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雅勋;李子青;郝宪武;李子春;
根据PC连续刚构桥结构及施工特点,结合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的工作原理,将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用于PC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中。介绍了主梁应力应变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分析了应力测试的诸多影响因素,提出了应力测试的误差分析方法及结构实际应力的计算方法,并在杏沟大桥施工控制应力分析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PC连续刚构桥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依据。
2007年08期 No.40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崔国宏;沈东强;高丽;鲍华;
文章介绍河北省新保安大桥的静动载现场试验,测量该桥的应力、应变、挠度以及桥梁的动力特性和阻尼比。试验结果表明,新保安大桥的设计是满足要求的,可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现场试验方案是成功的。
2007年08期 No.401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朱云翔;徐国亮;
在锦屏东桥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场地布置、施工辅助设施选择以及在深山峡谷地区桥梁施工常遇到的一些困难。设计选择的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刚构适合当地条件;440 m大跨度缆索吊机的使用也为山区大跨度桥梁施工积累了经验。
2007年08期 No.401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刘龄嘉;贺拴海;赵小星;
用后张法对混凝土简支模型梁施加纵向预应力,测试它们在不同预应力值作用下的自振频率和挠度。发现预应力的作用将改变混凝土简支梁的振动频率,其中基频变化规律明显,二阶、三阶频率变化规律复杂。预应力对三种截面形式简支梁基频的影响均随预应力作用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规律不尽相同。研究表明,实测简支梁基频的方法可推算出简支梁的永存预应力,这一思路可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评估。
2007年08期 No.40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张立;文雨松;
分析了环境因素对铁路桩基础的影响。运用分段(Δt=365 d)线性解的方法计算得出铁路桥梁桩基础在锈蚀疲劳不同阶段的疲劳损伤及疲劳寿命,与用Miner理论计算得出的桥梁桩基础疲劳寿命进行比较,发现环境劣化造成的损伤对桥梁桩基础疲劳寿命影响非常大。指出可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采用合适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表面做防腐处理等措施,提高桥桩的使用寿命。
2007年08期 No.401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李新乐;窦慧娟;朱;
钢筋混凝土桥墩顶帽产生竖向裂缝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借助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计算得到了竖向裂缝处的受力,并结合桥墩的实际运营状况对顶帽处竖向裂缝的内外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给出了碳纤维(CFRP)加固后桥墩顶帽的应力大小,确定了病害桥墩顶帽加固方案及预防措施,为钢筋混凝土桥墩顶帽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2007年08期 No.401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闫志刚;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跨江河、跨海峡的大型桥梁建设越来越多。深水基础钻孔桩施工是大跨度桥梁施工的关键技术,而桩基工作平台的设计与施工更是其中的难点,它直接影响到基础施工的成败。文章介绍西江特大桥桩基础工作平台的设计与施工。
2007年08期 No.401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王贵春;皇甫昱;
基于对现有工程实例的分析,就围堰的加工、拼装、下沉及封底几个方面,论述了桥梁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的施工技术。阐述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说明了有关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指出了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
2007年08期 No.40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胡永;
钢吊箱围堰施工方法是深水承台施工中的一种主要施工方法。钢吊箱作为深水承台施工的主要构件,其设计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整个桥梁的施工质量。以新安江大桥高桩承台施工为例,介绍钢吊箱围堰的设计与施工,重点介绍钢吊箱围堰的构造、受力检算、工作原理、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等技术细节,同时对钢吊箱围堰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2007年08期 No.401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丁仕洪;方诗圣;崔林钊;谢枫;
钢围堰以其诸多优点在大型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整体仿真分析,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验算钢围堰的强度、刚度、抗浮稳定性以及封底混凝土强度,并进行封底混凝土与钢围堰内壁间抗滑的分析。
2007年08期 No.401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韩增云;
文章在叙述了充气胶囊内模存在的缺点后,介绍了钢骨架木内模的构造及工艺,分析比较了两种空心板梁内模的经济效益。空心板梁钢骨架木内模的应用,切实保证了预制板梁的生产质量,避免了内模上浮造成的质量问题。
2007年08期 No.401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巴珊;
北京某高速公路孙村—大庄段双龙高架桥,桥面两侧设置混凝土防撞护栏,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文章介绍钢筋制作安装、模板作业、混凝土浇筑与养生等施工工艺,以及质量保证措施。
