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秉成
<正> 一、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不久,浙赣铁路全线贯通 五十年前的八月十三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八一三事变爆发,中国军民奋起抗战。上海面临大敌,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阶段。当时最迫切需要的是通向大后方的交通,举国注视浙赣铁路南萍段的工程进展。由于当时南萍段员工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八一三事变后不到一个月,于1937年9月10日宣告浙赣全线贯通,大大地缓和了当时全国
1987年1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张定德
<正> 桥墩裂损时,一般采用加筑钢筋混凝土箍的办法进行加固。但是很多桥墩加箍后,往往又发生裂纹,特别是哈尔滨铁路局管内桥梁,位于严寒地区,这种病害更是严重。例如:绥佳线的汤旺河大桥,桥墩裂损,1979年加筑钢筋混凝土箍后,当年又发生裂纹,有的裂纹宽达10mm。1981年至1983年,在滨洲线松花江
1987年12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陈作民,杨万仁
<正> 哈尔滨铁路局牙林线K91位于大兴安岭北坡,东经121°41′,北纬50°10′,海拔750m。每年平均气温-4.2℃,季节冻层约1.2m,冻土上限为2.4m左右,为岛状多年冻土地区。地表坡约20%。表层系塔头草泥炭层,厚0.4~0.8m多存水,常年饱和;下层主要是淤泥黑色砂粘土,部分有砾砂,厚0.8~1.2m,含水量大于40%,层状冰发育,一般厚为2~4mm,最厚可达30mm;再下部是黄色砂粘土,厚为1.2m左右,含水量为26%。
1987年12期 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侯德杰
<正> 杜草隧道是1975年5月1日由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第七工程处施工,1980年9月18日运营通车,隧道全长3900.53m,隧道内线路铺设整体道床。如何提高线路质量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是我们养护维修工作的中心。
1987年12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崔盛海
<正> 三间房编组站位于祖国最北方,系路网性编组站,两级四场站型,设有9股道的峰前到达场,32股道的编组场。本文根据三间房编组站驼峰设计,结合寒冷地区特点,就驼峰调速制式、峰高及纵断面设计等问题,浅谈一些体会。 一、寒冷地区驼峰调速制式的选择 目前,国内驼峰调速制式,基本有3种,
1987年12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刘信宝
<正> 近年来,随着各种养路机械普遍用于线路维修保养作业以来,列车冲撞在线路上作业的机具和险性事故时有发生,伊图里河分局建局以来近10年时间就发生了12件。撞机事故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不仅对铁路运输,国家财产造成很大损失,而且也极大地威协着职工的人身安全。因而采用机械化作业后,充分发挥各种机具的效率和确保运输安全,作业安全已成为
1987年12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苏彥
<正> 一、概况 兴安岭隧道建于1901~1903年,普通片石衬砌,胶结材料石膏砂浆。中心排水沟2453m,侧沟624.2m,海拔高度1100m,两洞口的高差36.9m,线路标高920~960m。线路走向,略偏东南,轨枕板线路,线路平均坡度11.9‰,最大坡度13.7‰。普通灯光照明,避车洞10个,避人洞49个。地区温度:1、4季
1987年12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张友忠
<正> 小型液压捣固机(以下简称捣固机)的使用,使养路工人从繁重的捣固与扒碴作业中解放出来,其捣固质量是过去所使用的电动四头捣固机、手提电镐及捣固手镐所不能相比的,而且工作效率也比较高。但从全路来看,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影响,其使用状况差异还相当大。在同等列车密度条件下的线路上,一些工区常年坚持使用捣固机作业,而另有部分工
1987年12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张国忠
<正> 一、牙林线的特点 牙林线是我国最北方的一条铁路,是开发和建设大兴安岭的大动脉。该线绝大多数地段为依山傍水,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均比较复杂,又是多年冻土区,冬季最低气温-48℃,夏季最高气温35℃,无霜期短,不到100天,温差大,气候多变,夏季雨水连绵。 牙林线牙克石至爱林是19世纪40年代修筑,库图段(库都尔—图里河)是1956年开始
1987年12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孙国藩
铁路桥梁采用柔性墩结构,经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但矮型的柔性墩,在实际工作时,能否起到柔性墩的作用,还有不少争论。本文通过实测资料的分析,作出了明确的结论,给推广此项新技术提供了依据。另外,本文所介绍的测试方法也有独特之处。
1987年12期 23-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 刘青香
<正> 近年来,随着道口交通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辆撞铁路道口栏木的交通事故成倍增加。据1985年统计,我段管内有人看守道口共发生撞杆(门)事故11起,除造成经济损失外,还由于多数道口距工厂较远,又无电焊、气焊设备,给受撞栏木的修复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减撞型道口栏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的。其原理是:当栏木受到一定的外界撞击
1987年12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 孙进文
<正> 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分局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地处山区。铁路线路曲线多、坡度大,坍方落石时有发生,危及行车安全。按照规定,我分局管内27处坍方落实均需装设遮断信号和报警装置。但这些危险地段多远离交流电源,就是有交流电源也不能保证连续供电,因此,采用了太阳能电池供电,取得了较好效果。
1987年12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陈樾荫
<正> PITTSFIELD, Massachusetts (Agencies Via Xinhua)—The home handyman of the future might find a heat gun or ultrasonic welding device handier than a hammer for working on his plastic house.
1987年12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谭立德
<正>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20条规定:“机车、动车、重型轨道车上均应备有复轨器”,并要求自1983年7月1日起实行。对于运输繁忙的线路,为了防止发生机车、车辆脱轨事故扩大,研制和配备轨道车、机车、车辆起复设备,并尽快普及应用成为当务之急。 广州铁路局将此项目作为全局行车安全措
1987年12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本刊编辑部
<正> 我国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独塔单索面斜拉桥——上海恒丰路立交桥已于1987年9月30日竣工。这是一座按特定环境设计的立交桥。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的设计者把根据上海新客站建桥地区地域不能扩展、15条铁路干线位置基本照旧的规定要求和上海市市政一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经过实地勘察规划,改
1987年1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本刊编辑部
<正> 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铁路上海新客站高架候车室于9月30日全部竣工。 铁路上海新客站采用“高架候车、南北开口”的平面布局,80%候车室设置在15条东西向铁路线上空。共有长60m、宽31m的普通候车室6间,长14~20m、宽12m的母子候车室4间。 与10间高架候车室同时竣工的还有:高架
1987年1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正> 全路工务系统第五届QC小组成果发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全路工务系统第五届QC小组成果发表会于1987年9月1日至5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会上共发表了32项成果,经认真评审,评出20项为部级成果。经铁道部工务局研究选定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线桥工程段综合车间整轨班QC小组为出席全国质量管理成果发表会的工务系统的代表。 此次成果发表有以下特点:1.从发表成果的类
1987年12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陈开利
<正> 本州~四国连络桥由神户~鸣门、儿岛~坂出、尾道~今治三条线组成。在神户鸣门线中有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明石海峡大桥(悬索桥,跨度为960m+1990m+960m);在尾道今治线中有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生口大桥,跨度为150m+490m+150m);
1987年1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 1987年12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