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世挺;
既有单线铁路1孔20 m普通低高度预应力混凝土梁与公路斜交37°,正线桥梁与专用线桥梁并列错位布置,更换梁时新旧梁不能同时进行“旧出新进”。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新旧梁“单出单进”时采用横移纵拖法人工换梁在运营线上的成功应用。
2007年07期 No.40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王辉;方兴;白玲;史志强;曾志斌;史永吉;
钢塔具有重量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在近(现)代索支撑桥梁一百余年的发展中一直处于主流,我国2005年建成的南京长江三桥首次采用了钢塔。文章以钢塔建造技术较高的日本为代表,介绍了斜拉桥钢塔的架设方法,以及近年来大跨度悬索桥和斜拉桥钢塔架设事例、架设精度管理和架设过程中的减振对策,供今后钢塔施工时参考。
2007年07期 No.400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王芳;侯晓莉;
结合南京长江大桥南引桥施工实例,介绍了移动模架(Moving Support System)的组成,施工原理及主要性能,指出应用移动模架法施工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
2007年07期 No.400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贺振中;
灵江特大桥37#~45#墩位于江中,均为钻孔桩基础。文章重点介绍26 m×22 m钢板桩围堰及钻孔桩的施工技术,如固定平台搭设、钻孔灌注桩施工,以及钢板桩插打、围堰合龙等要点。
2007年07期 No.400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刘辉;
介绍在行车密度大(6~7 min一列万吨列车)、工期紧(22 d)的条件下,实施顶进箱涵的技术要点,包括线路加固、线路防护设置、箱身预制、顶力计算及布顶方向与高程控制等。
2007年07期 No.400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杨汉国;
介绍在浙赣铁路浣江特大桥水中墩承台施工中,利用长12 m拉森钢板桩围堰,结合承台底部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以固结承台底部砂卵石河床防水技术措施,为施工水中墩承台和墩身混凝土提供借鉴。
2007年07期 No.400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胡永;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超长栈桥为重要的临时工程结构,具有半永久性的特点。论述该栈桥拆除的方案与设计,重点论述栈桥拆除施工中的加固设计、分配梁与斜支撑的受力检算、钢管桩上拔力计算。工程实践表明,该栈桥拆除设计合理,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对同类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7年07期 No.400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吴汉奇;
广深线吉山特大桥改建中框架拖拉平移换梁工程,利用两台连续千斤顶牵引钢绞线将串联在一起的预制框架桥和既有混凝土梁拖拉到设计要求的位置,解决了大吨位拖拉施工中滑道及反力座施工、框架预制、梁下支墩安装、拖拉平移、基础处理等技术难题,施工完成后的框架桥使用情况良好。该施工方法及工艺可为类似工程借鉴。
2007年07期 No.400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巴珊;
介绍了混凝土桥梁产生裂缝的种类,分析了由荷载、温度变化、地基变形、钢筋锈蚀、冻胀、施工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质量差等原因引起的裂缝,并结合桥梁施工的实际,提出了各种裂缝的预防措施和防治方法,供桥梁施工参考。
2007年07期 No.400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吕贤良;陈宁贤;
简单介绍了真空压浆技术的特点及操作步骤,叙述了真空辅助压浆施工中的几个常见误区及其造成的后果,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
2007年07期 No.400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黄建明;
介绍水平旋喷搅拌桩在广州地铁暗挖隧道超前支护中的应用,成功解决了暗挖隧道在饱和粉细砂层中施工的难题,突破了传统矿山法超前支护理念,拓宽了传统矿山法的适用范围。
2007年07期 No.400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项春;
预应力锚索广泛应于在软岩、土体边坡加固及明挖支撑体系等工程中。文章结合沈阳市地铁一号线黎明文化宫车站锚索支撑体系施工实例,分析预应力锚索在地铁车站明挖支撑体系防护中的特点及原理,提出了预应力锚索结构的构造要点,阐述了锚索支护应用的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工艺。
2007年07期 No.400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夏国志;宋卫东;王森;
运用FLAC3D软件,结合北京天坛东门地铁车站站后折返区间具体工程条件,折返区间在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的情况下,对不同的局部开挖顺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先同时开挖双侧洞,待支护、建筑完后,再开挖中洞的方法,对地表沉降影响及周围土体扰动均比较小为最优方案,为此类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7年07期 No.400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徐化祥;朱赞成;柯云斌;
土钉墙和预应力锚索支护是现阶段土木工程基坑施工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通过广州地铁五号线火车站站房基坑明挖完成人工挖孔桩加预应力锚索和土钉墙综合支护技术的实例,详细介绍预应力锚索的施工组织管理。