2007年08期 No.401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李东勇;徐祯祥;侯庆华;
以深圳地铁施工资料为基础,利用三维模拟程序对暗挖隧道施工过程及支护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对于喷射混凝土和格栅钢架组成的隧道初支系统,考虑了喷射混凝土的时间效应及格栅钢架与喷射混凝土的不同刚度。在模拟过程中,研究了不同超前导管注浆范围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规律。从分析结果得出,尽管超前小导管对控制隧道围岩的变形有一定的效果,但注浆对地层的加固效果更加明显。
2007年08期 No.401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张海波;刘国楠;高俊合;
以深圳地铁白石洲—科技园区间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沙河立交桥桩基础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对盾构掘进施工所引起的桥台桩基础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掘进过程中将会引起临近桩基发生平行盾构轴线和垂直盾构轴线方向的挠曲变形,从而导致桩基内部产生显著的附加轴力和弯矩;桩基础的应力和变形都随着盾构的推进而不断变化,在盾构尾部通过桩基平面时达到最大值。同时提出了盾构近距离掘进过程中的施工注意事项和对桩周土的加固措施。
2007年08期 No.401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胡国伟;王炳华;张宇宁;石鸿;
以浅埋暗挖超大跨地铁车站施工为例,介绍了大断面群洞隧道施工及控制技术,其采用的长管棚与小导管超前支护与中洞法开挖支护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地层变形,结合施工全过程的非线性仿真及施工信息反馈,研究了群洞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拱顶下沉的规律,研究结论对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设计、优化施工顺序、指导施工组织及施工控制具有实践意义。
2007年08期 No.401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李伟;顾问宇;
文章介绍北京地铁十号线黄庄站施工过程中,在车站主体结构和1#、2#风道施工中采用159 mm大管棚对车站暗挖结构进行超前支护的施工情况,并对该项技术进行了评价。地面沉降监测表明,其最终沉降值都在事先预定允许的沉降范围内,为暗挖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2007年08期 No.401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刘林芽;高柏松;
分析了EDTA滴定法测石灰剂量存在的问题,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掺入5%、6%8、%石灰的石灰改良土的石灰剂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推导出石灰剂量随时间变化参考公式,对石灰改良土的施工、检测和质量评定等提供依据或方法。
2007年08期 No.40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李宏波;于广云;王东权;柏永生;
以某煤矿铁路专用线为例,根据扰动土特性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软土路堤的极限高度,采用高压旋喷桩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依据路基开采预计下沉量,进行地基整体加固设计,并通过数值模拟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得出地基采用约束加固,虽竖向变形较大,但可以满足正常使用,工程成本造价明显优于整体加固,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2007年08期 No.401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施爱华;
高速铁路对路基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要求,文章结合试验工程测试资料,对采用搅拌桩加固地基的变形规律、桩土应力分担、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加固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对其加固高速铁路软土地基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2007年08期 No.401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毕竣夫;
高压旋喷注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正式施工前根据地质条件做注浆试验确定合适的施工参数是高压旋喷注浆施工的重要环节。文章介绍了高压旋喷注浆技术改善厦门海底隧道浅滩段饱水砾砂层地质状况。
2007年08期 No.401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张志清;苏燕;金江;
为了有效防治黄土路堤的湿陷性破坏,保证黄土路堤的整体稳定性,在路基病害调查和试验路段土样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黄土路堤在加筋和无筋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出了加筋黄土路堤可以使湿陷性黄土路堤的变形趋缓,横向应力显示出比较均匀的受压状态和稳定的受力趋势,从而改善路基不利的受力状态,并给出了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设计方案。
2007年08期 No.401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李振霞;薛晖;陈渊召;
结合子洲至靖边高速公路4个合同段的低液限粉土,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其振动压实性能。首先,通过试验测得低液限粉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然后,着重研究分析了低液限粉土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振动压实效果;最后基于长期稳定性的考虑,测定分析了CBR值,提出了考虑CBR值的低液限粉土的振动压实标准。
2007年08期 No.401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田忠;
结合北京六环通昌段工程实例,分析水泥粉喷桩、水泥深层搅拌桩、强夯及土工格栅的作用原理,介绍采用的复合地基综合处理技术,从而达到加固软弱地基的效果。
2007年08期 No.40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周晓龙;
