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娄锋;朱向前;毕凯明;
以野山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该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该桥的动力特性。基于大质量法的多支承激励运动方程,探讨了一致输入、传导效应、部分相干效应等空间变化特性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竖向地震分量、波速等特性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综合评价了该桥的抗震性能。
2007年06期 No.39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梁栋;钟铁毅;杨风利;张贞阁;
采用铅芯橡胶支座减隔震装置,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三跨连续梁桥的减隔震动力分析模型,并选取了40条实际地震波作为地震输入,对隔震连续梁桥系统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能量分析,研究了地震动特性(PGA)对系统地震输入总能量的影响规律和隔震系统主要动力参数对连续梁桥的能量分配影响规律,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007年06期 No.399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林红松;许敏;刘学毅;
以孔跨布置为(94+168+84)m的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例,对减振型板式轨道凸形挡台进行受力分析,提出在进行大跨桥上板式轨道凸形挡台设计时,应考虑梁体上翼缘纵向位移使凸形挡台承受的附加力;对于本文算例,采用长度为3 920 mm短板时的混凝土凸形挡台受力仅为采用长度为4 930 mm长板的80%左右,短板对凸形挡台的结构设计更为有利。
2007年06期 No.399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杨喜文;段树金;李泽文;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混凝土翼缘板中存在剪力滞后现象,因此在组合梁的设计计算中引入了有效宽度的概念。现行有效宽度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主要是基于平面应力分布,所反映的只是混凝土板中间层纤维的剪力滞后现象,忽略了纵向压应力沿混凝土板厚度方向的变化。文章提出一种考虑纵向压应力沿混凝土板厚度方向变化的计算有效宽度的方法,此方法可与有限元等结构分析方法结合运用。建立了一种组合梁桥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提供了一个组合梁有效宽度的算例,其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与规范相比,本文计算的有效宽度值大幅度增加。
2007年06期 No.399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李东文;于跟社;
据已有的试验结果,浅述了120 km/h新型货车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32 m简支梁(图号:专桥2051)的主要动力性能参数,分析了该标准梁型对新型货车的适应性。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梁体的自振频率和货车作用下的跨中挠度。实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比较吻合。
2007年06期 No.399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赵文实;
一座分段施作的30 m+5×40 m+30 m连续梁桥,竣工后发现后浇段产生最宽4 mm的裂缝,分析认为是设计施工对细节注意不够。经计算确定用体外预应力束加固,并指出设计、施工及养护中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06期 No.399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田忠;
根据高速公路建设的工程实践,对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介绍桥头跳车在设计中的预防措施,并对几种处治方案进行探讨。
2007年06期 No.399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左金库;王君来;
根据待拆桥墩的结构特点和周围环境,采用了定向倒塌的爆破拆除方案。合理的爆破参数、准确的起爆网路及完善的防护措施使爆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后对爆破振动进行了分析。
2007年06期 No.399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罗中来;
延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无站台柱风雨棚采用54 m跨张弦梁。文章介绍了张弦梁的安装,张弦梁拉索技术的特点、关键步骤,张弦梁张拉时的技术参数及控制原则。简述张拉过程的测试内容与质量监控。
2007年06期 No.399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杨仲杰;胡永;丁靖;曹流胜;
柳州三门江大桥主桥为(100+160+100)m双塔双索面三跨部分斜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桥面宽41 m,居同类型桥梁国内第一。介绍该桥合龙段施工技术方案,重点介绍了合龙段施工中托架设计、劲性骨架安装、配重设置、合龙束张拉与压浆、合龙温度确定等技术细节,同时对合龙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2007年06期 No.399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李永鹏;李育朝;崔毅;
结合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上采用TJ165型架桥机架设双线32 m梁简支T梁工程,对TJ165型架桥机架设32 m梁简支T梁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总结施工关键及施工控制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07年06期 No.399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崔建新;
分岔式隧道是一种新型的隧道平面布局方式,结合八字岭分岔式隧道连拱段的施工实践,通过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过程的控制,合理减少工序,方便施工组织,并解决了中隔墙顶部渗漏水问题,供类似工程借鉴。
2007年06期 No.399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张立新;邱明轩;
文章介绍北京地铁5号线17标段区间隧道盾构施工方案、施工主要工艺、施工存在问题及所采取的相应措施。盾构法施工的实践证明了在地铁站区间施工引进盾构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2007年06期 No.399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陈根锁;
结合南京九华山隧道穿越破碎山体的工程实际,取断裂带近区山体围岩,建立双连拱隧道穿越断裂带三维计算模型,对隧道开挖过程中破碎带围岩变形和应力情况进行三维非线性计算分析。从而判断围岩是否稳定,并采取相应支护措施,为施工中需注意的重点部位提出建议。
2007年06期 No.399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郑晓;刘胜群;
通过对上海地铁一号线某区段进行的现场测试,对地铁运行所引起的地表振动规律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轨道结构上振动速度时程曲线呈现准周期特性,振动具有明显的脉冲、尖峰特性。列车速度越高,高频振动所占的比例越大,但振动主要为低频振动。相比于轨道结构的振动速度曲线,地面振动速度时程曲线表现出振动经过一定距离传播后相互叠加的特性,振动速度的幅值也有大幅度的减小。随着距轨道距离的增大,速度的幅值也逐渐衰减。
2007年06期 No.399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郭庆智;
文章针对长大山岭隧道和地质复杂隧道的特点,结合目前部分隧道施工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现象,提出了应采取的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对组织隧道工程施工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2007年06期 No.399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王强;邵凤书;
沈阳铁路局灵山站到达场改造工程路基排水工程应用PVC透水管,结合PVC软式透水管工作机理及特点,介绍了站场路基排水工程中PVC软式透水管的选择和布设,以及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07年06期 No.399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郭森;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武清站路基试验段采用CFG桩加固,文章阐述了CFG桩的施工钻机选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步骤以及相关的技术参数,分析了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07年06期 No.399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刘新福;
新建北京至天津城际轨道交通采用无砟轨道结构,结构需保证地基的工后沉降量较小,借鉴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应用的动态设计管理方法,路基工程试验段施工中采用动态设计思想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07年06期 No.399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王春雷;王华;封辉;