2007年07期 No.400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郭庆智;
文章以龙(岩)长(汀)高速公路十二排右线隧道在开挖、初期支护后发生52 m长大塌方事故及其处理为例,介绍了隧道产生塌方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处理方法的要点是在塌方体两端设型钢拱架支撑加固,穿越塌方区时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塌方体、三台阶分部开挖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为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止和处理塌方提供了借鉴。
2007年07期 No.400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胡国新;刘庭金;陈俊生;邓飞皇;莫海鸿;
基坑工程施工改变地下水渗流场,导致紧邻区间隧道受力和变形发生改变。为此,应用数值分析手段,采用流—固耦合计算模式,对某基坑施工过程的渗流场和变形场进行三维模拟,分析了场地的水位下降规律和区间隧道的变形规律。并通过建立能反映止水条和螺栓作用的三维管片环实体计算模型,计算了管片变形和接头纵缝张开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坑施工诱发的最大水位下降约为2 m;水位下降2 m时管片的纵缝张开增量为0.13 mm,为纵缝张开控制总量的4.3%。因此,认为该基坑施工诱发的三维渗流对紧邻地铁区间隧道的影响较小。
2007年07期 No.400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崔建新;杜玉琴;
八字岭隧道水文条件和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综合运用TSP、超前水平钻孔和地质雷达三种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做到了长短结合,各有侧重并相互配合,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达到了经济实用的目的。该技术对岩溶地区长大隧道施工有借鉴意义。
2007年07期 No.400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徐静文;佘有光;
结合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工作井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介绍施工阶段监理的工作中预控、过程控制、验收三个环节地下连续墙的质量控制要点,详细说明了预控中设计审查,过程控制中成槽、钢筋笼和混凝土浇筑各工艺控制要点,以及验收阶段的监理重点,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7年07期 No.400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陈根锁;
结合南京城市快速内环东线工程九华山浅埋大跨双连拱隧道的修建,通过对设计提出的大跨度双连拱隧道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建立三维计算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在地质超前预报摸清地质参数和严格监测、及时反馈的信息化施工条件下,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创建了三导洞+横通道的“三导洞”施工法。使洞内形成多工作面、多工序的平行作业空间,大幅度缩减施工程序,采取先仰拱后台车衬砌拱顶的规模速度施工,使隧道在开挖、支护和衬砌等施工阶段都能安全、快速施工,实现大跨度双连拱隧道平均月成洞40 m的快速施工。
2007年07期 No.400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翟聚云;
强夯法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但目前对非饱和地基的应用性研究相对较少,实际工程应用中仍以经验为主,不能全面的揭示夯后地基土工程性质改善的原因。根据勘察和试验数据资料,通过地基土夯后测试数据与夯前数据的对比,揭示出该地区地基土经强夯加固后其工程性质得以改良的某些原因,对其适用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2007年07期 No.400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张保俭;
结合京九铁路既有线提速改建段路基改良土试验,研究不同改良方法对路基填料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对不同掺量下填料的性质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经济合理的改良固化剂掺入量。
2007年07期 No.400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张宏亮;侯江华;
针对国内某铁路矿区将煤矸石作为铁路路基材料的具体工程,建立煤矸石路基的实体模型,对路基受力和变形进行计算分析。文章还比照施工标准给出了施工建议,对于实际工程中预留沉降量等指标的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2007年07期 No.400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田忠;
文章结合江珠高速公路四村互通立交工程实测,分析真空预压的加固机理,在以塑料排水板引流的基础上,采用真空堆载预压技术以加快软基的排水固结,从而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
2007年07期 No.400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李振霞;刘军勇;陈渊召;
以高温养生作为二灰土快速养生的手段,通过室内试验研究、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以及利用电镜扫描技术(SEM),可快速地确定二灰土的设计参数和施工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控制指标,解决目前工程设计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2007年07期 No.400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徐永杰;姜晓伟;张可誉;张长千;
