,对今后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的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参考,使工程建设工期与投入更加科学合理,供客运专线建设参考。

    2008年12期 No.418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桥梁加固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何华;

    结合大连市疏西桥加固施工,介绍对既有桥梁采用裂缝封堵与补强加固的新技术。该技术对梁的箱底采用粘钢加固处理,同时对箱梁的底面裂缝进行压力注浆封闭处理。加固实践证明,该补强加固技术效果良好。

    2008年12期 No.41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提前过孔施工控制技术

    齐春峰;

    针对温福客运专线32 m双线整孔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的特点,通过对移动模架过孔的各个状态进行研究,对梁体初张拉进行可靠的理论分析计算,得出所需施加的可靠初张拉预应力数据,达到了提前过孔的目的,缩短了施工周期。

    2008年12期 No.418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宁西线桥梁横向振动异常及整治

    许光宏;

    宁西线桥梁振动异常,为恢复宁西铁路正常运营,对振动异常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进行了整治改造。通过对宁西线桥梁振动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桥梁防振和限振对策,提出了宁西线桥梁整治方案,介绍宁西线桥梁整治方法、整治效果和经验,仅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8年12期 No.418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机场滑行道箱涵顶进施工过程监控测量技术

    杨彦军;魏俊领;

    为确保机场下穿滑行道箱涵顶进施工的顺利完成,施工中应当对其进行有效监控。以跨越首都国际机场主滑行道的箱涵顶进施工为背景,对首都国际机场箱涵顶进实体工程的监控结果表明,顶进过程中滑行道面的沉降变形、箱涵结构受力变形、箱涵的空间位置均满足要求,监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008年12期 No.41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资讯

隧道

  • 盾构隧道中管片结构纵向错台的研究

    周明军;

    盾构隧道通缝拼装管片结构的错台一直是困扰盾构隧道施工的技术问题,且由错台引起的管片开裂、拼装困难和防水隐患等问题对施工和运营的影响日益突显,并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以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西延伸段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计算方法对盾构推进过程中管片错台进行分析,获得了管片结构错台发生及发展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了盾构千斤顶的顶力对错台大小及发展规律的影响,为盾构施工中减小错台,提高施工精度和质量,以及盾构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2008年12期 No.418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高速铁路隧道穿越富水大断层施工监控分析研究

    孙雪莲;金美海;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复合式设计、施工的重要环节。介绍了合武客运专线大别山隧道穿越Fd7富水大断层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对监控量测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并作出预测分析,总结了隧道穿越富水断层围岩与支护变形的一般规律,配合和指导了新奥法施工。

    2008年12期 No.418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石门北至怀化铁路隧道渗漏水整治方法

    李正耀;

    分析既有线隧道渗漏水的主要原因和隧道渗漏水的表现形式,结合焦柳线中段的石门北至怀化铁路对既有线隧道防渗工程施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隧道防渗漏办法,详细说明了施工工艺,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8年12期 No.418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龙脖山隧道下穿铁路既有线及涵洞施工安全分析

    孙河川;杨慧林;李兴高;丁德云;

    龙脖山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5股道、铁路排水涵及行人盖板涵,施工风险较大。为评价隧道施工对铁路线和既有涵洞的影响,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转换进行了仿真分析,重点研究了地表沉降和既有涵洞的附加变形。在此基础上,就工程施工控制措施提出了结论和建议。

    2008年12期 No.418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宝成线109号隧道震害抢险加固

    张晟;王朝贵;

    四川汶川大地震导致宝成线109号隧道出口上方山体严重坍塌,隧道内部衬砌和棚洞严重受损。根据109号隧道损伤情况制订处理原则,对12段严重受损的隧道衬砌进行整治。专家评估,宝成线109号隧道抢险加固后隧道稳定,结构安全。

    2008年12期 No.418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广州地铁六号线B标段施工控制网测量

    钟颖;徐顺明;

    介绍广州地铁六号线B标段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设计、选点原则、施测方法等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该方法可以保证车站与线路连接的整体性,同时可满足定位测量、施工放样和隧道贯通的需要。

    2008年12期 No.418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路基与基础

  • 大直径嵌岩桩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邱喜;尹崇清;

