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永刚
<正> 铁路采石场主要生产铁路上用的道碴和片石,除供新建铁路铺碴外,尚供线路大修、日常维修用的碎石道碴和沿线桥梁、涵洞、隧道及路基防护等工程的大修、日常维修、防洪抢险用的片石。道碴、片石的质量直接影响线路的质量,也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长期以来,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
1981年08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杨炎培,洪志增,吴重林,黄桢吉
<正> 为了进行《铁路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技术规则》的修订工作,由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第五工程局、第三勘测设计院、昆明铁路局组成调查组,于1980年6月至9月,对铁路隧道漏水及腐蚀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 这次实地调查过的隧道有:枝柳线的彭莫山隧道,陈家岩隧道、罗依溪隧道、官坝隧
1981年08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 梁丰
<正> 为配合铁道部制订“铁路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技术规则”,曾调查研究了我厂近年来制造的1,100多片跨度31.7米后张式T形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对出现裂纹的梁作了分析。因为一般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梁不产生裂纹,以避免钢丝受外界介质的腐蚀,影响梁的强度或耐久性。国外曾出现过一些严重的钢丝腐蚀事故。如美国华盛顿州的一座浮
1981年08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沈寿长,谢慎良
<正> 1979年3月由西安铁路局主持召集有关单位对陇海铁路宝天段电气化工程中急需整治的病害工点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所调查的桥涵病害工点中,由于路堑吊沟射水造成的水害占总数的30%以上,成了很突出的问题之一。 陇海铁路宝天段,从宝鸡向西穿六盘山
1981年08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 鲁希孔
<正> 道岔是列车通过的咽喉,直接承受列车车轮的负荷、冲击和磨耗。其导曲线一般为圆曲线,两端不设缓和曲线,所以列车进入道岔曲线时,会突然产生一个直线上所没有的离心力,并与离心加速度成正比,一般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1981年08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汪式松
<正> 轨道电路是实现电气集中、自动控制及远程控制等现代化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搞好当前运输和将来全面实现铁路运输自动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轨道电路短路(俗称连电)是工务部门发生的惯性事故之一。以我段为例:全段有自动闭塞线路三百余公里,电气集中道岔八百余组,1977~1978年发生的行车事故中短路事故占57%。如何防止这一事故的发生,是工务部
1981年08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邢中原
看了1981年第3期《铁道科学技术(工务工程分册)》问题解答一栏上刊登的“水泥地面起灰、起砂的原因与防止方法”一文后很有感触,由于地面制作不好影响了质量及使用,造成维修困难,长期以来不好解决。除王鸿喜同志提到的改善办法外,我们单位在学习外单位经验基础上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地面”经实践证明,所作水泥地面强度高、质量好、表面光滑、不起砂、不裂缝、不空鼓,而且省工、省料,受到操作工人及使用单位的欢迎,是值得向大家推广的,现将本人搜集的有关施工方面资料整理如下,供有关部门参考。
1981年08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徐在庸
<正> 第二章 直方图 在第一章已经讲过,将数据单独地进行研究,看不到什么规律;但如研究大量数据的集体,就会发现统计规律。大量数据进行的研究,包括收集数据、数据分组、制频数分布表、绘直方图等基本工作,现分述如下。 收集数据 在收集数据时必须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不仅收集的大量数据无用,还会由于数据反映虚假情况,而引起判断上的错误和行动上的失策,造成严重后果。
1981年08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梁健博
<正> 钢轨是铁路线路上部建筑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线路维修工作量及大修周期。因而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钢轨问题的研究,例如,钢轨合理重量的选择、钢轨断面设计及尺寸公差、合理材质、焊接、焊补及热处理等等。钢轨的使用问题,也是和钢轨寿命有着直接关系,现就这方面谈几点看法:
1981年08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陆季平
<正> 远在1939年5月25日在美国大古力(Grand Couless)水坝的第二期施工期间,浇灌混凝土日圬工量为20,696立码(编者注:1立码等于0.76立方米),从而成为世界上遥遥领先者。于同年10月份在这同一水坝上创造了月圬工量536,264立码的纪录。这两个数字
1981年08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殷志缙
<正> 纳布勒扣件的设计原则 1.扣件的拧紧力应足以使钢轨在轨枕上的滑动阻力大大地超过在完全稳定道床中的轨枕纵向位移阻力;
1981年08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K.Riessberger
,涂光钧
奥地利为研制一种精度准确到±10毫米的隧道净空测量方法,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此种技术是利用激光脉冲的发射与反射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进行量测的。以前,曾用过一台这种样机测量阿尔伯格线的纵断面和横断面,将来的发展目标是建立计算机程序,以自动检测超限货物路线的情况。
1981年08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P.S.Holmes
<正> 在本文发表时,新西兰约有3,000座铁路桥,近百年来记录了48次靠近墩台处的河底冲刷情况。 附图中所列是新西兰某些被冲毁的桥墩基础结构和标高。 这些桥的基本水文地质条件及冲刷深度可
1981年08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张泽珪
<正> 美国史泼来钢轨探伤车队,曾就30年来钢轨探伤记录作了统计。1979年在美国及加拿大铁路上查出可能有碍行车安全必须处理的钢轨损伤数为97,000处,1972年曾达130,000处,
1981年08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康存德
<正> 一座跨越横滨港进口的横滨港湾桥已于1980年11月27日开工。 横滨市1963年即开始设想建造这座港湾桥,以图根本上解决横滨市中心的交通堵塞现象,并增加港湾的吞吐量,1969年编进了东京湾环形公路计划,日本建设省就此进行了调查,后因故计划被冻结。1979年又重新提出,由首都高速公路公团继续进行施工设计。
1981年08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正> 1981年5月5日至9日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局主持,在天津召开了“全国铁路第三次科技情报工作会议暨中国铁道学会科技情报委员会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局、厂、院、校等单位的领导同志,情报人员以及北京、天津市科学技术情报所、铁道兵、人
1981年08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盛凤德,高嘉年
<正> 由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铁道学会联合主持的钢轨、车轮、车轴材料工艺学术会议,于1981年5月11日至16日在马鞍山召开。冶金部门和铁道部门的钢轨、车轮及车轴生产、使用、科研、设计单位,高等院校,中国铁道出版社等83个单位的143位代表出席了舍议。
1981年08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胡正民
<正> 1981年5月6日至10日在四川峨眉由西南交通大学主持召开了“铁路钢桥压杆容许应力座谈会”。 出席会议的有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测设计处、专业设计院、上海铁道学院、兰州铁道学院、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
1981年08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孙昌国
<正> 铁路混凝土制品技术情报网第四届年会干1981年5月25至28日在铁道部大桥工程局谷城桥梁厂召开。会议由铁道部丰台桥梁厂、大桥局谷城桥梁厂共同主持。参加会议的有铁道部工务局、科情所、各部属及
1981年08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正> 1981年4月20日至23日由铁道部科技局会同工务局、基建总局及设计鉴定委员会主持在铁道部召开了隧道整体道床技术调查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各勘测设计院,专业设计院、西南交大和有关铁路局等共17个单位35名代表。
1981年08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本刊编辑部1981年08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