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叔元
<正> 在既有线上增建箱形桥涵,用顶入施工法,可以极大地减少对运输的干扰。由于箱桥要求顶力过大,利用气垫减少顶力是顶入施工的一个新尝试。
1979年0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 陈宝奇
<正> 随着铁路运量的日益增长,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与轴重的加大,对轨道的技术状态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为保持轨道技术状态良好,及时有效地发现轨道上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当前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轨道检测手段,引用新技术,改进检测方法;检测内容不断扩大和深入。轨道检测技术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的技术领域,成为现代化铁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979年06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正> 三、体会及改进意见 (一) 多年来,我国在铁路建设中,除较大河流或一些有特殊要求采用大跨度钢梁桥外,无论遇到深沟、峡谷、急流或地质断层等情况、桥墩多高、基础施工多困难,一般都采用跨度32米或24米预应力混凝土梁。不但形成梁部与墩台极不合理的经济布置,而且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延长施工工期。因此,混凝土桥梁向32米以上跨度发展,是我国铁路桥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79年06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正> 二、挡土板上侧压力 群锚的整体稳定主要是确定拉杆的长度,而挡土板、立柱、锚定板的结构计算和拉杆的大小则由挡土板上的侧压力来确定。 由于群锚主动状态时破裂面后移,在挡土板上的土压力就不会是主动土压力,因此,如何确定挡土板上的土压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我们在第二次模型试验时量测10块挡土板上的土压力,并用库仑公式计算出相应各点的主动土压力,二者进行了对比(表3)。从表3中可看出,挡土板上模型试验实测的土压力
1979年06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杨宏业
<正> 在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期间,在天津市和铁路有关领导支持重视下,北京铁路局天津工程段第三工程队在天津市内成功地对两座旧铁路桥台拆除工程采用控制爆破法施工。工点距居民区和厂房8~9米,工厂未停工,居民未撤离,铁路线路未封闭,顺利地爆破拆除了426立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任务。
1979年06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刘培强
<正> 铁道部工务局于1979年3月5日至13日在四川绵阳召开了全国铁路养路养桥机械选型定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铁道部科学技术馆、各铁路局、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专业设计院、第一、三勘测设计院、人民铁道出版社、各铁路院校和有关工厂等100多人,冶金部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1979年06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
<正> 1977年12月19日国家标准计量局以(77)国标字第355号文,批准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总局1976年在长沙会议讨论通过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六项国家标准草案,发布为国家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
1979年06期 18-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佐藤能章
,侯韵卿
<正> 一、隧道技术和讨论课题 不久前,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4次国际隧道会议以及1978年隧道讨论会。38个国家的隧道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这次讨论会的题目是“恶劣条件下的隧道技术”。作为举办国的日本,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而且有许多困难的施工实例,在人口稠密地区修建,所以可认为关于隧道技术,日本有其所长。对于日本发表的涌水处理法、泥水加压式盾构、青函隧道的施工实况等论文,大家都很关心。日本的隧道技术,虽可供世界各国参考,但仍必须向其它国家学习,大量地引进先进技术。
1979年06期 21-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正> 1979年2月26日~3月2日在郑州铁路局工程处召开了“液压道碴回填机技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北京、济南、上海、郑州、广州、柳州铁路局,铁道部第一、二、三、四工程局、专业设计院、西南交通大学计13个单位,共56人。
1979年06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正> 1978年11月6日至12日在杭州召开了列车接近警报器的初步选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北京、上海、广州、柳州、齐齐哈尔、哈尔滨、太原、武汉、济南、吉林、成都等铁路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二七通信工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等15个单位,共58人。
1979年06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正> 北京铁路局于1979年2月上旬召开了“应用静力触探划分土的种类”技术鉴定会议,会上由勘测设计所介绍了有关技术和验证资料,并观看了通惠河铁路桥工地现场操作。
1979年06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本期数据