    嵌岩桩是一种钢筋混凝土现场灌注桩,桩身弹性模量与岩石地基弹性模量相接近,当桩身嵌入岩层后,能牢固地连结成为共同受力的整体结构。通过现场试验(静载荷试验和动测试验)分析,得出嵌岩桩的承载特性:嵌岩灌注桩的荷载传递和破坏特性主要与长径比、覆盖土层性质、嵌岩段的岩性和成桩工艺有关;大部分嵌岩灌注桩属于摩擦型桩;嵌岩灌注桩的嵌岩部分具有较高的侧阻力和端阻力;嵌岩桩的侧阻力与桩土摩阻力都是桩的侧阻力,但二者破坏机制、分布规律完全不同,桩土摩阻力沿桩的深度方向是均匀分布,而嵌岩桩侧阻力则是典型非线性分布的。

    2008年12期 No.418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京津城际铁路亦庄车站AB类填料路基填筑质量控制

    梅西军;张蕾;

    通过京津城际时速350 km客运专线亦庄车站路基工程施工实践,对如何控制AB类填料填筑路基质量,提出了从填料、填筑过程、检测控制三阶段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点,并介绍了试验段路基冬期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2008年12期 No.418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预应力锚索框架的原型试验研究

    何正文;张治平;

    预应力锚索框架现已广泛应用于边坡治理工程中,而其作用机理仍处于探索阶段。根据预应力锚索框架现场原型试验,给出了锚索拉力和坡体反力的现场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锚索和坡体反力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完善了锚索框架的作用机理。

    2008年12期 No.418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超长变截面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胡东范;

    钻孔灌注桩施工存在质量控制直观性差、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要求严格等因素,结合变截面钻孔桩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介绍超长大直径群桩质量控制技术,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2008年12期 No.418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线路与维修

  •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转辙器扳动力计算软件开发及应用

    翟淼;陈小平;王平;

    在考虑道岔扳动力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为计算平台,利用其自有的APDL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编制了转辙器扳动力计算软件。实现了各种道岔转辙器部分扳动力、反弹力、不足位移及轮缘槽宽的计算分析功能,为各种道岔转辙器的转换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2008年12期 No.418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疲劳计算分析

    伍曾;刘学毅;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受温度及列车荷载反复作用,存在裂缝及疲劳损伤问题,对于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疲劳设计及疲劳检算,尚无相关标准。借鉴公路混凝土路面疲劳的检算方法,结合现行国内混凝土结构标准,对道床板疲劳设计及检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拟合出裂缝宽度与道床板疲劳配筋率的函数关系。

    2008年12期 No.418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转辙器部分轮轨接触应力分析

    胡秋华;

    以客运专线18号道岔为例,选取磨耗型踏面车轮,建立弹性基底约束条件下的道岔区转辙器部分轮轨接触计算模型,对尖轨轨头顶宽20~50 mm范围内轮载过渡区,尖轨及基本轨的轮轨接触应力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2008年12期 No.418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中国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发展

    陈东生;田新宇;

    通过对国外高速轨道检测技术的发展介绍,结合国内轨道检测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论述了发展我国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阐明了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安全检测体系的发展构架和设想。

    2008年12期 No.418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200km/h线路钢轨焊接接头受力测试研究

    龚佩毅;杨文忠;练松良;罗文俊;

    为了分析研究不同轨道不平顺对轮轨作用力的影响,选择一轨道状态较差的焊接接头进行了现场动测试验,研究了焊接接头轨面不平顺条件下的轮轨作用力和轨道结构的振动加速度大小,并分别对钢轨打磨前后的轮轨作用力以及轨道结构的振动加速度大小进行了对比分析,为确定钢轨焊接接头不平顺限值提供了技术依据。

    2008年12期 No.418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京哈线38号道岔病害及整治措施

    乔连军;

    京哈线秦沈段于2007年以来,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到250 km/h,显现出许多线路病害。其中主要病害有38号道岔、滑床板下的大胶垫、轨距块和垫板难以保证线路作业精度、附加侧向弯矩和小轨距,车轮对尖轨作用边有磨痕,焊头轨面不平顺和滑床板与尖轨轨底有缝隙等,针对病害类型采取了相应的整治措施。

    2008年12期 No.418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环行试验基地重载试验线建设的研究

