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昶;柯在田;杨宜谦;
根据九江长江大桥铁路桥运营性能综合试验中的桥梁横向振动响应测试数据,参考国内外的有关规范标准和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大桥的横向刚度和横向动力性能。结果表明:正桥的横向刚度满足要求,横向动力性能良好,能够保证客、货车安全正常运营。引桥梁体具有足够的横向刚度和自振频率,但桥墩的横向刚度偏低,货车作用下横向振幅偏大,特别是转8A转向架货车达到60 km/h后产生的横向摆振导致桥梁横向振幅超出《铁路桥梁检定规范》的限值。
2008年07期 No.41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彭全敏;王海良;陈培奇;
对桥梁加固中的新技术——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中的张拉工艺、控制应力、预应力损失估算、破坏模式、设计理论、使用性能等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这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类似工程的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2008年07期 No.412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魏显峰;于秀梅;夏志刚;
通过9根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试验,分析了疲劳荷载作用下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发展原因,依据黏结—滑移理论,探讨了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相应公式,并将理论值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两者符合良好。
2008年07期 No.412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齐红军;曹新刚;卫君毅;
轻轨线以高架线和地面线路为主,结合地形不得已时也可采用地下线,轻轨线主要沿街道布线,时而转弯,时而高架或入地,具有线路的曲率半径小(最小半径50 m),坡度大(最大坡度60‰)和噪声低(<55 dB)等特点。以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项目的重庆轻轨较新线上的高精度倒T形预应力混凝土(PC)轨道弯梁为例,浅析轻轨高精度大跨弯梁预应力张拉工艺。
2008年07期 No.412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李锦城;王国辉;
介绍徕卡TCA测量机器人在桥梁工程变形监测中的二次开发与应用,结合其串行通信接口GeoCOM,采用VB程序设计方法,实现了计算机远程监控、数据自动存取和处理,测量机器人全天候无人值守,智能化、自动化对目标点进行监测。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桥梁工程变形具有效率高、实时、准确、监测软件易修改、实用性强等特点。
2008年07期 No.412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程军;
阐述了钢结构桥梁腐蚀机理、腐蚀类型和钢材自身、大气环境、应力等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钢结构桥梁的各种有效的防腐蚀技术和管理措施。
2008年07期 No.412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王少勇;
通过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双线整孔32 m简支箱梁的施工实践,从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原理、结构组成、工艺流程、施工重点等方面,阐述了下行式MZ32移动模架原位造桥施工技术,最后简述了移动模架制作箱梁的线形控制及防裂措施。
2008年07期 No.412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李小林;静国锋;
介绍了忠县长江大桥11#主墩选用大型双壁钢吊箱施工承台这一方案的主要依据。简要叙述双壁钢吊箱的构造和施工,详细说明吊箱底部与钻孔桩护筒的喇叭口缝隙封堵方法,导管布置及封底混凝土灌注顺序。
2008年07期 No.412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刘吉元;竺裕北;李志敏;
简单介绍了真空辅助压浆的原理和工艺特点,详述现场真空辅助压浆工艺试验以及工艺流程,最后介绍在杭州湾跨海大桥70 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008年07期 No.412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刘俊民;
介绍长春轻轨伊通河独塔无背索斜拉桥施工中主塔及配重梁施工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成塔过程中配重梁开裂控制、成塔过程中塔身应力监控、塔身及配重梁的变形控制等施工技术。
2008年07期 No.41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黄美兰;郭伟;
公路桥梁水文计算中,对面积≤1000 km2,且其汇水面积大于相邻水文站汇水面积20%的流域上的桥梁设计洪水流量尚无可靠的计算方法,为此提出了流域比拟法的概念,并推导出计算公式。采用该方法对黑龙江省某公路所跨流域进行了计算,同时将计算结果与较成熟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表明采用流域比拟法推求的设计流量同样具有很高的精度,方法简单可行。
2008年07期 No.412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徐广民;蔺鹏臻;王亚军;
预应力黏钢加固法是将具有初张力的钢板固定于混凝土梁的受拉侧,以期达到一般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效果,以改善结构裂缝受力状态,增加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刚度和耐久性。在预应力黏钢加固法的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预应力黏钢加固法的预应力损失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各类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结合试验对比表明,该方法可行,且为预应力黏钢加固设计和效果评估提供了参考。
2008年07期 No.412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甘六一;
柳州双冲大桥位于岩溶发育区,桥梁墩台基础钻孔施工选择冲击钻机,设计方案为一桩一孔,采用大小钢护筒插打跟进、黏土片石回填、反复冲砸等措施,在岩溶地区成桩质量优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08年07期 No.412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刘绍堂;王志武;
为了保障隧道的安全施工,在介绍传统的收敛计(仪)隧道围岩收敛监测方法的基础上,说明了相对三维位移观测法、绝对三维位移观测法收敛监测的原理。收敛量计(仪)测量法精度可靠,但对于大断面隧道需要在平台车上工作,操作相对不便;相对三维位移观测法和绝对三维位移观测法可迅速测出相对收敛值和绝对收敛值,前者可以自由设站,后者可在控制点上设站,但不能实时连续观测;隧道收敛变形自动监测系统无论巴赛特收敛系统、全站仪动态监测系统或者断面仪动态监测系统,均可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连续监测隧道收敛变形。