荷载作用下高陡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是桥基位置确定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文章运用ANSYS分析软件初步研究桥基荷载作用下边坡三维岩体力学行为特征,这对为日益发展的道路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有着重要意义。
2007年06期 No.399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孙树贤;郑兆远;王兵;
文章介绍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软基处理方法在某公路的应用,并与塑排板+土工格栅+堆载预压法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比较,为类似地区的路基工程提供了软基处理的参考实例。
2007年06期 No.399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刘林芽;高柏松;
针对不同石灰配比下的改良黏土,分别进行了颗粒分析、击实试验、液塑限试验和渗透性试验,对石灰改良黏土的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为既有线提速铁路路基石灰改良土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2007年06期 No.399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万军利;张玉芳;
结合水麻(水富—麻柳湾)高速公路K82+380~495段路堤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工程应用,介绍了路堤式预应力锚索桩板墙这种轻型支挡结构的组成部分和受力机理及施工工艺,并对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和遇到的问题作了初步分析总结。
2007年06期 No.399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杨宗华;
文章介绍了某路基边坡工程采用土钉支护技术的实例。通过选用合理的破裂面形式,用极限平衡理论进行设计和分析,并通过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的反馈数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开挖深度和支护时间,控制了施工过程中边坡的变形,保证了软岩高边坡的整体稳定。
2007年06期 No.399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朱赞成;徐化祥;宋卫东;周海;
对大黑山钼矿边坡工程的地质条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为边坡可能出现失稳破坏的部位和变形破坏形式的预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采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建立该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模型,最后得出28剖面为不稳定边坡。
2007年06期 No.399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刘巧玲;
概述佛山市三水城区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和工程地质情况,叙述了不同年代、不同成因的第四系沉积物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各层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探讨桩基承载力检测中应注意的事项。
2007年06期 No.399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龚增进;
根据我国提速综合试验及秦沈线、广深线运营实践经验,参考国外铁路研究成果及运营实践,对新建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线路设计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线路设计参数的建议值以及选用原则,为新建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线路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2007年06期 No.399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卢耀荣;
文章对中国与德国铁路桥上无缝线路发展背景进行了比较,对两国设计中纵向力计算、轨道强度、稳定性检算和调节器的设置等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客运专线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拟采用的方法阐述己见。
2007年06期 No.399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陈孟强;魏亚辉;
胶济铁路电化工程是全路既有线改建提速200 km/h的探索性工程,区间正线按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文章着重介绍了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方法及安全质量管理事项。
2007年06期 No.399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王树国;
结合我国自主研发的客运专线60 kg/m钢轨18号有砟道岔在胶州北站试铺工程,对18号道岔的原位铺设方法、施工机具、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对国内外250 km/h道岔的几何尺寸静态验收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了中国250 km/h客运专线有砟道岔几何尺寸静态验收标准。
2007年06期 No.399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魏运生;马德胜;刘杰;
介绍了大连快轨3号线的延伸线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阐述了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与解决方法。
2007年06期 No.399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李向国;刘林杰;黄守刚;
在简述客运专线铁路有砟道床施工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客运专线铁路有砟道床断面设计、碎石道砟标准和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为客运专线铁路铺轨技术实践的完善提供参考。
2007年06期 No.399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冯世彪;
文章从多方面分析了重载线路钢轨发生折损的原因,初步探索出发生伤轨的规律,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出有效防止钢轨折损的办法。
2007年06期 No.399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倪光春;
采用将侧磨严重单股钢轨更换或25 m新轨的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文章介绍将曲线上下股钢轨倒换,使钢轨的原作用边变为非作用边,钢轨外侧完好的非作用边得到充分利用,倒换曲线侧磨轨收到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2007年06期 No.399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王元兴;
文章对目前工务维修的现状进行分析,例如生产布局不够合理,作业方式落后所带来的隐患,引进大型机械化设备需给以充足的维修“天窗”等,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2007年06期 No.399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孟亮;
通过分析轨检车检测数据,并与现场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轨检车主要的超限项目与现场存在的轨道病害的关系,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线路维修对策。实践证明,依据轨检车检测数据提出的相关维修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线路设备的质量,保障行车安全。
2007年06期 No.399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赵铁民;
介绍轨道超高和粘着系数的基本概念及设置原理,归纳总结了各国铁路系统对其取值的范畴,并对不同情况下的取值进行对比,为我国铁路系统超高和粘着系数相关系数的取值提供一定依据。
2007年06期 No.399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刘振民;钱振地;张雷;
通过对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双块式现浇混凝土道床板出现的裂缝现象的分析,从设计、施工和混凝土配方等方面分析了现浇混凝土道床板的裂缝成因。提出了防治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缝的具体措施,对今后客运专线现浇混凝土道床板的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2007年06期 No.399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