针对现行多元复合地基设计状况,结合软土地区工程地质情况,提出在软土地区采用以沉降变形控制为主的前提下利用变化桩长来控制沉降变形。并采用等效模量当量法计算沉降变形,确定设计桩长的多元复合地基实用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分析。
2007年08期 No.401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周庆坡;李传明;时小永;王启勇;
文章对潭邵高速公路周边区域的膨胀土路基病害类型进行归类,确定了潭邵路膨胀土的类型、分布及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处治方法及施工方案。
2007年08期 No.401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杨海巍;冯永;
文章以某库岸滑坡为例,首先利用有限差分法模拟滑坡体各时刻的暂态渗流场,并将计算得到的暂态孔隙水压力分布用于滑坡的极限平衡分析,以探讨不同工况下滑坡体稳定性变化规律。其成果将为库区滑坡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007年08期 No.401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魏小文;纪洪广;李文;
通过钻孔取样和静力触探试验得到第一手资料,对土体性质的空间分布的平稳性和各态历经性进行检验,并用不同方法求得岩土参数的相关距离,从而可建立岩土参数随机场模型。模型的建立完成了岩土参数由"点特性"到"空间平均特性"的过渡,大大减少了工程地质勘探工作量,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2007年08期 No.40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郑晓;廖志浓;
应用Biot固结方程建立动力方程,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地震荷载作用下CFG桩复合地基进行二维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地基的加速度在6 s时的最大峰值有所提高,说明CFG桩的存在对整个地基来说是有利的。随着桩长的增加,最大加速度逐渐提高,但当桩长为12 m时,与桩长为9 m时相比,加速度变化幅度不大。
2007年08期 No.401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黄雄;
以一成功的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为例,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加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结构并结合水泥搅拌桩止水的支护方案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该实例具有较完整的体系和独到的设计经验,可为类似深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提供借鉴。
2007年08期 No.401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张国帅;朱兴永;
结合兰州石油化学工业公司乙烯改造工程中对管架地基采用喷射注浆技术进行加固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在复杂场地条件下高压喷射注浆法的设计,以及在实际施工中,针对出现的异常情况采取的处理方法,并阐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旋喷桩质量检测方法。
2007年08期 No.401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张文军;张玉明;
目前在机务折返线平面设计中,依然采用以运行车辆为主的《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进行设计,造成了轨距与其主要运行机车的状态不匹配,使轨距难以保持。鉴于此,在线路平面设计及既有线改造中,要根据实际运行车辆种类,对平面设计标准的拟定原则、计算方法及参数选择方法做适当修订。
2007年08期 No.401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高进旺;
通过对朔州工务段内75 kg/m可动心轨混凝土枕道岔出现的典型病害种类的总结,并对病害形成的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了可动心轨混凝土枕道岔典型病害的维修方法和重点整治内容,旨在指导此类道岔现场的养护维修工作。
2007年08期 No.401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李卫;于进学;
文章从无缝线路温度应力与锁定轨温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在应力放散过程中,如何应用这一关系准确确定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这对应力放散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7年08期 No.401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张海军;王世顺;
阐述了"TDK-01型铁路道口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的构成、功能、总体技术指标以及研制过程。该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列车接近的时间和列车出清的时间,并在该段时间内记录栏门开启、关闭状态等。
2007年08期 No.401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高春雷;王发灯;
介绍了一种用于清筛机污土输送装置的自动避障系统。该系统用集成的超声波传感器组作为非接触测量器件,增加了覆盖区域,用PIC16F876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件,提出区域判定的避障算法,并进行了相关的软件设计。该系统具有性能可靠、速度快、性价比高等特点。
2007年08期 No.401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陈安叶;
捣固车测量作业精度对保证大机的作业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分析D08-32型捣固车的测量技术,总结出影响作业精度的因素,采用非返回式激光测量装置、提高部件的加工组装和调试精度,在捣固车上应用后经实际作业测试,作业精度有一定提高。
2007年08期 No.401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田宝杰;
提高新建铁路一次性开通速度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大机作业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以胶新线为例,通过计算不同开通速度下的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大机作业的量化影响,为铁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2007年08期 No.401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