2008年07期 No.412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刘少雨;
通过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双榆树车站明挖结构侧墙施工实例,通过侧墙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选型,阐述了明挖地铁结构侧墙可移动式三角支架模板施工工艺,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施工实践。
2008年07期 No.412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高洁;
超前注浆小导管是目前各类隧道施工中应用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实施后对加强围岩自身稳定和延长自稳时间有较好的效果,在隧道洞门开挖施工中应用较广泛。结合新铁山隧道工程,对在隧道进洞施工中实施双层超前注浆小导管的方法、工艺、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对类似隧道进洞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8年07期 No.412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曾蔚;张民庆;
圆梁山隧道是渝怀线上最长的隧道,隧道全长11.068 km。隧道下导坑施工到DK354+879(3#溶洞),突发爆喷型突泥,瞬间涌泥4200 m3,塞满下导坑244 m空间。对3#溶洞爆喷型突泥进行了成因分析,以期对今后遇到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提供借鉴价值。
2008年07期 No.412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肖清华;
针对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群建设海拔高、空间狭小、场地布设困难及其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等问题,在分析隧洞群和平台施工地段空间条件、围岩地质、隧洞断面情况、施工方法以及平台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按照隧洞设计与施工方法,运用系统工程与运筹学理论,提出了平台规划的要求、特点、重点与难点,确定了平台规划的三大原则及七大目标,把平台规划为轨道交通、无轨交通、材料周转场及材料仓库"四个基本区"和另外"六个预留区",给出了各规划区规划方案及其施工主要工程量。实践表明,按规划方案建设后的1 560 m平台能够很好地满足施工要求,为实现隧洞群工程顺利完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07期 No.412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王旭辉;
以在建的某市小净距隧道Ⅴ级围岩段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隧道施工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不同施工步条件下围岩位移、受力及塑性区分布图。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初衬及临时支护受力特征进行研究表明:设计中采用的施工工法和支护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表、隧道围岩位移及塑性区分布,充分发挥了初衬材料的受力性能,二次衬砌结构处于安全性状态。
2008年07期 No.41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徐培军;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式,具有承载力高、穿透力强、施工快、成桩后质量易保证等优点。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采用静力压桩施工技术,施工效果好,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8年07期 No.412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李尚安;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水泥土挤密桩桩体压实度受夯实机械设备以及夯锤锤重、锤径、落距、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含水率等技术参数的影响是很大的。结合水泥土挤密桩在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的应用,研究水泥土挤密桩设备选型及技术参数的选用。
2008年07期 No.412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赵俊岭;
以郑西客运专线DK29+657~DK35+000段路基工程施工为例,介绍了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测内容和一般规定,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布置原则,沉降观测的频度和观测精度要求,分析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以及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
2008年07期 No.412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文华琼;姜彬;
针对南宁市环城快环道K3+150~K3+490段部分路堤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变形,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夯扩CFG桩加固方案,并重点介绍了地基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
2008年07期 No.412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卢炜;周永明;
结合菏关高速公路利用生石灰粉处理软弱地基施工技术,通过两次配比试验,得出主要施工参数:路基分层施工厚度40 cm,生石灰剂量按7%控制,采用路拌机拌和,压实度按JTJ071—98规范执行,经检测施工效果良好。
2008年07期 No.412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弭坤;门小雄;白韶波;
对滑坡支挡结构的设计中,一般仅对单一结构的某一个体进行计算,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结构的真实受力情况,通过运用有限元分析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实际工程中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和普通抗滑桩联合作用时,抗滑桩和挡墙中应力分布和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
2008年07期 No.412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郭林泉;齐峰;李元军;
介绍了铁路既有线站场采用大型养路机械、风动道砟车,以及人工配合进行全断面更换道床施工的一种方法,说明繁忙站场采用大型施工机械进行大修施工的特点。阐述了土质道床更换为优质道砟道床的施工步骤和施工过程,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8年07期 No.412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李景安;