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难度大、问题多,且多为突发事故,因此在施工中要有充分的防范意识,加强安全检测,对突发事故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文章结合以往大量施工经验,提出了岩溶地区冲击钻孔突发事故防治技术。
2007年07期 No.400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肖伟;王建西;马斌;
为保证路基工后沉降符合要求,京津城际永乐车站软土地基设计采用CFG桩进行加固处理。提出了一种通过数值模拟CFG单桩承载力现场荷载试验来确定计算参数的新方法,采用有限元ANSYS程序对永乐车站复合地基沉降进行了分析,为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
2007年07期 No.400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颜士亮;
根据胶济铁路即墨至高密段43.2 km双线路基施工及通车一年后的实际沉降情况,对铁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的必要性、主要途径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于今后铁路提速改造以及客运专线的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7年07期 No.400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赵代强;钱振地;
深层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黏性土地基的一种新方法,具有无振动、无噪声、无环境污染和加固费用低等优点。结合我国首条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软基处理工程,介绍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基的技术原理、设计、施工设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检测及工程应用。
2007年07期 No.400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罗金洪;
采用土钉墙技术进行边坡加固已被广泛采用,结合庐山铁路疗养院边坡防护工程,介绍土钉墙加固技术的设计方法、土钉墙内部稳定验算和外部整体稳定检算方法,强调现场施工需要信息反馈和施工监测相结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07年07期 No.400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罗振亚;
根据京九线K739~K741区段的小半径曲线超限统计分析,指出控制好水平加速度度超限的关键是控制好圆曲线的连续差。
2007年07期 No.400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王书臣;张玉明;
针对混凝土枕道岔在铺设中易出现的问题,结合SC330型混凝土枕道岔的施工顺序和施工办法,对铺设该类道岔的施工办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找出了发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007年07期 No.400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刘进仁;张义军;
重点介绍双线钢筋混凝土轨枕地段,钢轨低接头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钢轨踏面本身不平顺,及驶入端轨面低于驶出端轨面所造成的不平顺。文章针对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整治方法。
2007年07期 No.400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郑晓;刘胜群;
文章结合E-B梁模型得到了列车荷载作用下地基的振动响应方程,结合该方程对上海地铁一号线现场实测的列车振动进行模拟,计算的位移幅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曲线形状也基本一致,表明计算模型能够反映出列车引起的轨道结构振动。
2007年07期 No.400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唐辉;
以安哥拉罗安达铁路大修工程为例,介绍了长线台座法预制1 067 mm轨距有挡肩PC轨枕的整套生产技术。前期工作有选定轨枕的生产工艺,规划和建设轨枕场;生产过程中则主要介绍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该技术为同类轨枕的预制生产积累了经验。
2007年07期 No.400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高春雷;陆亦群;方健康;
通过对国内外主流配砟整形车技术发展的研究,吸收国外先进配砟整形车的技术特点,实现了国内新型配砟整形车的研发创新。文章介绍了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配砟整形车的研制过程、工作性能及技术特点,供大机生产和使用单位参考。
2007年07期 No.400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郭志勇;
提出了客运专线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流程及设计方法,根据桥上无缝道岔“岔—梁—墩”一体化计算模型,建立桥上无缝道岔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道岔与桥梁之间的合理布置形式,对客运专线桥上无缝道岔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2007年07期 No.400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