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建筑

访问量:578395

  • 对线路最小曲线半径的建议

    罗嘉运

    <正> 线路最小曲线半径是新建和改建铁路的一项主要技术标准。它关系到行车速度、通过能力,经济效果和行车的安全、平稳等问题。各级铁路最小半径以多少为合适,要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本文试就工务方面,提供一些调查分析资料和建议意见。

    1981年10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地道桥采用二节气垫顶拉法施工

    金克复,张录贤

    <正> 近年来,国内采用了“顶拉法”和“气垫法”,进行地道桥施工。“顶拉法”施工可以不要后背和传力柱,但顶力仍然很大,而且分节也过多,而“气垫法”施工则可以使顶力大为减少,但仍需要后背和传力柱。于是就产生了综合这二者优点的“二节气垫顶拉施工法”,在国内许多单位进行了试验和施工。 1978年4月,沈阳铁路局勘测设计所和第五工程段针对本溪车站施工现场狭窄的情况提出了采用二节气垫顶拉法建造本溪站旅客地道的设计施工方案,干1979年破土动工,并进行了模拟试验。1980年4月27日开始顶进,6

    1981年10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 大巴山隧道整体道床病害分析与加强措施

    侯文彪

    <正> 襄渝线大巴山隧道全长5,333.7米,穿越汉江及嘉陵江的分水岭,直线人字形纵坡。进口段为9‰的上坡,长3,728.7米;出口段为3‰的下坡,长1,600米。入口左侧20米有平行导坑长2,600米,出口右侧20米有平行导坑长2,733米。 大巴山隧道地质构造复杂,该地区为大巴山褶皱带,有区域性大断裂及一系列次一级断裂伴生。节理发育,岩体破碎,仅大巴山隧道

    1981年10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 在建筑物稠密区进行大量土石方深孔爆破

    刘荣钧

    <正> 在铁路沿线进行大量土石方爆破工程,当遇到人口、建筑物及其它建筑设施稠密区时,爆破工程施工是十分困难的。这时需将爆破碎物的抛掷距离严格地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以保证人畜、建筑物的安全。 最近,不少施工和科研单位对在人口稠密区拆除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圬工的“控制爆破”以及对土岩边坡采用“光面和预裂爆破”新技术作了很多成功的研究工作,并总结了一些有价值的好经验。但是,这种“控制爆破”和“光面预裂爆破”的经验并不宜应用到大量

    1981年10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拼装结构负温施工水泥接头材料

    李启棣,吴淑华

    <正> 拼装式桥涵以及其它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负温环境进行拼装施工,其接头的胶结和锚固材料必须具有负温强度发展快,干燥收缩量小,对钢筋无锈蚀作用和耐久性良好等技术性能,同时还要求施工简便,料源充足和造价不高。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施工,为了防止早期受冻和加速硬化,往往采用预热水和集料,或用诸如电热、暖棚等防寒升温技术措施。但在拼装接头部位分散且用料量

    1981年10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冻害扣板的设计和应用

    吴悦魁

    <正> 沈阳铁路局从1962年开始,在苏抚线和长大线铺设钢筋混凝土轨枕。到1979年底,先后共铺设1594.9公里,258万多根。 由于我局管内最低气温在-25.1℃~-38.7℃之间,所以冬季线路上普遍有冻害发生,一般在线路大修完成后,随着道床不洁程度的不断增加,线路表面的冻害也逐年增加。

    1981年10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数理统计方法(四)

    徐在庸

    <正> 第四章 正态分布与管理图 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又叫常态分布。在概率论所研究的各种概率分布中,正态分布是最重要的一种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与泊松分布是最常用的三种分布。但要注意,二项分布与泊松分布适用于“计数值数据”,而正态分布则相应于“计量值数据”。

    1981年10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苏联大运量线路的维修

    К.С.Исаев ,В.Ф.Федулов ,焦新卿

    <正> 前言 苏联货物运输密度是世界上最大的,1976年为37百万总重吨/公里,因此涉及到特殊性质的线路维修问题。 整个苏联铁路网的约30%线路货运密度超过50百万吨/公里,而在某些复线区段,目前运输密度已达到100~120百万总重吨/公里。 本文主要介绍由于货运密度大而给线路维

    1981年10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澳大利亚矿山专用线的轨道结构(下)

    曾树谷

    <正> 为了确定在曲线上所必需的钢轨强度以避免轨头的塑性压溃,需要考虑轴重的分布以及平均轴重。所需要的强度可以参考在直线上不出现塑性压溃的经验,并根据超载的概率来选定。因为钢轨的塑性压溃是损伤累积的结果,它并不要求工作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但是要求出现这种超应力小到足使钢轨由于其它原因,并不是塑性变形的原因而进行更换,亦即

    1981年10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道碴垫的发展与应用——日本国营铁路新干线轨道结构改革介绍

    毛定法

    <正> 日本国营铁路东海道新干线最高速度已达每小时260公里,在高速行车条件下所产生的轨道应力、振动、噪音、路基沉陷、道碴粉碎和轨道养护维修等问题都较严重。为了解决高速行车条件下的这一系列问题,新干线轨道已采用了不少新型结构,例如重型钢轨、无缝线路、新型弹性扣件、局部板式轨枕或整体道床

    1981年10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道岔尖轨拱腰是如何形成的?怎样整治?

    顾培雄

    <正> 尖轨是道岔的主要部件之一。它在整长范围内除通过跟端结构与导轨或与导轨及基本轨联结、尖端附近(长尖轨另在竖切起点附近或更多部位)通过拉杆与转辙机械连接以及两尖轨彼此有某些连接杆外,为满足转换的需要,与岔枕(或其它轨下基础)无扣件联结。在运

    1981年10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动态消息

    <正> 铁道部基建系统“以钢代木”工作会议 1981年6月23日至29日在沈阳召开了“铁道部基建系统以钢代木工作会议”。会议由铁道部基建总局和物资管理局共同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各铁路局、各工程局,各工厂、各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科技局、科情所以及铁道兵、广东省等共39个单位157人。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国家计委、经委、建委,物资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节约使用、合理利用木材和推广木材代用品的若干规定(草案)的通知”,

    1981年10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