以焦柳铁路线K121+479处洛阳市新区排水东干渠框架桥线路架空顶进为例,介绍了抽水降温替代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保证了线路均衡稳定及钢轨轨面的连续性,减少了高温期间无缝线路地段桥梁、立交架空施工因放散切割钢轨造成的线路接头病害。
2008年07期 No.412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李娅;赵文;
国电河北龙山电厂铁路专用线经过一大型复杂磁铁矿采空区,介绍利用各种检测方法对采空区阶段性注浆处理后充填效果的检测,在充分了解采空区充填情况的基础上,对后序注浆孔位、密度等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处理措施不但满足采空区处理要求,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008年07期 No.412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王旭;
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的混凝土配合比在满足德国标准的前提下采用国内标准选择国内原料,通过试验进行多种配合比的比较,选定最终配合比。该配合比下的混凝土在强度方面也完全满足德国标准。
2008年07期 No.412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黄鹏;贺灿;
通过对神朔线二年多来75 kg/m钩型外锁闭提速道岔ZYJ7转辙机及SH6转换锁闭器运用中的故障原因分析,找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措施。
2008年07期 No.412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边育生;李红海;
圬工桥桥上护轨的铺设方式制约大型养路机械桥上作业。借鉴国外桥上护轨设置方式,对国内主护轨间距及大机捣固所需主护轨间距进行研究,提出了采取增设异型垫板和钻孔固定方法对铺设Ⅱ、Ⅲ型桥枕护轨间距进行改造,并对所选方案进行了室内和现场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
2008年07期 No.412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徐娟娟;刘巍;
介绍了Ⅲ型预应力混凝土短岔枕的结构形式,将岔枕与轨道结构作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出岔枕的作用荷载。根据求得的作用荷载,利用ANSYS软件对岔枕作强度分析,指出混凝土短岔枕受力状况,为短岔枕的设计和维修提供参考。
2008年07期 No.412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林峰;张金月;董相中;
结合国内外铁路试验发展的经验,分析了我国铁路试验现状,阐述了开展铁路系统试验的必要性,并对铁路系统试验的可靠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铁路系统试验的实施原则与框架。
2008年07期 No.412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熊伟伶;
D08-32捣固车在大修中液压系统存在一些常见问题,主要有因高压和作业系统故障造成的作业状态下发动机频繁熄火,停机状态液压系统保压性差,液压系统高温故障和液压系统控制等问题。通过详细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2008年07期 No.412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刘艳青;
以郑西客运专线师家沟隧道为例,从轨道基础沉降观测控制网的建立、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沉降观测的实施等方面对黄土隧道内无砟轨道基础沉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隧道内无砟轨道的铺设质量提供数据保障,以确保客运专线运营后旅客列车的运行平稳。
2008年07期 No.412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杨先凤;
结合长线台座法生产混凝土提速岔枕、客运专线无砟岔枕、客运专线有砟岔枕的实践,介绍长线台座法生产混凝土岔枕的台座类型、模型的结构、预应力筋定位、套管定位和预应力张拉和放张等关键技术,并提出改进岔枕生产工艺的思考。
2008年07期 No.412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邓凯;
针对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明显高于普通铁路,从而要求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以确保桥梁桩基础、承台、墩柱等结构投入运营后能够满足设计100年使用寿命内安全正常运营,重点介绍在施工中对材料质量、配合比选择及拌制工艺中的控制要点。
2008年07期 No.412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杜立峰;杨茜;屈彦玲;秦伟;
为从细观结构上研究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及其尺寸效应,采用随机骨料模型模拟混凝土的细观结构,在细观层次上将混凝土看成是由硬化水泥砂浆体、粗骨料颗粒及二者间的黏结带构成的三相非均质复合材料;利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混凝土试件的细观损伤断裂和劈裂抗拉,并对其劈裂抗拉强度尺寸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骨料与砂浆的界面是混凝土劈拉破坏的薄弱环节,混凝土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所采用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基本可行。
2008年07期 No.412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解咏平;宋雪琳;柳丽霞;谌会芹;李冬霞;
介绍应用混凝土试验墙这一模拟结构建筑物,通过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得到了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关系,并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同时分析了抗拉强度检测混凝土破坏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2008年07期 No.412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王小召;
通过42个尺寸为100 mm×100 mm×515 mm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三点弯曲试件断裂试验,探讨了试件养护龄期和水泥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断裂韧度(KIC)和断裂能(GF)的影响,并推荐出评价水泥稳定碎石断裂韧性合适的指标是断裂能。
2008年07期 No.412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齐淑芹;段彬;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作为新一代高性能外加剂,已经在大型工程中应用,但存在许多适应性的问题。分析就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在工程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指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对胶凝材料、砂和石质量变化的敏感性较强,供使用单位参考。
2008年07期 No.412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