    闫晓春;张金月;晋杰;

    当前重载运输已被国际公认为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阐述了在东郊分院环行试验基地建设重载综合系统试验线的必要性,说明重载试验线可作为重载运输基础性试验和系统性试验的平台,可进一步提升东郊分院环行试验基地的试验设施的等级,提高环行试验基地的试验能力。

    2008年12期 No.418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60kg/m钢轨18号高速单开道岔可动心轨辙叉更换技术

    汪训海;

    引进法国技术生产的18号高速单开道岔,由于道岔前后端及道岔区均采用焊接连接,增加了更换辙叉的难度。介绍60 kg/m钢轨18号高速单开道岔可动心轨辙叉的更换方法、施工组织、施工步骤、机具准备以及安全措施。

    2008年12期 No.418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铁路轨道起重机高强支腿垫梁的研制及应用

    马林;李元军;王晋刚;陈昭明;

    作为铁路行车事故救援的重要设备,轨道起重机在机车、车辆吊复作业时对支腿垫梁的承载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选择新型高强非金属材料和设计垫梁结构尺寸出发,利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Solid Edge V10)和有限元分析软件(Visual Nastran 4D2002)对垫梁的承载强度进行了计算和校核,同时介绍了垫梁的制造工艺流程、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和现场应用情况。

    2008年12期 No.418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材料

  •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多功能检测系统的研制

    任志坚;李化建;

    介绍了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中的多功能检测系统的研制,微处理器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以及依据的相关标准。多功能检测系统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2008年12期 No.418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方柱的轴压试验

    朱成九;童谷生;卜少磊;

    通过对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方柱的轴压试验,考虑了纤维布间距和箍筋间距的变化对加固后RC柱破坏形态以及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固CFRP布可以一定程度上限制RC柱裂缝的发展,改善裂缝的分布,且使裂缝的宽度相对较小;CFRP布大部分在柱转角处拉断,应用时要考虑倒角半径对CFRP拉应变降低的影响;加固CFRP布后RC柱的轴压承载力和极限应变都有明显提高,延性得到改善,其轴压承载力随纤维布加固净间距和箍筋间距的减小而增加,箍筋@75 mm(包裹一层CFRP)的RC柱的延性最好。

    2008年12期 No.418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建筑结构

  • 成都驿园高层住宅结构抗震设计

    万忠伦;

    成都驿园由2层裙房相连的高79.15 m的塔楼B和高76.25 m的2栋塔楼A组成,呈"L"形布局,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属A级复杂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针对超长地下室温度应力、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变形,采取了一系列技术处理措施,同时为满足功能要求设置转换梁结构,并进行了结构抗震设计。

    2008年12期 No.418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用拟静力法对斜隅支撑框架的地震反应分析

    於昌荣;黄真;黄醒春;周清;金江;

    斜隅支撑框架体系是一种新型耗能支撑框架钢结构体系,它具有延性好、抗侧移刚度大、震后容易修复的特点。结构主要构件在隅撑的保护下即使受到罕遇地震荷载作用也不易受到损伤。针对双层斜隅支撑体系进行了反复加载分析,总结出一些设计建议。

    2008年12期 No.418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其他

  • 铁路建设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韩秀媛;

    阐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合同管理人员的职责,结合某新建铁路合同管理与投资额的比较,对合同额有效控制的方法,及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供今后合同管理人员工作参考。

    2008年12期 No.418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及其防治措施

    程军;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来源、产生机理、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从控制噪声源、控制噪声传播途径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

    2008年12期 No.418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高速公路路面质量试验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

    郭尧;易志刚;王月仙;杨年华;

    高速公路路面质量的最终评价依据是抗水损害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性能,而路面性能的四种试验指标之间往往又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变异性,为了能够深入了解试验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为高速公路评价及延长高速公路路面的寿命提供研究基础。依托大量高速公路冻融劈裂强度比、浸水马歇尔稳定度比、车辙和弯拉应变试验数据,在建立了四种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可靠性数学的基本理论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编制了分析程序,对高速公路路面质量试验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分析。并得到这四种指标之间没有良好的数量关系的重要结论,可为高速公路路面性能评价预测、可靠性分析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08年12期 No.418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