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轩辕啸雯
<正> 大秦线是我国按重载、单元列车修建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建成后对开发山西煤炭基地,增加内蒙、宁夏的煤炭调出量,增加东北、华东、华南等地区煤炭供应和出口,支援沿海工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是解决我国能源
1987年1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正> 大秦铁路是七五期间铁道部“北战大秦,南攻衡广,中取华东”三大重点工程之一。今年是大秦铁路实现1988年底全线建成的关键年。当前六万多名职工和干部树立了大打翻身仗的光荣感、自豪感,正在豪情满怀地奋战在大秦铁路建设沿线,在科研、设计、施工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了铁道部大秦铁路建设办公室的有关同志组织了15篇稿件,利用
1987年11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王长贵
<正> 西韩岭特大桥(图1)是大秦铁路引入大同枢纽工程中韩家岭疏解区的重点工程,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全长1892.87m。有墩台109个,其中明挖扩大基础86个,钻孔灌筑桩基础23个。挖基土方为56782m~3,钻孔灌筑
1987年1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 王雪茹,王兆增,王盛海,左佐生
<正> 大秦铁路路基大规模施工前,在铁道部大秦铁路建设办公室和基建总局领导下,成立了由铁道部第一工程局主持,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参加的大秦铁路路基试验研究攻关组,分别选择延庆砂卵石土、茶坞粘性土和铁炉村
1987年11期 7-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吴伯泉
<正> 近几年由于隧道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奥法的应用,国内外都普遍采用全断面开挖机械化施工,而掘进工序和衬砌工序是十分关键的两道工序,这两道工序的机械化施工对全断面开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仅就衬砌作业
1987年11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左佐生,刘国楠,林凌
<正> 大秦线为我国第一条重载铁路,铁道部(84)铁基字364号文,关于“大秦铁路重载铁路路基设计原则及标准”高于现有《铁路路基技术规范》的技术标准。为了检查大秦铁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是否达到364号文的有关规定,大秦铁路路基质量研究组在大秦铁路北
1987年1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卜庆宝,史玉新
<正> 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五处在大秦线西坪隧道处理松散坍塌体施工中,首次采用日本“眼镜法”施工技术获得成功,于1986年5月25日顺利通过了30m长的通天塌方地段。
1987年11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唐诗明
<正> 全预应力混凝土梁在近50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并不能完全克服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上所产生的裂纹。相反,由于预应力或材料使用不当,往往产生过大拱度,在桥面等处产生新的
1987年1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正> 为了确保大秦铁路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缓解铁路运输紧张局面,铁道部工程指挥却决定由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在现场制造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1985年5月在沙城车
1987年1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陆懋成
<正> 一、前言 粉尘是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大敌,在粉尘治理工作中,铁路隧道方面与全国工矿企业方面比较,是较落后的。经劳卫部门监测,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粉尘超过标准,高达52.4倍,
1987年11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正> 针对当前我国隧道施工中检验断面轮廓尺寸十分困难,对精确控制施工超挖和限界缺乏有效手段的情况,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研制成功了SJC-1型便携式隧道断面激光测量仪,
1987年1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黄渝城
<正> PG30型铺架机(图1)是大秦线铁路建设中为解决铺架混凝土宽枕轨排及16m混凝土梁而研制的,由铁道部武汉工程机械研究所、第一工程局联合设计,铁道部武汉工程机械厂、哈尔滨车辆工厂等单位制造,于1987年投入大秦线进行工业性试验,其外形如图2。
1987年11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
<正> 一、概况 1986年3月12日~15日铁道部第一工程局科研所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协作,利用振动法对大秦线妫水河特大桥第55号墩8、9、12、13号桩,第56号墩8、9号桩和
1987年11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元平楷
<正> 一、前言 平义分大桥位于北京市怀柔县平义分村庄附近,桥梁孔径为3孔20m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及12孔32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全桥长度为487.54m,于1986年建成。该桥跨越京通线
1987年1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正> 在大秦铁路线上,对设计隧道防排水工程采取“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力求防水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时则尽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1987年11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正> 军都山隧道采用世界先进水平的机械化施工,大大减轻了工人体力劳动强度,湿式凿岩时,岩尘污染已达到国家容许浓度。然而,施工中采用机械掘进深孔爆破、干喷混凝土、聚氯乙烯防水板以及无轨运输等技术,使作业环
1987年11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陈樾荫
<正> About 8 per cent of the route lies across bridges or viaducts. Most of these stretch across valleys and have a continuous ballast bed. To meet the high standards for these structures DB drew up a speci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gramme. Dimensions were chosen to conform with the internationally agreed UIC 71 specification which demands that the structure can accept a load of 80 kN/m on
1987年11期 40-4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陆亦群
<正>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与上海铁路局福州分局郭坑工务修制厂共同研制的YFZ—A型液压轨枕方正器于1987年8月22日在厦门通过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院级鉴定。会议聘请了李振庭、吴瑞、彭新义同志为主审人。
1987年1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窦可乐
<正> 液压轨缝调整器是调节钢轨接头间隙的液压机具。由于该机未设卸荷油路,使用时常因尖轨斜铁与轨顶两侧卡死而不能下道,由此导致停车事故。 南京工务段于1986年9月开始研制“两销快速下道装置”,下旬基本定型。该装置的拉簧块将机身分
1987年1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本刊编辑部
<正> 永和斜拉桥位于天津至汉沽公路干线上,横跨永定新河的潮汐河道上,全桥长510m,主跨跨度260m,为双塔、五孔、悬浮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结构。南北两塔高55m,44对共176根钢絲束缆索,密
1987年1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