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叔瑜,阎玉山,马乃耀
<正> 工程地质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在土建工程中,工程地质给人们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 建国三十年来,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部门,进行了成千上万次各种规模的工程爆破,
1981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 金鸿祥
<正> 双钢筋是奥地利的一项专利,五十年代中期问世以来,已为西德、英国、瑞士、瑞典、葡萄牙、罗马尼亚等国家引进,并广泛用于梁、板预制构件和现浇结构及圆形构筑物。据奥地利资料介绍,一些重要道路、飞机跑道、
1981年01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 游联生
<正> 现就目前使用的小型液压捣固机的振幅和功率的公式计算和推导叙述如下: 一、振动系统的振幅计算 小型液压捣固机振动系统的参振零部件如图1所示,假定振动系统的重心在偏心轴的轴心点M上,在振动力的作用下,振动系统的重心运动轨迹是以振幅b为半径的园。
1981年01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刘安森
<正> 钢梁防锈问题是桥梁建设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份,其中包括正确选择和研究防锈涂料、工艺改革、采用先进施工设备和科学管理等。 从1970年开始我们研究了湿喷湿工艺。十
1981年01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谭炳炎,邱沛基,谢慎良
<正>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的泥沙搬运现象,属于高浓度的固、液两相流体运动。它的发生是地质、气象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对铁路可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灾害。
1981年01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 袁振中
<正> 702大桥北岸桥头是采用反循环钻孔桩(80根φ1.5米×67米)新工艺进行施工的。反循环钻孔桩施工的成功是我国钻孔桩施工技术的一
1981年01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 张广祯
<正> 对现有铁路设备的改善或加强是提高运输能力的积极措施。几年来,我们采用15吨蒸气吊更换道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道岔的铺设质量,保证了行车及人身安全。现将施工情况简述如下:
1981年01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应炎宏
<正> 国产高锰钢辙叉,在我段一般通过3~5千万吨的运量后,大都出现裂纹,须要更换。因此,在浙赣线正线我段管内的高锰钢新辙叉,只能使用一年半至两年。经过焊补后的辙叉,平均使用半年。我段的经验是:从新辙叉
1981年01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张明仁
<正> 钢轨接头是线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低接头又是常见的接头病害。为了加强线路质量,提高行车速度,在线路养护中,整治低接头要从以下十个方面去做: (1)接头两边各两根枕木要加强捣固,并保证硬度一致,钢轨小腰处捣固不可太硬。
1981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易大斌
<正> 一、铁道线路结构 运行速度在200~250公里/小时以下的铁道线路结构,原則上与一般干线相同。轨道结构借铺设钢筋混凝土轨枕来加强。在栈桥、桥梁或隧道里,则采用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
1981年01期 30-3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 甲斐総治郎
,李家林
<正>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问世已有30多年。在这期间研究出了多种形式的轨枕。到目前为止,适应不同条件的各种轨枕共铺设了大约1,700
1981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正> 1980年9月16日至20日,由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建厂工程局、柳州铁路局共同主持在南宁召开了铁路基建情报网“强夯法加固地基”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路内外29个单位94位代表。会议邀请了中
1981年01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本刊编辑部
<正> 强力夯实法(简称“强夯法”,法文为consolidation dynamique,英文为dynamic consolidation,日文为“動压密工法”)是目前地基加固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很重的夯锤(一般为8~30吨),从很高的高处(一般为6~30米)自由落下,对土体进行强力夯
1981年01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本刊编辑部1981年0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